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建琴
筆者結合實際工作,對《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中的個別科目調整提出自己的建議,與廣大同行探討。
原因: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和美麗鄉(xiāng)村的建設,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越來越多,為了明細核算,準確計量,提高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與固定資產相區(qū)分,建議設置“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基礎設施累計折舊(攤銷)兩個科目用于核算公共基礎設施的原值、累計折舊,進而知道公共基礎設施的凈值。
公共基礎設施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主體為滿足村民公共需求而控制的,同時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資產:
1.是一個有形資產系統(tǒng)或網絡的組成部分;
2.具有特定用途;
3.一般不可移動。
1.村政基礎設施:如村級道路、橋梁、隧道、停車場、路燈、廣場、公園綠地、室外公共健身器材,以及環(huán)衛(wèi)、排水、供水、供電、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系統(tǒng)等;
2.交通基礎設施:如公路、航道、港口、碼頭等;
3.水利基礎設施:如大壩、堤防、水閘、泵站、渠道等;
4.文物文化資產的公共基礎設施;
5.其他公共基礎設施。
對于獨立于公共基礎設施、不構成公共基礎設施使用不可缺少組成部分的管理維護用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車輛等計入固定資產?!肮潭ㄙY產”科目核算使用年限超1年(不含 1年)、單位價值在規(guī)定標準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tài)的房屋及構筑物、機器設備等。
原因:隨著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對農村資金投入的逐年增多增大,并且各項資金的使用都要求做到??顚S茫虼擞斜匾选皩m棏犊睢笨颇考{入到負債類科目中,用于核算各級政府及各部門投入到農村建設中的專項資金;同時把“一事一議資金”科目刪除,在“專項應付款”科目下設置“一事一議資金”的二級科目。目前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科目表中沒有“專項應付款”科目,而是在備注中提示有需要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設置使用此科目。
原因:筆者在實際工作中了解到,目前許多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在實際賬務處理中,對“應付福利費”科目的使用,不是按照先提后用的規(guī)定進行賬務處理,而是不提就用作為費用科目進行記賬登記核算,只要有福利費用支出就登記該科目。盡管培訓和審計中三番五次強調,但很難糾正過來。
所以此次修改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時,筆者建議把“應付福利費”科目去掉,在支出類科目中設置“福利支出”科目,明確規(guī)定福利費支出不能超出全年總收入的百分之幾,這樣簡單易學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