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鋒 (河南鄭州市第二外國語中學)
前不久,一則高校答辯現(xiàn)場教師向?qū)W生扔論文的視頻在網(wǎng)上傳播。畫面中,教師對站在講臺上進行答辯的學生進行嚴厲批評,指責學生答辯準備不充分,并將學生的論文扔向講臺。(南方網(wǎng))
因為學生答辯準備不充分,教師大發(fā)雷霆,當場扔了論文,不給任何面子。不少網(wǎng)友表示理解,嚴師出高徒,論文答辯本來就該嚴肅對待,認真對待,如果教師一味放縱,某種意義上,就是失職,筆者支持這樣的觀點。
在很多人眼中,孔子溫文爾雅,充滿了人情味。其實,這是錯覺,孔子發(fā)起脾氣來,那是相當有攻擊性?!墩撜Z》曾寫到,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翻譯成今天的大白話就是,宰予白天睡覺,孔子罵學生是朽木,是糞土!恨其不爭的心情,可見一斑。
教師和學生仍然是教育和被教育的關(guān)系。當教師一再諄諄教導,學生卻視作耳旁風,不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教師還是春風化雨,一味地說好話,能讓學生幡然醒悟嗎?教師不留情面,豹眼圓睜,發(fā)發(fā)脾氣,或許才能讓學生知道有些事情需要認真對待,馬虎不得。
論文答辯,如此重要的事情,學生竟然不做充分準備,讓指導教師情何以堪?教師當場扔論文,情有可原。而學生似乎也理解教師的心思,“沒有對王老師的行為表示異議”。依據(jù)該教師的平時表現(xiàn),學生們都認同他的嚴格,甚至還有學生親切地稱之為“大仙老師”。這一方面說明,學生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知道對錯行止;另一方面,也說明師生關(guān)系是和諧的。教師發(fā)脾氣的舉動,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圍內(nèi)的。
當下,教育領(lǐng)域存在著一種奇怪現(xiàn)象,教師不敢管、不愿管學生,一味地采取欣賞的教育方法。其實,一些教師如此做法,一方面是明哲保身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教育的某種環(huán)境使然。
教育如果沒有懲戒與管教,只能是缺鈣的教育。教師沒有了脾氣,沒有了嚴肅對待學生錯誤的勇氣,教育就失去了立場,成了不完整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