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劉會芳,陳翠美
(山東省濟寧市中醫(yī)院,山東 濟寧272000)
藥物對疾病治療、預防或診斷的有效性是其使用價值,但人們在利用其有效性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承載它所帶來的藥品不良反應[1]。本文分析了常用中藥的不良反應,以引起醫(yī)務工作者的重視。
1.1 苦參 大劑量使用常見胃腸刺激反應,如上腹部灼熱感、惡心、嘔吐、反酸、腹瀉、食欲減退等,與其所含的生物堿有關(guān)[2]。
1.2 北豆根 常見有腸道反應,多為大便次數(shù)增多,一般反應為食欲減退或嗜睡,少數(shù)患者有腹脹、腹痛。嚴重者有全身中毒癥狀,如頭暈,惡寒,昏迷,心跳加快,血壓下降,肺水腫,呼吸抑制,呼吸衰竭而死亡。北豆根含山豆根堿、漢防己堿等有毒成分[1]。
1.3 大黃 可引起缺鐵性貧血。由于大黃鞣質(zhì)與鐵結(jié)合形成不溶性復合物,影響鐵的吸收[1]。
1.4 芫花 有毒,可引起頭暈、頭痛、耳鳴、四肢疼痛、口干、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tǒng)反應,與芫花中的有效成分芫花酯甲有關(guān)[1]。該藥不宜長期和大劑量服用。
2.1 秦艽 含多種生物堿,一般在常規(guī)量內(nèi)水煎服即可引起惡心、嘔吐、便溏反應[1]。
2.2 香五加皮 大劑量使用可發(fā)生中樞抑制癥狀,并出現(xiàn)下肢軟弱無力。有時出現(xiàn)房室傳導阻滯,或引起失明和周圍神經(jīng)炎等中毒癥狀。主要是與香五加皮含強心苷成分有關(guān)[1]。
2.3 獨活 含花椒毒素,可引起豚鼠肝腎損害,煎劑有舌麻感、惡心、嘔吐等反應??赡芘c香豆素類對胃的刺激有關(guān)[1]。
蒲黃大劑量服用可致胃部不適,食欲減退。少數(shù)患者有頭昏、腹脹、口干、惡心、便秘、乏力、肝區(qū)疼痛等反應。這與蒲黃的抑制免疫和抗炎作用有關(guān)[1]。
桃仁大劑量服用可引發(fā)中樞抑制、眩暈、頭痛、心悸、瞳孔擴大,以致呼吸衰竭而死亡。主要是因為桃仁含苦杏仁苷,在體內(nèi)可分解為氫氰酸[1]。
5.1 杏仁 過量的苦杏仁苷分解出大量的氫氰酸,可抑制細胞色素氧化酶和呼吸中樞,引起中毒,中毒癥狀見眩暈、頭痛、呼吸急促、惡心、嘔吐、發(fā)紺、昏迷、驚厥等,甚至死亡[1]。
5.2 半夏 生半夏對口腔、喉頭和消化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致上述部位腫脹、疼痛、失音、流涎、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而白礬制半夏毒性最小。這與半夏中的刺激成分3,4-二羥基苯口十醛有關(guān)[1]。
5.3 天南星 有毒,誤食可致咽喉灼熱感、口舌麻木、水腫、流涎、聲音嘶啞、張口困難,嚴重者可窒息,甚至引發(fā)智力發(fā)育障礙。天南星的根莖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皮膚接觸可致癢[1]。
遠志大劑量服用可發(fā)生惡心、嘔吐、滑腸、便溏等不良反應。在胃腸黏膜有潰瘍、破損的情況下,且使用劑量過大,吸收過多,會引起血液中細胞溶解。主要與遠志中含有的三萜皂苷成分有關(guān)[1]。
廣地龍大劑量服用常出現(xiàn)胃不適反應。有時會使患者感到惡心。該藥還能興奮子宮,引起痙攣性收縮,孕婦慎用。這與其含有的地龍素有關(guān)[1]。
8.1 人參 大劑量服用可出現(xiàn)玫瑰疹、瘙癢、頭痛、頭暈、體溫升高等。出血為人參急性中毒的特征。長期服用可致“人參濫用綜合征”,如失眠、頭痛、心悸、血壓升高和體重減輕或抑郁[1]。
8.2 甘草 患者長期服用可見水腫、血壓升高,故水腫,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長期使用。使用劑量過大時會出現(xiàn)惡心、胸悶、腹脹等不良反應[1]。
總之,中藥具有有效和毒性的雙重性。由于一味追求治療效果,大劑量用藥是目前臨床常見的用藥方法。從以上談到中藥不良反應可以看出,過量、大量使用中藥不良反應較大,需引起重視,并以道德行醫(yī),真正為患者治療疾病,達到安全有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