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
田繼茂進(jìn)門的時候天剛麻麻亮,繼忠裹著個老棉襖坐在爐子跟前,拿著爐鉤子一下一下地敲著爐筒。繼茂到棺木前跪下:“先給我嬸子磕個頭,一會兒忙不迭了嬸子別怪?!逼鹕砟硪粡埣?,在長明燈上點(diǎn)著了,扔到火盆里。
繼忠把茶壺里沖上水,倒一碗給繼茂。繼茂接過來兩手抱住噓了一口:“繼印今天該回來了吧?”
繼忠淺淺一笑:“昨晚打電話。說凌晨下飛機(jī)。兆慶一早去接了,上午就該到了吧?”繼茂跟著笑了一笑說:“嬸子養(yǎng)了兩個好孩子。”
繼忠說:“我不是?!?/p>
繼茂苦笑一聲:“你們娘兒倆斗了一輩子,還又誰也離不了誰。到咽氣也不消停。繼印的孝順倒真沒法說,可他遠(yuǎn)在外國,嬸子宴駕的時候誰守在床前?誰給她換的壽衣?”
繼忠也不跟他爭辯。廚子來了,點(diǎn)上火,打一鍋雞蛋湯,這邊湯盛上那邊訂好的熱油條送到了。幫忙的人也不落座,一手端碗,一手拿根油條,就這么對付了早飯。
吃過早飯,繼茂剛把第一波報喪的人安排出去,繼印就回來了。人還沒進(jìn)屋先聽見哭號聲:“娘啊,娘啊,你不孝順的兒回來了,臨走也沒見上一面,再也見不到我的親娘了啊?!?/p>
繼忠和繼茂還沒起身,繼印已經(jīng)掙脫兆慶的攙扶撲倒在棺木上了。繼忠的老婆巧珍一班女眷也陪著號哭。眾人上前七手八腳地把繼印攙起來,繼印起身握握繼茂的手:“全靠當(dāng)哥的幫忙操持。”說完又跪下去。繼茂硬攙著不讓繼印膝蓋彎下來。終究沒有攙扶住,受了繼印一拜。
繼茂說:“自己的嬸子,和自己的娘一個樣,兄弟你又見的什么外呢?”繼印再次起身把身后傻站著的兒子拉到跟前:“這是保羅,田保羅。來,保羅,給你奶奶磕頭?!北A_還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黑色的頭發(fā),但褐色的眼珠和深陷的眼窩依然有著混血兒的典型特征。保羅看看蓋著面紙的奶奶,低頭禱告幾聲,然后在胸前劃一個十字。
繼茂疑惑地看看繼?。骸耙舶丛鄣囊?guī)矩辦?”繼印點(diǎn)頭:“田家的孫子就得按田家的規(guī)矩辦!”
繼茂一揮手,巧云領(lǐng)著幾個婦女上來,不由分說把孝服給爺倆兒套上。保羅不解地看看繼印身上的粗麻布流蘇孝服,再看看自己身上的細(xì)麻布縫邊孝服,又好奇地摸一摸縫在肩上的蝙蝠狀紅布片。繼印小聲對保羅說了幾句洋文,保羅乖乖地跟在兆慶后面,跪到守孝的家眷里去了。
繼印扎上麻繩,把孝帽戴好,整一整眼鏡,把地上的包撿起來,拉開拉鏈,拿出來一捆鈔票給繼茂:“娘活著的時候我也沒孝敬到,就讓娘體體面面地走吧?!崩^印接過來,丟給帳房:“告訴糊扎彩的再送扎彩來。請個響器班子。大辦!”
繼印拉上拉鏈,把包交到繼忠手里:“哥,保羅他媽實(shí)在離不開負(fù)責(zé)的項(xiàng)目,娘的事讓你費(fèi)心了?!闭f完眼淚撲簌撲簌地掉下來。繼忠大度地?fù)]揮手:“她一個外國人來了能幫上什么忙。女眷那兒有你嫂子,放心吧?!崩^印問:“娘走之前有沒有留下什么話?”繼忠說:“也沒說什么,倆眼一閉人就走了。”兄弟倆沒說上三句話,繼茂過來悄悄把倆人拉到一邊:“有個事兒咱兄弟們還得斟酌斟酌,嬸子嫁到田家之前還有個兒子,就在三十里外的高家堡?,F(xiàn)在人家娘沒了,咱這報喪的是報還是不報呢?”繼印說:“要按國外的規(guī)矩是應(yīng)該給人家說一聲的。不知道咱國內(nèi)該怎么辦,你說呢?哥。”繼忠沉吟半刻:“你要報過去人來了你按什么身份給他穿孝服?行什么禮?聽我的,不報!”
繼茂說:“我還真沒想過這事兒,繼忠說的在理兒,就這么辦吧?!?/p>
王桂芝和田家峪的女人們那場戰(zhàn)爭始于一個春日的早晨。這個時候地里還沒什么農(nóng)活,吃過早飯,男人們?nèi)バ匏?,女人們正好漿洗一下?lián)Q下來的冬衣。村口溪流邊的榆樹上榆錢兒已經(jīng)吃完了,榆葉還小。棉襖片子在女人們的笑鬧聲里隨著棒槌的捶打“嘭嘭”地響。王桂芝一身紅襖紅褲挎著個小包袱卷兒從女人們的視線里不緊不慢地走近,到跟前沖著女人們淺淺一笑。女人們的笑聲戛然而止,手上的棒槌卻揮得山響。王桂芝也不以為意,收了笑溪邊蹲下來洗一把臉,起身徑直進(jìn)了田承水的家門。
承坤嬸一撇嘴:“我見過不要臉的,就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哪個女人不是八抬大轎娶進(jìn)家門?這倒好,自己貼上來了?!?/p>
小娥訕訕地說:“連我都是二人抬子抬到田家的?!?/p>
承軍嬸說:“咱承水兄弟好歹也是公家人,要續(xù)弦什么樣的找不到,非要找個寡婦,也不怕人家笑話?!?/p>
玉秀壓低了聲音:“我娘家和她娘家是鄰莊,聽說前窩里還撇下一個八歲的兒子。公公也不正經(jīng),晚上偷偷扒她窗戶?!?/p>
承坤嬸說:“承水這里還有個繼忠,這前一窩后一塊兒的,有她好受的!”
承水在家呆了三天就又回礦上去了。王桂芝也開始跟著生產(chǎn)隊(duì)敲鐘上工,半舊的碎花褂子往娘兒們堆里一站就好像在田家峪生活了十幾年一樣。沒有一點(diǎn)新媳婦兒該有的嬌羞。隊(duì)長是承富,安排爺們兒繼續(xù)修水渠,一堆娘兒們?nèi)シN地瓜。田家峪除了村口一塊水澆地能種點(diǎn)麥子,過年蒸個饃吃,其他地方都是嶺地,只能種點(diǎn)花生、地瓜。種地瓜得先起壟,起好壟去溪邊挑水。壟上挖個坑澆半瓢水,把地瓜苗栽上培好土,這半瓢水撐到下雨,這棵地瓜就算活了。
田桂芝一看就是做慣了這樣的活兒,壟起得高聳筆直,扁擔(dān)在肩上能顫出節(jié)奏,挑著兩桶水上坡一點(diǎn)不顯吃力。那班娘兒們卻是懶散慣了的,刨幾镢頭就坐下拉起家常來,估摸著承富要過來的時候才起身匆匆干上一會兒。
下午承富來巡視,掃一眼說,王桂芝十個工分,其他人八個。
女人們七嘴八舌地叫起來,承富媳婦也在里面,眾人攛掇著她出頭。承富媳婦■著臉子上前說:“都一樣出工,憑什么她十個工分我們八個?要不一塊兒記八個,要不也給我們記十個!”
田承富一個耳刮子扇到婆娘的臉上:“王桂芝自己種五壟,你們五個人種五壟,王桂芝種的地瓜棵棵澆水,你們種的地瓜十棵里有兩三棵一滴水也不見,秋后沒有收成你們吃屎去么?!”
眾人看看承富媳婦臉上的紅印子,都消停了。
秋后,王桂芝又把承坤嬸給得罪下了。承水屋后有塊空地,王桂芝撿撿磚石瓦塊拾掇拾掇種了幾棵白菜。因?yàn)槭情e茬子地,又不缺肥水,這幾棵菜長得那叫一個喜人。承坤嬸打這兒走,一眼就看上了這幾棵白菜,也就多拔了幾棵。要說這承坤嬸在田家峪可是個人物,有兩大用項(xiàng)是任何人家離不了的。一個是說媒,田家峪人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成不成,四兩平。那意思就是只要見面了,不管能不能說合成功,炒四個菜溫一壺酒是必須要招待的。另一項(xiàng)就是能接生,莊戶人命賤,田家峪離醫(yī)院又遠(yuǎn)。女人生孩子都去找承坤嬸,承坤嬸接生有一手,坐胎和倒胎都能順利生下來。孩子生下來家里總要給產(chǎn)婦盛上碗熱騰騰的小米稠飯,再灑上勺紅糖端上來,照例是要給承坤嬸盛一碗的。承坤嬸吃完了抹抹嘴,拎上遞過來的幾個熟雞蛋才會離開,雞蛋的數(shù)目倒是不拘,十個八個,家境不好的六個甚至四個都行。至于平時有點(diǎn)稀罕東西讓承坤嬸嘗嘗更是不在話下,所以承坤嬸也不見外,東家的蔥西家的蒜,看見什么新鮮了就當(dāng)自己家的一樣,被吃的人家反倒引以為傲。王桂芝不懂這規(guī)矩,她像堵墻一樣堵在承坤嬸跟前:“這菜是我種的?!背欣鸬谝淮闻龅竭@樣的茬兒,抱著懷里的白菜愣了一愣,反問了一句:“你種的?”王桂芝一字一頓地重復(fù)了一遍:“這菜是我種的?!背欣鸢寻撞送豕鹬牙镆蝗?,撂下一句話:“你等著吧。”
這一等就是三年,承水不?;貋?,除了過年過節(jié)在家呆不了幾天。王桂芝也不到礦上去。就這樣王桂芝的肚子三年以后才漸漸鼓起來??吹酵豕鹬ト諠u顯懷,承坤嬸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這承坤嬸可是個記仇的人,她早就把王桂芝心疼那幾棵白菜的事播繁得人人都知道了:“誰用不到誰?吃她幾棵菜就跟剜她祖墳一樣,這肚子搭眼一看就知道坐的倆瓜,她生孩子?讓她憋著去吧。”
小娥和王桂芝住鄰居,她倒是好心把這話帶到了王桂芝的耳朵眼里。小娥膽小,生孩子可是拿大命換小命的事兒。她的意思是讓王桂芝向承坤嬸低頭服個軟兒,這事也就過去了,該怎么生孩子還得怎么生孩子。王桂芝有點(diǎn)驚訝地看看小娥,說我記下了。小娥也不好多說什么,只好退了出來。
眼看著日子一天天近了,王桂芝還沒有服軟兒的意思。女人們開始還在猜測王桂芝可能是在等承水送她上醫(yī)院呢。小娥有個兒子叫繼茂,比繼忠小一歲,繼忠常過來找他一塊兒玩。大伙兒問問繼忠,承水根本沒有回來的意思。小娥開始沉不住氣,一天到晚貼在墻根聽著那邊的動靜。后來承富媳婦在承富的授意下也來聽動靜,漸漸地小娥這兒就成了女人們拉家常的據(jù)點(diǎn)。最后承坤嬸也沉不住氣了:“操他娘的還真怪有骨氣。我怕么?我就怕鬧出人命對不起我承水兄弟。小娥這幾天我睡覺不插大門,你要晚上聽見動靜就去砸我窗欞子。要不是因?yàn)樗龖训氖翘锛业墓茄?,我恨不能得讓她死在炕頭上!”
有天下午女人們就要各自散去回家做飯的時候,墻那邊突然傳出小孩子哭聲,不長時間又是一個。大家伙驚得涌向大門口,承坤嬸擺擺手,側(cè)耳聽了一會兒,轉(zhuǎn)身回家做飯去了,臨走撂下這樣一句話:田家峪又多了個狠角色。
第二天,一班娘兒們坐在小娥大門上納鞋底,看見繼忠挎著一籃子尿布去溪邊洗,截住他問話:“繼忠你娘給你生的弟弟還是妹妹?!?/p>
繼忠沒心沒肺地說:“弟弟。倆?!?/p>
承坤嬸又罵一聲:“操他娘的,還怪填乎人?!?/p>
承富媳婦說:“連個洗尿布的人都沒有,一個八歲的孩子也能洗干凈尿布?”
玉秀把針錐子往頭上蹭蹭:“娘家不上門了,承水又沒個近枝兒,不讓繼忠洗能安排給誰呢?再說這兩年繼忠也算吃了頓熱乎飯,穿了件干凈衣裳。倒苦了她前窩的孩子,聽我娘家人說,那孩子學(xué)也不上,整天破衣爛衫地在街上混,怕是成不了人了。”
承水最終還是沒能見上他的兩個兒子。也就三個多月的光景。承富家里來了兩個穿四個兜的公家人。接著傳出來的消息簡短而震驚:承水沒了。礦上出了點(diǎn)事故。三十幾個人下了井就沒能上來。井口塌了。挖了十幾天不見進(jìn)展。估摸著里邊的人也該餓死了。索性就填了起來。
承富媳婦說,守著王桂芝沒這么說。只說人沒了,公家給開了追悼會,已經(jīng)安葬了。王桂芝的眼睛一直盯著炕上的兩個孩子,也沒哭天號地的。公家人把事說完了,掏出一個牛皮紙袋,說是田承水的撫恤金。接著公家人拿出一張卡著紅印的表格,說按照規(guī)定可以有一個親屬頂替到礦上去吃公家飯。就算孩子小點(diǎn)兒也沒關(guān)系,可以改改年齡,也可以過幾年再去上班。王桂芝沒接著表態(tài),只說讓她想想。公家人說不急。接著讓承富領(lǐng)著他們?nèi)ス绲恼写∠铝恕?/p>
第二天十點(diǎn)多鐘公家人才在承富的帶領(lǐng)下又一次進(jìn)了承水的家門。不大一會兒承富媳婦傳出來的消息更加震驚:那張表格最終寫上去的名字不姓田!
田家峪人義憤填膺。那張表格應(yīng)該是屬于田繼忠的,或者屬于炕上的兩個孩子中的一個。她王桂芝一個半路再嫁的寡婦,憑什么把它讓給外人?接下來的傳言更加可怕,王桂芝把那個招工名額讓給了以前的相好,她在田家過不了三五個月就另外找主兒去了。
義憤歸義憤,卻沒有人為田繼忠出頭,一來是王桂芝的不守婦道并沒有什么把柄。再一個就是承水這邊兒也沒有什么近枝兒,這種師出無名的事又有誰愿意去干呢?
但接下來事情的發(fā)展卻讓田家峪人慶幸自己的冷靜了。
繼茂是田承新和小娥的獨(dú)子。承新是個石匠,長年在工地上打石頭。小娥獨(dú)自帶著繼茂在家。早晨繼茂出去瘋跑了一大圈,回來餓了。摸起鍋里的涼地瓜吃了個飽。吃完就喊肚子疼,疼得滿地上打滾兒。使什么招都不管用。嚇得小娥趕緊把承坤嬸叫來。承坤嬸搭手一摸。眉頭就皺了起來:“趕快上醫(yī)院,怕是絞腸痧。”
上醫(yī)院?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別說承新和小娥的日子過得這么緊巴,就算田家峪的富戶生病能上起醫(yī)院的也沒有。
小娥往地上一坐,哭天搶地地號起來:“我的命怎么這么苦啊。老天爺這是不讓我們過了呀?!币话嗄飪簜儑鴦窠?,卻也束手無策。
沒哭幾聲,王桂芝出現(xiàn)在院里。把一個牛皮紙袋往小娥腳底下一丟,扭頭就走了。一班人看著這個被自己的唾沫星子糟踐得一無是處的女人,羞愧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有了錢,事就好辦了。幾個男人推輛獨(dú)輪車風(fēng)馳電掣地把繼茂送到醫(yī)院。半個月以后,小娥扯著繼茂到王桂芝屋里,一腳把繼茂踹得癱坐在地上:“叫娘!”王桂芝虎著一張臉:“你這個女人瘋了嗎?這么嚇唬孩子!”
兆山是繼茂的兒子,比兆慶大兩歲。想在村里弄個粉條加工廠,把田家峪的地瓜變成粉條賣出去。這兩天正在調(diào)試設(shè)備。早晨去廠里看看安排一下,也來找繼茂要活兒干。繼茂笑著問:“你廠子里的事忙活完了?”兆山說:“什么事能比給大奶奶辦公事重要?”
繼茂說:“也是。還真有一個事給你留著。你大奶奶娘家是齊家灘的,原來娘家是有人的,只是從嫁到田家峪以后再沒回過娘家,具體有什么過節(jié)兒也沒人知道。你拿個空白的報喪帖,側(cè)面打聽打聽,然后見機(jī)行事吧。實(shí)在不行你就往回打電話請示。只是有一點(diǎn),家丑不可外揚(yáng),不管打聽到什么回來悄悄告訴我一個人,實(shí)在不愿意說爛在肚子里就完了?!闭咨秸f:“從小到大大奶奶最疼我,這點(diǎn)事我還能不明白么?!”說完拿張報喪帖出門走了。
響器班子進(jìn)了門,嗩吶一吹,辦喪事的動靜就有了。再說點(diǎn)什么事聲音小了就聽不見了。送扎彩的車一下來了三輛,亭臺樓閣、搖錢樹、聚寶盆、童男童女、黃牛駿馬擺了滿滿一院子。卸完車送扎彩的又囑咐幫忙的把牛馬的嘴里塞上草,童男童女的口袋里裝上紙錢,放牛娃的脖子上掛個饃片。這才收了錢走了。
巧云從山上采回來一簇百歲草,一歲陽壽一根,要扎成一束放到棺木跟前。數(shù)多少根的時候犯了難,去問繼茂繼茂也不知道,只好去找繼忠和繼印。沒想到繼忠和繼印也是一臉茫然,巧云說你們就沒給嬸子過過生日?莊戶人確實(shí)有過了六十六歲辦生日宴的說法,只是王桂芝從不過生日,繼忠和繼印連她哪年六十六都說不上來。巧云說要不就看看戶口本。繼茂說:“別提戶口本上的年齡,老隊(duì)長承富叔登記戶口本的時候我還在生產(chǎn)隊(duì)上,他問都沒問一聲一頭午就把全隊(duì)人的戶口年齡報上去了,除了他一家子就沒一個準(zhǔn)的。嬸子真要沒提過自己的年齡,我倒想起一件事來,前年我夸過她一回身體壯實(shí),嬸子說我也甭嘴上抹蜜,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她自己的壽限她自己清楚。要這么推算的話陽壽應(yīng)該是七十六歲,我看你就數(shù)七十六根就行?!崩^忠和繼印也覺得可以,巧云就真的數(shù)出七十六根來扎了放到棺木跟前。
田承水死了以后王桂芝的苦日子算又開了頭。繼忠要上學(xué),莊戶人家總不能讓孩子一輩子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再說趕集賣個菜也得學(xué)學(xué)算帳吧。少了這個幫手王桂芝的日子更加忙亂了。要命的是得去出工掙工分,要不大人孩子吃什么?可倆孩子不比一個,出工的時候左右手各抱一個,再拿鋤頭可就沒辦法了。小娥只好幫忙抱一個。承富也作難,只好由著兩個娘兒們折騰。到了地頭放到陰涼地里王桂芝就去干活兒。不大一會兒就聽到兩個孩子的哭聲。王桂芝聽不見一樣該干什么干什么。倒是一班娘兒們聽不下去了:“王桂芝,你個娘兒們真狠心,孩子哭啞嗓子了也不去看看?”替她到跟前看看,山螞蟻爬到孩子身上,煎得一個疙瘩接一個疙瘩。喂點(diǎn)水哄得不哭了,再看看王桂芝頭都沒抬過一下。
接著就有人開玩笑:“倆孩子也不好養(yǎng),干脆送我們一個養(yǎng)算了?!蓖豕鹬パ燮ざ疾惶В骸跋胍膫€你抱著就是了?!?/p>
說得多了,漸漸的有人就開始當(dāng)真。承富媳婦有個遠(yuǎn)房的表妹就嫁到鄰莊。好幾年了還沒有生養(yǎng),一直想抱個孩子。聽說以后就和承富媳婦上門來看。王桂芝的倆孩子一個叫繼財,一個叫繼印。按王桂芝的說法一個要有錢一個要當(dāng)官。倆孩子都是歡睜大眼挺招人喜的。承富媳婦的表妹一眼就喜歡上了孩子,說由著王桂芝送,哪個都行,哪個都當(dāng)自己親生的養(yǎng)。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王桂芝才第一次認(rèn)真考慮這個問題。她對倆女人說讓我好好想想。送走了倆人王桂芝隨手掩了大門。小娥那邊有幾個娘兒們在拉家常,可能覺得不是背人的齷齪話就沒怎么小聲,有王桂芝幾個字從那邊飄過來。貼近了細(xì)聽聽是玉秀在說話。
玉秀說從娘家回來,娘家人說,王桂芝前窩里那個叫花子般的兒子穿上了肥大的四個兜,從大梁底下掏著自行車的蹬子一拐一拐地到礦上去上班了!聽說在礦上屁顛屁顛跟在一個燒鍋爐的老頭兒后邊打打雜,每個月也能領(lǐng)十好幾塊錢的工資。大家伙恍然大悟,怪不得招工信息表上的名字不姓田。只是可憐了繼忠。接著是一片嘖嘖的惋惜聲。
王桂芝沒再繼續(xù)聽。到屋里看著炕上的倆孩子出神。繼忠放了學(xué)撿回柴禾來了,王桂芝還沒做飯。繼忠也不敢說什么,灌一壺涼水放到爐子上去燒。水燒開了王桂芝還是癱坐在床上不動彈。繼財和繼印也餓得直哭,繼忠就拿一個貨郎鼓搖著去哄他們。
第二天承富媳婦和她的表妹滿心歡喜地帶著新被褥來抱孩子,一進(jìn)門滿屋里只看到一個孩子在王桂芝懷里吃奶:“那一個呢?”
“死了?!蓖豕鹬ポp描淡寫地說:“偷生鬼,送走了。”
“讓我們看看還能救不?”
“沒用了,繼忠拉出去扔西溝里了?!?/p>
繼忠就在院子里的榆樹底下站著,問問繼忠,繼忠鼻子翅一忽閃眼淚就撲簌撲簌地掉下來。孩子不會撒謊,看來這事是真的了。倆人只好掃興而回。
倆孩子只剩了繼印一人,王桂芝的日子輕松多了。出工的時候一條圍巾把孩子往背上一攏就下地了。繼印也聽話,不哭不鬧。悶了,就抬頭看看遠(yuǎn)山。困了,小腦袋靠到肩膀上就睡。
家里吃飯的嘴多,前前后后缺的工又比較多,就這樣到了秋后承富還得和會計商量著借給她五百個工分,這才把十幾斤麥子和兩袋地瓜干領(lǐng)回家。
對王桂芝,田家峪的女人們選擇了原諒。寧肯自己受窮,也把錢拿出來資助小娥。田家峪的女人們都把這當(dāng)成了自己欠下的情分。再加上家里沒了吃公家飯的老爺們兒。別說沒有相好的,就算有個相好的給幫忙拉拉邊套又有什么呢?小娥曾大著膽子問過這樣的話。王桂芝兩句話就給堵回去了:“我這樣的女人命硬。克死兩個男人已經(jīng)夠罪孽深重的了。可不能再去禍害第三個了?!?/p>
讓人料想不到的是,王桂芝剛剛平息了和女人們的戰(zhàn)爭,卻接著開啟了和繼忠的戰(zhàn)爭。這孩子懂事了,街坊鄰居嬸子大娘,見了面該叫什么叫什么,也不多言多語。表現(xiàn)出和年齡極不相稱的老成和穩(wěn)重。和王桂芝卻是犟著個脖子,一副不服氣的樣子。街坊們私下里也嘀咕是不是誰嚼舌頭把招工的事編排給繼忠聽了?可接著就會招來一句反問,這樣的事能瞞住嗎?對呀,這樣的事哪能瞞得住呢。可細(xì)想想王桂芝也不容易。命又苦,仨孩子倆爸倆媽。這一碗水怎么端都不是平的。只好反過來勸解繼忠:“繼忠你是好孩子,聽你娘的話。親娘親爹都死了,還得指望她給你縫衣裳做飯?!崩^忠聽了使勁兒點(diǎn)頭:“嗯!”可轉(zhuǎn)過身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感嘆這孩子的犟脾氣,卻又心疼他。只好做了飯拉到家里來管上一頓飽飯。繼忠就這樣?xùn)|一頓西一頓的吃上了百家飯。王桂芝也不管他。到點(diǎn)兒回來就給他擺上一副碗筷,繼忠對自己犟著脖子就當(dāng)看不見,一邊喂繼印吃飯一邊大口地往自己嘴里填。
王桂芝欠下的五百個工分兒還了三年還沒還上。在田家峪地瓜是口糧,過了年育地瓜苗,從窨子里把地瓜拿出來放到火炕上,用細(xì)沙埋好了,淋上點(diǎn)水,上面罩上棚。點(diǎn)著了火,火炕底下是煙道,地瓜苗就蹭蹭地長出來。長得差不多了掰下來種到地里去。剩下的叫地瓜母子,喂豬豬都不吃,只能扔掉。王桂芝撿回去曬干了磨成粉,就吃這樣的地瓜母子。田家峪的女人可憐她,一起給她想辦法。田家峪除了種地瓜也種一點(diǎn)花生,年底榨了油每人也分個斤把半斤的。種花生的時候隊(duì)長承富是要看著的,一■遠(yuǎn)刨一個坑,一個坑里扔兩顆種子。都刨完坑才發(fā)種子,種完了要翻口袋。就防止那班娘兒們搗鬼。也不知道娘兒們用了什么法子,愣是在承富的眼皮子底下每人搗出一把花生來?;厝惖揭粔K兒也有斤把,交給小娥等天稍微黑一點(diǎn)兒了讓小娥給王桂芝送了過去。王桂芝一看就明白過來了,笑著罵一句:“我的姑奶奶,種子你們也敢偷啊?!彼妥吡诵《?,王桂芝把繼忠和繼印鎖到家里,扛一把撅頭就去了地里。把地頭上的荒草清理清理,開出一塊地來,把那斤把花生種了下去。承富到地里巡夜,躲在暗處看了個真真切切?;厝ズ蜁嫳9芤徽f,三個人一合計,這才暗暗把剩下欠的工分給她掛起來完事。
別看繼忠和王桂芝緣法不對,對弟弟繼印卻愛護(hù)有加。從小繼印就尾巴一樣地跟著繼忠,繼忠也真的是懂事,別的孩子在滾鐵環(huán)砸沙包,繼忠卻在撿柴禾打豬草,繼忠走到哪里繼印就跟到哪里,慢慢大一點(diǎn)兒了繼印也老早就能幫著干活兒了。漸漸地田家峪人教育孩子的時候習(xí)慣把繼忠和繼印掛在嘴邊:看看人家繼忠和繼印有多聽話,看看你們,把父母氣死了,你們也少娘缺爹了,看你們怎么辦?!小娥也這么數(shù)落繼茂,十次有九次繼茂沒話可說,有一次卻頂嘴說:“繼忠哥還和繼印上大井洗澡,還是我叫人來把他們拉上來的呢。”
小娥大吃一驚。麥地邊上有個大井,從小溪里引來的水,用石頭砌起來一個七八米的大圓圈。往下挖了有兩米多深,蓄點(diǎn)水天旱的時候澆地用。
大人們夏天常脫個赤條條在里面洗澡。孩子們也會跟著湊熱鬧。大人就鬧:跳下來,跳下來我接著你。還真敢跳,跳下來大人就趕緊扶起來,然后一起在水里嬉鬧。繼印剛六歲,正好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齡。每次都跳得最歡。那天繼忠放了學(xué),大人們還沒散工。繼忠?guī)е^印出來打豬草。一個不留神就看到繼印在大井邊脫衣服,喊著喊著人就跳下去了。繼忠扔了鐮刀跑到井邊也跟著扎下去。幸好繼忠十四了,算是懂一點(diǎn)水性。把繼印撈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喝了幾口水了。井壁直上直下的有一米多高。繼印喝了幾口水昏昏沉沉的,扒不住井壁的石頭縫,在水里繼忠又舉不動他,只好一手抱著繼印,一手扒著井壁等著大人來。幸好繼茂也出來打豬草,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喊了大人來把他兄弟兩個拉了上來。
繼印上來吐了幾口水才漸漸清醒過來,繼忠和他脫下濕衣裳擰干了水,找塊石頭鋪上晾得差不多了才挎著半籃子豬草回家。
本來這事繼忠和繼茂訂好了攻守同盟的,回去誰也不能說??衫^茂被小娥訓(xùn)得沒話說,一時走了嘴,沒奈何才被小娥把這事從嘴里一點(diǎn)一點(diǎn)掏了出去。
小娥不敢怠慢,趕緊跑到王桂芝那兒把這事跟王桂芝說了,末了叮囑王桂芝別打孩子,只讓孩子們知道深淺,別出事就行了。王桂芝這邊答應(yīng)完那邊就準(zhǔn)備了一捆柳條子。倆孩子進(jìn)門一看這氣氛就明白了。王桂芝不打繼印,只打繼忠。柳條子舞得呼呼作響,實(shí)實(shí)在在地落在繼忠的背上,繼忠不叫不躲,任憑柳條子抽到背上。嚇得繼印死命地哭。小娥聽到哭聲趕了來,只看到一地的斷柳條子,犟著脖子的繼忠和老牛一樣喘粗氣的王桂芝。
暑假一過,王桂芝就把六歲的繼印送到了村里的小學(xué)。一年級的民辦教師撇嘴嫌小,王桂芝說家里沒個人看孩子,也不圖他學(xué)得多好,不惹事不學(xué)壞就行了。老師也知道她家的情況,只好皺著眉頭收了下來。
兆山從高家堡回來的時候已經(jīng)過晌午了,把手里的一刀紙扔到柜上,飯都沒吃就去找繼茂。找到了把繼茂拉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才開口講了講他這一趟的情況。兆山說他進(jìn)村打聽了一個年齡挺大的爺爺。那個爺爺一拍巴掌說你算打聽對人了:那年鬧洪災(zāi),齊家灘來了一撥逃難的。一個婦女領(lǐng)著一個小姑娘要飯要到老王家門口。說想給孩子找個能吃飽飯的人家,就這么著,找了個中人,拿二十斤麥子,小女孩就留了下來,改名叫王桂芝。
從那以后王桂芝就長工一樣地在老王家做活,直到十八歲有人來聘。都知道那邊男人是個癆病秧子,但他家出了一百斤麥子的聘禮,并且答應(yīng)嫁過去每年再給四十斤玉米。這家人倒真的挺守信,不幾年兒子死了以后玉米依然每年照給不誤。
直到有一年方圓幾十里的人都到他們莊里賽龍燈,王桂芝找到了相應(yīng)的人,回來說要改嫁,娘家這邊不同意。婆家看得也緊,聽說還是晚上翻墻走了。從此就沒了音訊。
兆山把情況一說,那個爺爺說原來他們是鄰居,這邊她的養(yǎng)父母也早就死了,后代里邊的弟弟妹妹也沒活著的,再下一代認(rèn)識她的人都沒有了。也是個苦命的人,我老了,人也去不了,你替我捎著刀紙吧。
繼茂聽完說,我知道了,這事就到這里吧,誰也別告訴。你也洗把臉去吃點(diǎn)飯吧。兆山點(diǎn)頭下去了。
繼茂租了輛車。從幾十里外拉來一個風(fēng)水先生。風(fēng)水先生三角眼山羊胡,再加上瓜皮帽和手里拿著的羅盤,很有風(fēng)水先生的氣場。保羅對這身打扮很有興趣,一直寸步不離地跟在他的后面。繼茂帶著他們在村子外面轉(zhuǎn)悠了半天。把自己家和繼忠家的地塊兒一一指給他看。風(fēng)水先生看完又帶著屁股后面的保羅到后山的山頂上拿著羅盤晃蕩了半天,然后下山在一處空地上停下來,這塊地是貴府的嗎?繼茂說不是。風(fēng)水先生說記住這塊地,然后搖頭嘆息一番。這才到繼忠家的一棵柿子樹底下,拿著白粉畫了一個圈。
繼茂把風(fēng)水先生帶回家。然后把繼忠和繼印叫到跟前。風(fēng)水先生開口說:“貴村的龍脈始于后山,止于村口。那棵柿樹正好位于龍脊,是個上好的墓穴,后代必平安富貴?!?/p>
繼忠打斷了他的話:“柿子樹底下?不行!”
繼印疑惑地看看繼忠:“哥,我……”
繼忠說:“不行。換個地方!”
風(fēng)水先生吞吞吐吐:“離開了這個地方,只怕……”
繼茂從柜上點(diǎn)了一千塊錢,拿紅紙束了腰,遞給他。
風(fēng)水先生接過來,捏了捏,接著就喜笑顏開了:“記得我說過的那塊地嗎?那是我看風(fēng)水幾十年來見到的最好的一處墓穴。那處墓穴后有靠山,左右纏護(hù),前有明堂。后輩發(fā)展非富即貴,不可限量啊。”
繼茂說:“那是田老六家的一塊地?!?/p>
繼印的眼里放出光來:“那就托人問問六叔去吧。”
繼茂說:“別托人了,田老六那邪脾氣,還是我親自去吧。”
差不多半個時辰,繼茂回來了??纯蠢^忠和繼?。骸疤锢狭豢谝Ф?8萬塊錢,少一分都不行。說不止一個人惦記那塊兒地了。他還指望那塊兒地?fù)Q點(diǎn)兒錢給他兒子在城里買房呢。真要都嫌價高沒人要。就等他死了,把自己埋進(jìn)去。留著發(fā)達(dá)后輩去呢。”
繼忠苦笑一聲:“人死百了,哪里的黃土不埋人呢?”
繼印已經(jīng)把他的包拉出來了:“哥,這回你就聽我的。不說為了兆慶,還得為了保羅呢?!?/p>
這邊付了錢,那邊風(fēng)水先生又去拿白粉畫了圈。燒過紙錢開始動土。風(fēng)水先生又問過死者的性別生辰,定了后天未時三刻下葬,棺木頭北腳南,偏東一尺三寸。繼茂一一記下。保羅又跟了他一路,風(fēng)水先生對這個洋娃子視若不見,只在保羅想伸手摸摸他的羅盤時才威嚴(yán)地拿三角眼瞪了他一眼。保羅縮回手去,老實(shí)看著風(fēng)水先生法事做完,拿紅布綢子包了放回到口袋里去了。心里卻還惦記著那個東西?;氐郊艺讘c招呼他去吃飯,保羅依然指指點(diǎn)點(diǎn)地沖兆慶比劃。直到風(fēng)水先生吃飽喝足,抹抹嘴上車走了,視線才從他的口袋上挪開。
繼忠從小就不是學(xué)習(xí)的料,其實(shí)也不能怨繼忠笨,學(xué)校的老師也都是掙工分的民辦教師,文憑比初中畢業(yè)高的沒幾個。上學(xué)時學(xué)習(xí)也不見得強(qiáng)得了多少。所以田家峪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都這樣,在自己村里的小學(xué)玩上幾年,再到鎮(zhèn)上的初中混上三年,畢業(yè)后就能給家里掙工分了。繼忠下了學(xué)正趕上公社修水庫,繼忠就在工地上推了幾個月的小車子,推土方,推石頭,推沙子,推洋灰。水庫修完了公社建筑隊(duì)相中了小伙子干活不惜力氣,找到承富要人。承富滿口答應(yīng),就這樣繼忠跟著公社的建筑隊(duì)四處干活,當(dāng)了一名小工。
眨眼間繼忠就到了十八歲。小娥扳著手指頭數(shù)一數(shù),數(shù)完了到供銷社買了二斤點(diǎn)心,提著就去了承坤嬸家。承坤嬸接過點(diǎn)心眼睛笑得月牙一樣:“我要沒記錯繼茂才十七吧,你說你急什么急呢?”
小娥說:“不是給繼茂,是繼忠?!?/p>
承坤嬸的頭搖起來了:“王桂芝的兒子呀,不操那閑心?!?/p>
小娥說:“不看她的面子你得看承水的面子吧,你就忍心讓田家的孩子打光棍?”
承坤嬸還是上門了,王桂芝不冷不熱地把她伺候到上首的椅子上坐定了,用豁嘴的茶壺沏了茶。承坤嬸還是冷冰冰的一張臉,說話也不看她:“要看你王桂芝的面子我得躲著你的大門走,不過我得看我死去的承水兄弟的面子,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我繼忠侄子打光棍。這可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好孩子,你一個晚娘不給他娶媳婦我們還不答應(yīng)呢?!?/p>
王桂芝出去割了二兩肉給承坤嬸炒了倆菜,又用錫壺燙了一壺酒。承坤嬸也不讓人陪,自斟自飲喝了個底朝天,一抹嘴紅撲撲的臉心滿意足地出了王桂芝的家門。隔天就安排繼忠和一個叫巧珍的鄰村姑娘見了面。倆人都是實(shí)實(shí)在在的莊戶孩子,沒挑沒揀就算成了。王桂芝擺了訂親酒,再請承坤嬸也算謝了媒人。繼忠給巧珍扯身衣服,就算訂了親。
有個事也算是巧,巧珍家里也擺酒謝媒人,巧珍家里有個妹妹叫巧云,只比巧珍小一歲,女孩子不上桌,進(jìn)進(jìn)出出和承坤嬸照了一面就落到承坤嬸的眼里。承坤嬸不動聲色地吃完了飯,到第二年給繼茂提親,一說又成了。從此逢年過節(jié)繼忠和繼茂每人一塊帶著四根肋骨的肉,一起去老丈人家。
走動了幾年就到了結(jié)婚的年齡,大舅哥也知道繼忠不是王桂芝親生的兒子,所以一提結(jié)婚給出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要結(jié)婚得把自己的房子蓋起來。
繼忠回家先和小娥嬸說了這個事兒。小娥再去找王桂芝商量,商量來商量去姊妹倆也覺得要求不過分。承水活著的時候就蓋了三間房子,繼忠長大以后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住在工地上,回來幾天也是住在柴房里。長大了就得分家另過,天底下都是這個理兒。
話是這么說,不過蓋房子可不是個小事情,王桂芝有點(diǎn)犯愁。小娥說沒什么愁的,繼茂娶媳婦也得蓋房子,咱們一塊兒的能省不少錢。承新是石匠,打上幾車石頭拉回來,院子里殺棵樹房梁也就有了,檁條和門窗口花幾個錢繼忠干小工也該攢了幾個。磚瓦葦箔其他的你不用管,就等著新媳婦進(jìn)門喊婆婆就行了。
那一年剛剛分田到戶,承新承包了一個采石場,有一輛生產(chǎn)隊(duì)留下的拖拉機(jī)。錢還沒賺到,用石頭倒真的是方便。既然小娥這么說了,王桂芝也就不見外了。好姊妹不在三天兩早晨,這些情分心里記著就是了。
先去找承富要地基,承富倒是爽快,村口路邊上的兩個宅基地給了小兄弟倆。秋后忙完承新開始一車一車地拉石頭,也不分繼忠繼茂的,宅基地上垛得高高的,每一塊都是四方四棱。沒承想,拉得差不多的時候出了件大事。
采石場的石頭都是從石窩里采出來的,石窩越采越深,裝滿了拖拉機(jī)要“撲騰撲騰”地開上來。承新裝得有點(diǎn)多,拖拉機(jī)裝多了后沉。小娥踩在車頭上給他壓著往上開,快到頂了一個打滑連人帶車翻了下去,兩口子一個也沒活。
王桂芝的天塌下來了。喪事上王桂芝哭得挺了腿,被一班娘兒們按在地上蜷,蜷過來捶胸抹背地勸解:“娘兒們你這不是哭喪,你這是鬧事!你這個哭法都來顧你了,你還讓人家怎么辦喪事?”
過了喪事王桂芝關(guān)上大門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天以后出了一趟遠(yuǎn)門。村里去縣里拉氨水的拖拉機(jī)捎過她幾步,據(jù)說在通往礦上的路口下的車。王桂芝也沒避諱,挎著個包袱大大方方地坐上了去礦上的班車。又過了三天才回來。中間經(jīng)歷了什么沒人知道,只知道王桂芝回來就開始買建材物料。兩套房子的物料一塊兒買,大把大把地往外花錢。
物料備得差不多了繼忠從建筑隊(duì)里請了幾個大師傅,選個黃道吉日開工蓋房子。一千響的鞭炮震了好長時間。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去幫忙當(dāng)小工,吃飯的點(diǎn)兒又呼啦都走干凈了。王桂芝頂著一頭的塵土口干舌燥地去請,一個也沒請到。吃過飯又呼啦一下冒出來了。
挖完地基砌石頭,每一塊石頭都方方正正,用起來相當(dāng)順手。房子蓋得挺順當(dāng),砌墻,起脊,上梁,架檁,鋪箔,掛瓦。安門窗扇的時候錢用得差不多了,只裝了繼茂院里的,王桂芝還讓人量了尺寸,從鎮(zhèn)上割了玻璃來,亮堂堂地給裝上。繼忠這邊只扯了一塊塑料布釘在窗戶上,一刮風(fēng)“呼呼嗒嗒”地響。
巧珍巧云這邊也知道家里發(fā)生了變故,沒再提什么要求,簡簡單單就一塊兒嫁了過來。拜完天地拜高堂,四個孩子拜了王桂芝一個人,看熱鬧的人都忍不住背過臉去抹眼淚。
熱鬧完了,賓客散去。王桂芝守著巧珍敲著桌子給繼忠撂下這樣幾句話:“我上輩子欠你們田家的,從進(jìn)門就給你們田家拉磨。我一個晚娘也就給你做到這一步了。我老了,拉不動了。我是你晚娘,繼印可是你親弟弟,以后他的事兒就全看你了?!鼻烧鋰樀貌桓掖钤挘^忠犟著個脖子回了這樣一句話:“以后田家的事兒不用你管。”
結(jié)婚三天以后新女婿回門,回過門以后繼忠又住到了縣城的工地上。那個時候繼印已經(jīng)在縣城的高中讀高一了。
別看繼忠不是上學(xué)的料,繼印卻從小就出類拔萃。小學(xué)上的是大課,好幾個年級一間教室。一年級上課其他年級上自習(xí)。上完了再給二年級上,其他年級上自習(xí)。然后是三年級。就這么輪著來。繼印不知道自習(xí)是什么,什么課他都聽。有什么問題高年級的孩子回答得慢點(diǎn)他就插嘴,說出來居然也對。學(xué)期末丟給他一張三年級的卷子也能考滿分。在小學(xué)上了三年老師說讓他考初中吧,別在這兒耽誤他了。在鎮(zhèn)上讀了三年初中一直都是第一,又很順當(dāng)?shù)乜忌狭丝h里的高中。
一上高中問題出來了,英語不行。鎮(zhèn)上的英語老師也是初中文憑,教的東西錯誤百出,繼印在班上其他科目都是第一,就是英語倒數(shù)。老師說這種情況很多,沒別的法子,買個隨身聽吧,有空就聽磁帶,聽多了成績自然上來了。
繼印到工棚里去找繼忠,巴巴地看著繼忠的眼睛把這事說了。繼忠說:“買!多少錢?”繼印說最便宜的也要六十多塊錢。繼忠算了一下狠狠心說:“倆月,六十多就六十多。”繼忠在工地推磚,一塊磚五斤,一次裝一百塊,裝好了推到卷揚(yáng)機(jī)那兒,升到樓層上再推著送到砌墻的大工跟前碼好,三分錢就算掙到手了。別人一個鐘頭推三趟,繼忠能推四趟,一天干夠十個小時,繼忠還想干,但開卷揚(yáng)機(jī)的人下班了。繼忠就一趟趟地把磚從磚堆那兒倒到卷揚(yáng)機(jī)跟前,找塊不礙事的地方碼好,第二天干起來能快一點(diǎn)兒。
干了幾天出了點(diǎn)事,繼忠到了樓層,卷揚(yáng)機(jī)開得不大到位,繼忠就想拱上去。開卷揚(yáng)機(jī)的又動了一下。繼忠的鞋破得露了腳趾頭,挺不跟腳。一個打滑,一車磚結(jié)結(jié)實(shí)實(shí)地砸在繼忠的腳面子上,接著就腫了。工頭讓繼忠歇兩天,繼忠說什么也不答應(yīng),就這么一瘸一拐地推磚。繼印到工地上來送飯正趕上這一幕,王桂芝和巧珍在家別的東西沒有,玉米餅子地瓜干管飽。繼印每周回來背兩個人的飯,然后把繼忠那一份給他送到工地上。繼印放下干糧什么也沒說,找根繩子就去給繼忠拉車。繼忠不讓他干,讓他去學(xué)校看書。繼印說老看書會近視,也得歇歇眼,配個眼鏡可貴呢。一說錢繼忠不說話了,兄弟倆就這么悶聲不響地運(yùn)磚。工頭也是田家峪的,知道王桂芝的底細(xì),悄悄和身邊的人嘀咕:“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jìn)一家門,和王桂芝一樣的狠角色?!?/p>
因?yàn)槿沉送?,這個隨身聽的錢三個月才湊齊。繼印拿到隨身聽就開始去找老師借磁帶,然后翻來覆去地聽。電池聽沒了電換下來曬在宿舍外面,直到拉不動磁帶了才丟掉。就這么聽了一個多學(xué)期,硬生生地把這門課趕了上來。
繼印考上大學(xué)的那年幾乎全村的人都到王桂芝家里去喝酒。王桂芝買了一整個后■來辦酒席,小賣部里塑料桶裝的瓜干酒一桶接一桶地往家提。田家峪人聽不懂繼印考的是什么樣的大學(xué),但都知道是大城市里的名牌大學(xué)。大家都覺得王桂芝不容易,現(xiàn)在也終于熬出個頭來了。所有的人都認(rèn)為王桂芝會在酒席上掉淚,然而沒有。王桂芝興高采烈地帶著繼印挨個敬酒,對所有回敬的酒全部來者不拒。賓客散去最終一頭扎在自己的床上,很快鼾聲如雷。丟下滿院子的殘羹剩飯給巧珍一個人。巧云見狀心疼姐姐,挽挽袖子幫著她收拾。一邊干著一邊想起來問巧珍:“我繼忠哥呢?”
巧珍說:“耽誤一天少掙一塊錢,你繼忠哥才不舍得回來呢?!?/p>
巧云不說什么,手里的盤盞響聲就大起來。俗話說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巧珍和巧云姊妹倆性格上就有很大差距。巧珍隨和溫順,沒有太多的言語。王桂芝不管說什么她都會遵從。巧云性格剛烈,快人快語。她就看不慣王桂芝欺壓巧珍,想替她出頭又沒個由頭,攆雞打狗指桑罵槐的事情也沒少干過。奈何王桂芝不接她的茬,一頓亂拳打在棉花垛上一般,讓巧云出不了這口氣。
繼忠這小工干的時間也不短了,人勤快,眼皮也活,工頭就想讓繼忠學(xué)點(diǎn)活兒去當(dāng)大工。但有一樣,當(dāng)大工得干三年的學(xué)徒,這三年里邊工錢少一點(diǎn)。繼忠聽了接著就婉拒了,繼忠說繼印剛考上大學(xué),離家在外邊上學(xué)正是用錢的時候,掙少了怕是委屈了繼印。要學(xué)活兒也得等到繼印畢業(yè)再說。就這樣繼忠又干了四年小工。這四年里繼忠開了支就去郵局給繼印打錢,自己連雙鞋都舍不得買。繼印寒暑假也一直沒回過家,因?yàn)槁愤h(yuǎn)車票貴。只是一封接一封地寫信,王桂芝收到信就去找小學(xué)的民辦教師去讀,報平安的話王桂芝笑呵呵地收下了,寫給繼忠的話卻從沒傳過一個字。直到四年以后繼印來信說要出國去學(xué)習(xí),不僅不用交學(xué)費(fèi)還有人給錢,以后就不用寄錢給自己了。王桂芝這才對巧珍說:“告訴你男人,以后不用給我兒子打錢了?!鼻烧浒堰@個話傳到了,繼忠的小工這才算干到了頭。
繼印出國后第一次往回寄東西是挺大的一個包裹。王桂芝激動地打開才發(fā)現(xiàn)是一件紅棉衣和一雙皮鞋。繼印附信說衣服是給王桂芝買的,家里冷,這樣的棉衣又擋風(fēng)又擋寒,穿上還顯年輕,讓王桂芝別不好意思穿。皮鞋一看就是男式的,繼印說是送給繼忠的,他一直不能忘記繼忠穿著露腳趾頭的鞋子推小車的鏡頭。王桂芝接著就把那件紅衣服穿到了身上,至于皮鞋,她輕輕地摸一摸鞋面才戀戀不舍地裝到盒子里交給巧珍。
王桂芝穿著新衣服上街就夸繼印會買東西,小輩們隨和著夸一夸衣服真好看,那班老姊妹卻嘴里不饒人:“兒子是出息,也孝順。只是洋衣裳好是好,你穿上妖里妖氣的,給你大兒媳婦穿還差不多?!蓖豕鹬ブ皇切π?,該怎么穿還是怎么穿。
和王桂芝不同,繼忠拿到鞋子珍惜得不要不要的。他洗干凈腳,穿上新襪子,小心地套到腳上,地上墊上件破衣服才敢下地踩一踩,然后抬腳和巧珍炫耀炫耀,脫下來撐上鞋楦子交給巧珍收到衣柜里,重新穿上舊鞋子到工地上班去了。
巧珍和巧云一塊兒嫁過來的,巧云先有的兆山。在醫(yī)院生的,出了院吃面的時候王桂芝心盛得忙前跑后,巧云一點(diǎn)都不值情,還處處甩臉子給王桂芝看。王桂芝想抱抱兆山,巧云扭臉就背過身去了。外人都有點(diǎn)兒看不過去了,王桂芝卻一點(diǎn)都不覺得難堪,依舊圍著巧云和兆山稀罕得不行。那個時候巧珍還一點(diǎn)動靜都沒有,眾人都攛掇著王桂芝把繼忠從工地上弄回來,懷上孩子再放他走。王桂芝嘴一撇:“這個時候咱可管不了人家了?!弊屒稍坡犚姼锤型豕鹬チ?。
兆山長大點(diǎn)兒王桂芝想給巧云看孩子,巧云不讓。巧云有脾氣有活道,看著孩子忙著地里拾掇著家里,日子過得井井有條。兆山兩歲的時候巧珍生了兆慶,巧珍也不敢麻煩這個婆婆,王桂芝也不開口,就這樣巧珍也是孩子地里家里一塊兒忙活。兆山大一點(diǎn)兒了就跟著大孩子在街上玩,大孩子捉迷藏他也跟著一塊兒跑。王桂芝穿著她兒子給她從國外買的襖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襖穿得挺愛惜的,好幾年了跟新的一樣。
那個時候家家都有糧食了,所以家家都養(yǎng)條狗,就為了晚上聽個動靜。莊戶人家養(yǎng)的都是土柴狗,性格大多溫順,出了門不會咬人。但也有例外,有常拴著不放出來的狗就愛下口。兆山跟著大孩子跑,跑著跑著后面多了一條拖著半條鏈子的大黑狗。兆山跑得慢,王桂芝眼睜睜地看著兆山被大黑狗撲倒在地上,也不知道是哪來的力氣,“嗷”地一嗓子就沖了過去,撞開大黑狗就把兆山護(hù)到了身子底下。大黑狗看到王桂芝的紅襖更加狂躁起來,撲上去就是一通撕咬。直到孩子們的哭喊驚動了大人,繼茂抄著一根扁擔(dān)過來,一扁擔(dān)砸到大黑狗的腰上,大黑狗才夾著尾巴逃開。王桂芝起來看看兆山,除了受了點(diǎn)驚嚇身上沒傷,這才放下心來。再查查自己,胳膊腿上有幾個血窟窿,衣裳也被狗撕碎了好幾個地方。繼茂要領(lǐng)著王桂芝去醫(yī)院,王桂芝擺擺手自顧回了家。
巧云聽說以后拾上一籃子雞蛋就去了王桂芝家里。王桂芝燒了一把筷子正拿灰往傷口上撒呢。巧云還沒張口臉先紅了:“嬸子,我……”王桂芝說:“沒事,燒根筷子把灰撒上三天準(zhǔn)好,村里被狗咬了的都用你承坤嬸這辦法。倒是可惜了你繼印兄弟給我從國外買的衣裳?!?/p>
巧云把衣裳拿過來看看,帶回家洗了,把狗撕爛的地方剪掉。又從被面上撕下幾塊綠綢子裁好了縫上。王桂芝穿上竟比原來還受看,田家峪人也夸巧云這手不去干裁縫真是瞎了,夸得巧云反倒不好意思起來。
定好了出殯的日子,繼茂把程序上的事盤算了一遍。盤算到抬棺木的人手時卻犯了愁。繼茂說:“按老一輩的規(guī)矩,這棺木起了身到陵地前是不能落地的。嬸子的陵地要好幾里地遠(yuǎn),還有幾個小上坡。中途不倒上幾撥人怕是到不了地方。村里的年輕人本來就少,有兩個也不圍咱這樣的場合。得想辦法抓上一二十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才好?!?/p>
繼印也跟著著急,眼巴巴地看著繼忠:“哥,咋辦?”
繼忠苦笑一聲:“能怎么辦?拿錢砸吧。把兆慶叫來,跟他說一個抬棺材的出八百塊錢!他有辦法找這些年輕的?!?/p>
繼印說:“不僅抬棺木的,凡是到場的鄉(xiāng)親都給發(fā)錢。”
繼茂也跟著興奮起來:“聽老輩人說舊社會財主家發(fā)喪,看發(fā)喪的每人能領(lǐng)一碗小米。咱也放出風(fēng)去,明天跟著上陵地的,不管大小孩伢,每人發(fā)兩百塊錢。這個場子說什么也得給我嬸子撐起來!”
把兆慶喊來跟他一說,兆慶笑著說只要二叔出錢,多少人都不是事兒。打工的廠里放假早,除了打牌玩游戲都閑得沒個事干。田家峪的年輕人在別的地方打工的一天也掙不了二百塊錢。等著吧,一會兒就有人來和你報到。說完掏出手機(jī)發(fā)了個信息,挺自信地忙別的去了。
功夫不大,真有人陸續(xù)來報到,嘴巴挺甜的說來幫忙抬大奶奶落葬。繼茂也叫不出是哪家的孩子,趕緊讓人登記好名字,囑咐好了,明天鞋襪穿得立整點(diǎn)兒,走路別礙事兒。一撥兒一撥兒地居然有好幾十個,也有的人來不了,托人登記個名字,說明早一準(zhǔn)兒來。本村外村的都有,把繼茂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第二天一早搭靈棚開吊。陰沉沉的天也挺應(yīng)景的。響器班子的嗩吶一吹,陸續(xù)有一些田家峪的老姐妹靈前來哭一聲。親眷不多,也有看熱鬧的等著掙那二百塊錢,空著手不好意思,買一刀黃紙上到柜上。
每個吊唁的來了,繼忠和繼印都得領(lǐng)著一班家眷跪迎跪送。正忙活著呢,繼茂急匆匆地到靈棚里面和繼忠繼印咬一咬耳朵:那個人得了信兒帶著祭品來了!
繼忠和繼印眼神一碰接著就明白那個人是誰了。繼印還是看繼忠,繼忠沉吟片刻:“既然來了不讓吊唁也不近人情,就以娘家侄子的身份祭拜吧。跟他說明白,同意就拜,不同意就走!”
繼茂點(diǎn)頭稱好。另外補(bǔ)充一句:“我在靈前安排幾個壯實(shí)小伙子,他真要出格鬧事就叉出去!”
工夫不大,那個人進(jìn)了靈棚。繼忠上下打量幾眼,那個人穿著熟麻布的收邊孝服,滿臉的皺紋。孝帽底下露著花白的鬢角。
那個人到靈前站定了,從帶的籃子里拿出雞魚肉三份葷供,蘋果香蕉橘子三份水果供,餅干三刀麻花三份點(diǎn)心供,一一擺好了。退后幾步,站住,囁嚅幾下,抿緊了唇,起左腳,跨右腳,雙膝下跪。一叩,二叩,三叩。起身,雙手合握,舉至眉心。再跪,四叩,五叩,六叩。起身再拜。七叩,八叩,九叩。三拜。掂香,端酒。祭奠完了,繼忠繼印磕頭謝了。那個人再次跪下還了頭,退下去。自始至終,那個人眼淚一直不停地?fù)潴鶕潴碌?,愣是一聲也沒哭出來。
繼印出國以后往家寄錢的時候越來越多起來,王桂芝都攢了起來,并算計著給繼印尋一門親事。她托承富媳婦托玉秀就是不去找承坤嬸。別說還真就讓這幾個人找到一個讓王桂芝覺得合適的人,是鄰村一個教小學(xué)的老師,也是吃國庫糧的,人家放學(xué)的時候王桂芝遠(yuǎn)遠(yuǎn)地看過,扎著兩個大辮子,挺招人喜歡的。幾個娘兒們甚至定好了等繼印回來怎么安排見面的事兒??扇f萬沒想到的是繼印回來的時候竟帶回來一個外國女人,全村人都來王桂芝家里看熱鬧,繼印和他的洋媳婦大大方方地招待著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反倒王桂芝變得手足無措起來。她眼睛恍惚地看著自己引以為傲的兒子和金發(fā)碧眼的媳婦,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兒子不再屬于自己的酸楚。
繼印回來才發(fā)現(xiàn)繼忠家里的窗戶上仍然沒有裝玻璃,原來釘上的塑料布風(fēng)吹日曬已經(jīng)破舊不堪了。他馬不停蹄地趕到鎮(zhèn)上,價都不問把玻璃店的人叫來量了尺寸,當(dāng)天就把玻璃裝到了窗戶上。繼忠搓著滿是老繭的手:“剛回來,你不在家歇歇,急什么呢?”
繼印回來干的第二件事就是給王桂芝和繼忠各裝了一部電話。繼印說這樣他就能隨時聽見家人的聲音了,繼印是這么想的,只是現(xiàn)實(shí)依然不能隨他所愿。在這之后的日子里他打給繼忠的電話十次有九次是嫂子巧珍接的。繼忠只有臘月里要過年了才會在家。至于王桂芝,她說她一聽到電話鈴聲就驚恐,一拿起聽筒就會心慌。終于有一次挪柜子扯斷了線,電話一點(diǎn)動靜都沒有了她才算解脫。
繼印回去以后再寄錢就分成了一樣多的兩份,一份寄給王桂芝,另一份寄給繼忠。王桂芝不再四處炫耀她有本事的兒子了,事實(shí)上肯聽她炫耀的人也越來越少。田家峪來了幾個學(xué)歷挺高的公辦教師,孩子們成績越來越好,每年都有好幾個考上中專大學(xué),在外面做生意的也越來越多起來。承富不干隊(duì)長以后在城里開了家批發(fā)醬油醋的店鋪,聽說挺掙錢的,大門上掛把鎖不聲不響地把老婆孩子都帶到了城里。接著是玉秀的兒子當(dāng)上了一個企業(yè)的領(lǐng)導(dǎo),把玉秀兩口子接了去,澆澆花拔拔草,輕輕松松一個月下來也能領(lǐng)份工資了。
田家峪人已經(jīng)沒人在家生孩子了,承坤嬸接生的手藝也就算撂下了。到后來年輕人自由戀愛的多了,再加上各種相親會,承坤嬸也越來越落寞起來。再到后來傳出承坤嬸得了不好的癥候,從醫(yī)院查完病也沒治回家等著去了。王桂芝坐不住了,她買了二斤點(diǎn)心去了承坤嬸家。門都沒敲就闖了進(jìn)去。承坤嬸倚著被子歪坐在炕上笑盈盈地看著王桂芝:“你個熊娘兒們還是來了?!?/p>
王桂芝說:“你不是有能耐拉纖說媒嗎,給我家兆山兆慶都說個媳婦兒?!?/p>
承坤嬸說:“都還吃屎的孩子呢,知道要媳婦是干什么的吧?”
王桂芝說:“我們等,你也得等著。應(yīng)下了就是賬,你得還。”
承坤嬸最終連年三十的餃子都沒等到就走了。王桂芝失神地看著出殯的隊(duì)伍,開始逢人便訴說起自己的衰老來。
王桂芝老了,她開始毫無原則地喜歡孩子,見了兆山兆慶就給大面額的鈔票。孩子不敢花,回家就交給巧珍巧云,巧珍巧云就又還給王桂芝,告訴她別給孩子那么多錢,會學(xué)壞的。王桂芝沒聽見一樣,哪個月都要這么折騰上幾回。
除了耳聾眼花記性也開始變差,出門鎖了門總要折回來看上一下才放心。煎一個雞蛋會把雞蛋打到地上蛋殼扔進(jìn)鍋里。要種地瓜了挑不起桶水來,水桶換小了一號還是不行。終究挨到半月以后下了雨才種上。
再有幾年王桂芝長了毛病,吃進(jìn)去的東西接著就會吐出來。自己瞞了好長時間,直到巧珍巧云發(fā)現(xiàn)了,陪她去醫(yī)院查完不敢做主,把繼忠也拉到醫(yī)院里,繼忠又給繼印掛了電話,然后按繼印囑咐的話去找大夫商量手術(shù)方案。
王桂芝說什么也要回家。巧珍巧云拉不住,繼忠說:“花的你兒子的錢。”王桂芝搖一搖頭:“我兒子的錢我也不花。治病不治命。一輩子活成這樣,可以了。”
拗不過她,兆慶把他們拉回家?;氐轿堇铮烧浞讨豕鹬ピ诖采咸上?,王桂芝在床上把姿勢躺舒服了說:“我看見你小娥嬸來叫我走了?!鼻烧渫ε碌?,和繼忠商量說:“要不還是讓繼印回來吧?!崩^忠還沒說話王桂芝先擺一擺手,停一會兒,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說給繼忠聽:“我生的,我做主。”說完了,一歪頭,走了。
王桂芝的葬禮就像田家峪人的節(jié)日。起靈的時候繼茂讓繼忠去摔老盆,繼忠挺不情愿的。繼茂拍拍繼印,繼印懂事地上前把老盆摔了,舉著靈幡哀號著走在隊(duì)伍的前面。繼忠就這么靜靜地一路跟著。小伙子們爭著去抬棺木。送葬的隊(duì)伍綿延出二里多地去。響器班子的嗩吶高音頂?shù)搅颂焐希靷兣浜现謸P(yáng)頓挫地哭,唱歌一般。繼茂回頭看看送葬的隊(duì)伍,滿意地點(diǎn)點(diǎn)頭。
到了墓地按風(fēng)水先生的交代落葬,填土,起墳。把花花綠綠的扎彩一把火燒完,游完墳各自兜一把墳頭土,頭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熱鬧的隊(duì)伍,支張桌子就在大路邊上發(fā)起錢來。發(fā)著發(fā)著還引起了個小插曲,一個鄰村抱孩子的媳婦自己簽字領(lǐng)完了想給懷里的孩子也領(lǐng)一份。柜上笑著說這孩子要能簽字就發(fā)給他一份。小媳婦想想把孩子的名字寫上,然后掏出一只口紅,在孩子指頭上涂幾下,在名字上按出一個小紅手印來。人群一陣哄笑,柜上只好笑著發(fā)了二百塊錢。
家里邊幫忙的把靈棚撤了,租賃的桌椅餐具也開始往回還,兆慶出去拿了一個包裹,回來保羅手里多了一個嶄新的羅盤。繼茂笑著問:“你這在把哪兒給你弟弟弄這么個好玩意兒?”兆慶反問說:“網(wǎng)上還有買不到的東西?”倒是保羅稀罕得愛不釋手。
給廚師的紅包挺厚實(shí)的,廚師挺高興。下午用剩下的食材展示自己的絕學(xué),收拾出挺精致的幾桌菜來。因?yàn)槭前坠拢瑤兔Φ囊膊挥美^忠和繼印讓酒,很快吃完飯,道聲別拿上繼印給的紅包各自回了。女人們沒有上桌,家屬這一桌上坐的是繼茂、繼忠和繼印老弟兄三個和兆山兆慶保羅小弟兄三個。都多少喝了點(diǎn)兒酒,繼茂和兆山爺兒倆吃完飯也要回去,繼印知道兆山要辦加工廠的事,追出去塞給兆山五萬塊錢。兆山不好意思接,繼茂知道兆山確實(shí)手頭不寬裕,就勸兒子:“你叔給你就接著吧,等賺了錢再還給你叔就是了?!?/p>
保羅晃著他的羅盤出去玩了,兆慶怕他不認(rèn)識路就在后面跟著。繼印買回來一大堆元寶紙錢,從頭七一直到五七分得一份一份的。繼忠左手拿著酒瓶,右手拿著杯子,頭也不抬依然一杯接一杯地喝著。
繼印說:“哥,明天我就要走了,這一走又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上墳的事還得麻煩你和嫂子。”
繼忠喝得不少,說話已經(jīng)不利落了:“我不去?!?/p>
繼印停下了手里的活兒:“哥,你一直對我好,我記著呢。那年在大井要不是你我連命都沒了。我的學(xué)也是你供的。我知道她是我娘不是你娘,就算你再幫我一次行嗎?”
繼忠沉默了一小會兒:“老三……”
“哥,你喝多了吧?我是老二?!?/p>
“……喝多了嗎?也許吧……不過,你確實(shí)是老三,還曾有個老二……”
“還有個老二?那,他在哪兒?”
“死了,八個月大就死了……”
“怎么死的?怎么一直沒有聽娘說過?”
“……我也不知道,也許是上天把他收去了吧……你不是問過我臨死前她留下什么話沒有,她還真就留下一句話,她說:‘我生的,我做主。就這么硬氣的一句話?!?/p>
繼印手里的動作早就停下來了,他什么話也沒說。兄弟倆就這么對坐了好長時間。
夜里,雪還是下來了。沸沸揚(yáng)揚(yáng)地飄落了一夜。第二天繼印紅著眼圈起來,抱著一堆紙錢到村口找塊空地點(diǎn)著了。紙錢燒完,繼印跪在雪地上磕了頭,回來執(zhí)意要走。繼忠商量著再留他一天,等天氣好一點(diǎn)兒再走。繼印說機(jī)票已經(jīng)訂好了,那邊事情也挺多的。兆慶把輪胎上纏上鐵鏈子,繼印和保羅上了車,繼印搖下車窗探出頭來,叫一聲“哥”卻什么也沒說出口。繼忠笑一笑,揮一揮手,看著車子在雪地上一點(diǎn)兒一點(diǎn)兒變小,最終消失在白茫茫的視野里。
昨夜好大一場雪啊。
責(zé)任編輯 ?喬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