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君
【適用話題】傳統(tǒng)與流行 娛樂 文學(xué)
日常發(fā)彈幕
中國明清時期的小說有一個非常好玩的操作——評點。評論家一邊看小說,—邊在書上圈圈畫畫,寫寫旁批和感想。為什么滿滿都是語文老師改作文的既視感?不同的是,語文老師比較忙,有時候只評一個“好”。但評論家呢,大都比較閑,他們一路讀,一路批,狂刷存在感。你是不是覺得這種操作有點似曾相識,有一種看視頻發(fā)彈幕的感覺,還是擋臉的那種?
就說最著名的《脂硯齋全評石頭記》吧。別看古人張口成語閉口詩,其實個個都是話癆,非??蓯?。在第七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宴寧府寶玉會秦鐘》里,焦大一出場就開始醉罵,還沒罵出口呢,立馬跟了兩個批:一是“來了”,二是“記清,榮府中則是賴大,又故意錯綜的妙”。翻譯成彈幕就是:“前方核能!”“這人設(shè)!我給作者大大跪了!”完全迷弟看劇模式。
瘋狂蹭熱點
任何時代、任何領(lǐng)域都需要流量,古典小說界也是如此。吸引流量最省時省力的做法就是抱緊大V,求推薦求轉(zhuǎn)發(fā)求點贊。眾多古典小說如《水滸后傳》《紅樓夢補》《西游補》《續(xù)西游記》等,都是古人抱緊流量大IP寫的同人文,其用筆之深、用心之真,真是像極了UP主們通過歌曲翻唱、舞蹈翻跳來致敬愛豆、沖擊熱搜。
在四大名著的同人文里,比較好玩的一本是董說寫的《西游補》。他在書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懂VR技術(shù)的鯖魚精。只見這條鯖魚精甩出最新款VR眼鏡,便把孫悟空困在了幻境中,讓他在里面瘋狂穿越。于是孫悟空撞見了秦始皇,偶遇了項羽,還化身女裝大佬,做起了虞美人……最牛的還是高鶚,他補《紅樓夢》,直接補成了原著,這是多少寫手做夢都能笑醒的事?。∽钆聦懙煤玫娜吮饶氵€努力,在我們忙著發(fā)彈幕的時候,人家已經(jīng)幵始寫字幕咯!
高能大混剪
“斷章取義”不是個好詞,但在優(yōu)秀的UP主手里是高能武器?!皵嗾氯×x”簡單點說就是混剪,通過視頻剪輯,把不同影視劇中的片段截出來,按照某個主題拼接到一起。
古典小說家里面,最深諳此道的,無疑是蒲松齡。他腦洞極大,代表作《聊齋志異》說直白點,就是“那些年,我在書房活見鬼”。蒲老先生閱鬼無數(shù)、剪片成癮,手上全是大熱選題:比如把狐妖的故事合在一起,就是《中國狐貍精作妖事跡大盤點》;把《邵臨淄》《狂生》等奇人異事混到一塊兒,完全可以上榜《1818黃金眼之高手在民間》
所以啊,想要成為紅遍大江南北的小說家,不僅要寫得一手好文章,還得緊跟潮流、隨時充電,不斷向各大UP主學(xué)習(xí),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暮春摘自《課堂內(nèi)外·全彩高中版A版》2019年第9期)
【素材任意門·“鬼畜”式視頻營銷】鬼畜視頻以高度同步、快速重復(fù)的素材配合BGM的節(jié)奏來達到洗腦或喜感效果。近兩年來有不少相對傳統(tǒng)的企業(yè)和品牌,開始青睞將鬼畜洗腦的方式,用于品牌或產(chǎn)品的廣告宣傳。比如,惡搞智能科技,植入某品牌的智能家居產(chǎn)品等。一些預(yù)算充足的網(wǎng)劇,會發(fā)力進行一系列鬼畜視頻預(yù)熱,效果好的能為開播之后提高近30%的播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