歐麗梅 陳嘉雯 陳嘉敏 黃美福
廣東省東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泌尿手足外科,廣東東莞 523326
尿路感染作為臨床上常見的泌尿系感染問題,不僅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水平,同時也影響患者預后恢復[1-2]。留置導尿管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屬于誘發(fā)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3-4]。有效的預防尿路感染的發(fā)生,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成為我院護理工作的熱點問題。品管圈作為一種護理質量改進工具,其可以降低醫(yī)療成本,提高護理工作效率[5-6]。本研究通過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留置尿管2000例患者臨床資料,擬探討品管圈在留置尿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留置尿管200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依據(jù)是否實施品管圈分為兩組,2016年1~12月為對照組,此期間990例患者未實施品管圈,患者男/女:510∶480,年齡21~75歲,平均(55.2±12.0)歲,來源科室:ICU390例,泌尿外科300例,綜合二區(qū)150例,手足燒傷外科50例,腫瘤血液科40例,神經(jīng)內科60例,2017年1~12月為觀察組,此期間1010例患者實施品管圈,患者男:女為510:500,年齡22~73歲,平均(56.9±11.5)歲,來源科室:ICU395例,泌尿外科280例,綜合二區(qū)190例,手足燒傷外科55例,腫瘤血液科45例,神經(jīng)內科45例,2016年1月~2017年12月院內護理人員工作均無特殊調動,本研究在我院道德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進行,兩組患者家屬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參與本項調查,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留置尿管患者常規(guī)的護理管理。
觀察組實施品管圈活動:
1.2.1 計劃 (1)主題選定:留置尿管患者感染率;(2)活動計劃的擬定:對品管圈成員進行培訓,內容包括品管圈活動的方法、所需相關資料、目標設定、因果分析、對策擬定、對策實施等;(3)現(xiàn)狀的把握:2016年7~12月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的例數(shù)為21例,導尿管使用率為13.35%。見表1。(4)設定目標:目標值:院內導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1.9‰,注:目標值=現(xiàn)況值-改善值;=現(xiàn)況值-(現(xiàn)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5)導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分析。見圖1。(6)擬定對策;①采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訂的導尿管拔管指征評估量表對留置尿管患者的狀態(tài)進行評估,評估頻率1次/d,符合拔管指征患者要及時將導尿管拔除。②每月、每季度對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知識進行培訓。③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解尿培養(yǎng)標本留取流程、指引,同時將此項操作納入科室層級培訓內容。④督導列入年度層級培訓內容。
表1 留置尿管患者感染原因情況
圖1 導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分析
1.2.2 實施 主要是對策實施和檢討:針對分析原因,查證相關資料,擬定詳細對策。(1)物資配備:每位患者配備專用的量杯,避免交叉感染。(2)制定改進措施;擬定健康宣傳資料。(3)制定培訓計劃,讓圈員依據(jù)計劃內容輪流為全科培訓泌尿系統(tǒng)相關理論知識,以及上述內容。①醫(yī)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導尿管拔管指征評估表》,對長時間留置尿管的患者進行動態(tài)評估,達到拔管指征及時拔除尿管。②根據(jù)留置導尿操作指引,選取合適的導尿管,對于導尿困難的患者,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等優(yōu)先請泌尿??漆t(yī)護人員行導尿操作,減少反復、頻繁導尿引起的感染。③邀請外院院感專家到我院進行授課,項目組每季度集中聯(lián)絡員進行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相關培訓,由聯(lián)絡員對科內護士進行傳達。④制作圖文并茂的尿培養(yǎng)標本留取流程、指引。⑤責任護士負責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方法指導,使患者及家屬提高認識,掌握方法。⑥專人負責:對患者、護士的執(zhí)行情況實施監(jiān)控和效果評價。
1.2.3 確認 (1)平均導尿管使用天數(shù);(2)護士相關知識掌握情況;(3)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情況
1.2.4 處置 (1)標準化:①正確使用導尿管拔管指征評估表;②留置尿管患者留取尿培養(yǎng)標本方法。(2)檢討與改進。不足之處:導尿管使用率下降不明顯,下一步活動重點將減少導尿管的使用率, 改進方案:使用便攜式膀胱掃描儀、開展間歇性導尿技術,減少導尿管的使用率。
觀察兩組患者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導尿管使用率、導尿管平均留置天數(shù)情況;觀察兩組患者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知識掌握評分情況主要包括留置尿管知識掌握評分、健康教育執(zhí)行評分、患者健康教育知曉評分三個方面,每個方面評分范圍0 ~ 100分,分數(shù)越高提示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知識掌握程度越好[7-8]。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情況 觀察兩組護理人員留置導尿管操作、留取尿培養(yǎng)標本、拔管操作、護理巡視四個方面的評分情況,每項評分100分為滿分,分數(shù)越高提示護理工作質量越好[9-10]。
觀察組患者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導尿管使用率、導尿管平均留置天數(shù)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導尿管使用率、導尿管平均留置天數(shù)比較
觀察組患者留置尿管知識掌握評分、健康教育執(zhí)行評分、患者健康教育知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知識掌握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知識掌握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留置尿管知識掌握評分 健康教育執(zhí)行評分 患者健康教育知曉評分對照組 990 73.9±7.4 71.6±8.9 74.4±9.0觀察組 1010 85.7±9.0 86.2±9.1 85.5±8.5 t 5.620 5.832 6.083 P<0.05 <0.05 <0.05
觀察組護理人員留置導尿管操作、留取尿培養(yǎng)標本、拔管操作、護理巡視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護理人員留置導尿管操作 留取尿培養(yǎng)標本 拔管操作 護理巡視對照組 990 72.3±7.8 70.8±8.2 71.1±9.0 75.8±10.6觀察組 1010 84.5±8.6 85.7±9.6 80.4±9.8 86.7±11.4 t 6.178 6.281 6.363 6.450 P<0.05 <0.05 <0.05 <0.05
留置導尿管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操作技術,其可以解除患者尿潴留,促使昏迷、尿失禁患者膀胱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同時導尿也是造成患者發(fā)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11-14]。導尿患者往往由于病情發(fā)展,需要長期臥床,本研究的患者主要集中在ICU、泌尿外科、綜合二區(qū)、手足燒傷外科、腫瘤血液科、神經(jīng)內科等科室。尿路感染發(fā)生后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時也延長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了患者的醫(yī)療費用和精神負擔。有效的預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提高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進而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5-16]。
本研究通過品管圈的應用,促使護理人員集思廣益,真正的從實際出發(fā),采用查閱資料的方法,分析感染的原因,擬定出降低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措施,促使大家互相監(jiān)督,進行定期評價。本研究中,觀察組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品管圈可以有效的提高了導尿管的維護水平,降低了患者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從而為患者節(jié)約了醫(yī)療成本,提高了護理人員對于留置尿管預防感染的防范意識[17-18]。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留置尿管知識掌握評分、健康教育執(zhí)行評分、患者健康教育知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留置尿管知識培訓,可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療、護理的依從性,進而提高患者針對留置尿管知識掌握水平,促進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進一步提高。觀察組護理人員留置導尿管操作、留取尿培養(yǎng)標本、拔管操作、護理巡視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品管圈屬于團體性活動,其可以促使圈員獲得自身價值的發(fā)揮,提高了護理人員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積極性,促使護理人員主動的參與預防感染措施制定中,增加了護理人員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進而提高了護理人員工作質量。
綜上所述,品管圈在留置尿管患者中應用,可以降低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知識掌握評分和護理工作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