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然
摘要:當今社會發(fā)展迅速,人們習慣用碎片化的時間來認知事物。風俗典故多以書籍、紀錄片的形式存在,已不能激起人們主動認知的興趣。漫畫是一種以圖片形式敘事的造型藝術,受眾廣泛、載體豐富、表現形式多樣是它的優(yōu)勢。用漫畫形式表現風俗典故,如運用妥當,風俗典故的學習將成為一個新的時尚風向標。
關鍵詞:網絡漫畫;風俗典故;色彩
中圖分類號:D923.4;J2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19) 30-0031-01
隨著智能化的不斷發(fā)展,人手一部手機以成為社會現狀。根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互聯(lián)網普及率為59. 6%,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比2017年提升了1.1%?;ヂ?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使得網絡漫畫這一帶有豐富視覺語言藝術的載體也有了廣泛的空間和潛能。
一、我國網絡漫畫的發(fā)展
漫畫包含著文學、哲學和繪畫的理念,是一門綜合藝術。漫畫是思維力、想象力和繪畫技巧碰撞出來的藝術,具有開放性、適應性、獨創(chuàng)性、哲理性等特點,通過夸張、變形的形象特征,以幽默、象征、比擬等表現手法,抓住核心,突出重點,抓住主要矛盾,揭示本質結果。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人們開始習慣于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知識,觀看新聞八卦,網絡漫畫以它獨特的形式,有意識的把畫面排列并置,用以敘事,并以漫畫可以著重細節(jié)、縮減過程的優(yōu)勢,像一把有力的劍刃一樣,用幽默的方式,獨特的視角,有深度、有內涵的被讀者喜聞樂見。
我國網絡漫畫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對傳統(tǒng)漫畫的數字媒體形式重組,即掃描傳統(tǒng)紙媒漫畫轉化為電子版,調整為方便移動互聯(lián)網端適合的大小,投放到市場中。第二類是條漫,具有多媒體的呈現方式,帶有網絡特有的融合性、交互性,以垂直滾動的頁面形式,不限容量篇幅的呈現方式,深受喜愛。另一類是兩年隨著微信的發(fā)展,H5的廣告營銷模式不斷膨脹,使得H5漫畫走入人們視野。它可以使條漫的無限下滑模式同傳統(tǒng)漫畫的翻頁模式相結合,配合局部動畫特效,超強的交互性和融合性更加吸引眼球,精準剖析重點,深受喜愛。
根據2018年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趨勢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文娛產業(yè)超過6300億人民幣,其中動漫產業(yè)規(guī)模達1500億人民幣,占比23.79%。網絡漫畫如今作為動漫產業(yè)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不可撼動,潛能巨大。
隨著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帶來的互聯(lián)網大潮,中國網民每年新增人數飆高不下,2012年微博的出現,自媒體時代到來,涌入大量原創(chuàng)漫畫作者以及更多的讀者。到2013年,網絡漫畫的原創(chuàng)互聯(lián)網平臺出現,網絡漫畫發(fā)展模式趨于穩(wěn)定。
二、我國風俗典故的呈現方式
風俗典故顧名思義,都是古代的傳說和名人事跡所形成,具有歷史性,這也使他的呈現方式以書籍、紀錄片為主,在當今碎片化信息的社會,缺乏現代交互性,沒有新鮮感,不能刺激年輕人的閱讀。
比如說筆者讀研究生的城市——青島,這里有一座名山叫嶗山,但說起嶗山的歷史,我想很多青島人都不能娓娓道來。嶗山是道教名山,道教以修仙為目標,因為人在山上謂之仙,仙這個字本來是“仚”這樣寫的,也就是說,仙人是居住在高處的,而世間最高的莫過于山。而嶗山,不屬三山五岳,不在洞天福地。因為古代的嶗山可沒有今天這樣便利的交通條件。它不但遠離城區(qū),距離最近的不其(音ji,古縣名,今青島城陽一代)縣、即墨縣等都有數十里之遙,而且三面環(huán)海、一面群山阻隔,形同天然的屏障。更為可怕的是,宋代以前的嶗山,曾是虎狼橫行的地方,所以是人跡罕至。也許只有那些求仙尋藥的修行者,和避世高蹈的隱遁者才會輕易涉險光臨吧?可是這些人來了,也就被嶗山深深地吸引住了,視之為桃源仙府、神仙窟宅,再也不愿意離開了,這就更讓嶗山“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所謂“千難萬難,不離嶗山”是也。這就正如丘處機所言:“僻處海曲,舉世罕聞”,“只因海角天涯背,不得高名貫九州”了。
但正因為如此,反而成就了嶗山成為了名山中的隱者,更增添了無限的仙靈之氣。金元時期,隨著邱祖(邱處機)的登臨,全真的興起,嶗山才逐漸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漸為世人所熟知。如果單純來看這些文字,除非你是地質學家或歷史學家,或者這里和你有一段淵源,不然我想你斷沒有這樣的興趣。但如果,我們用一個故事來敘述,采用條漫的表現形式,或者更精心的制作一個H5,中間穿插一點動漫畫的效果,你會喜歡嗎?
網絡漫畫的發(fā)展,源于它開放的樣式,用創(chuàng)新的形式鞏固和提升風俗典故的曝光率,是每個漫畫工作者的一份責任。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媒介技術的變革,民主進程的加快,中國漫畫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速滲透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網絡漫畫作為新形式,以成倍速的增長方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以獨特的視角剖析著事物的本質,形象、生動、對細節(jié)的精細刻畫,使它在發(fā)展速度、規(guī)模和表現形式上都居于領先地位,以至于應用到以廣告為先鋒標志的各行各業(yè)。網絡漫畫用自己獨到的優(yōu)勢,與傳統(tǒng)風俗典故相結合,必將掀起一股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新熱潮。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第4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統(tǒng)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