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芳
習作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不同的教師會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近年來,我一直帶小學語文課,為了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我也想了不少辦法。比如,讓學生多讀課外書,勤寫日記,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等。我覺得比較快捷有效的方法是借助教材,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現(xiàn)行語文教材中所收入的文章都文質兼美,通俗易懂,其中有許多文章都出自古今中外的名家之手,是各年段學生習作的典范,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對學生進行習作引導,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我的具體做法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一、通過教材,讓學生積累詞匯
積累詞匯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對于小學中年級學生來說,積累詞匯是必不可少的。雖然學生在課外學習中也能積累一些詞匯,但比起在語文課本中接觸到的詞匯來說,還是相差勝遠。在語文教材中,那豐富多彩的詞匯猶如撒在沙灘上的一顆顆珍珠,熠熠生輝,俯拾即是。這些詞匯的表現(xiàn)力極強,是漢語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讓學生盡量多掌握一些詞匯,在上一篇新課文之前,我事先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并要求學生將課文中重點的詞語勾畫出來,并將難理解的詞語通過查詞典、問家長等辦法弄懂詞義;在課堂上,我會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課后,要求學生將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分類整理,并且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2~3個練習造句,為學生今后的說話作文打好基礎。
例如,在學習《秦兵馬俑》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先布置學生在預習課文的時候,重點理解“鳥瞰”“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神態(tài)自若”“躍躍欲試”“目光炯炯”“惟妙惟肖”等詞語的意思;上課的時候,再通過對這些重點詞語的交流與理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之宏大,類型之眾多,個性之鮮明;課后,我要求學生對這些詞語按照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衣著披掛描寫等進行分類整理,并學會正確運用?,F(xiàn)在,我班學生整理詞匯已經形成了習慣,學生的習作中詞匯量也漸漸豐富起來了。
二、通過教材,提升學生的語言技巧
每當學習一篇新課文時,我和學生往往會沉醉在課文中那些優(yōu)美的文字當中,作家們或比喻、或擬人、或對偶、或夸張……揮灑自如,盡顯語言文字的魅力。在課堂上,每當遇到一些優(yōu)美的句段,我和學生都會駐足細細地品味一番,享用祖國語言文字帶來的精神快餐:形象的比喻會使所描寫的事物更加生動具體,你看:“不同高度的自然帶呈現(xiàn)出不同的自然景觀,猶如凌空展開的一幅神奇美麗的畫卷。”(《雅魯藏布大峽谷》)“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長城》);多情的擬人會賦予世間萬物以生命,你聽:“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蟋蟀的住宅》)“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保ā而B的天堂》);大膽的夸張會營造一種寬松愉悅的閱讀氛圍:“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fā)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保ā赌鸽u》);善意的反語會給文章撒上幽默風趣的調料,使忍俊不禁,啞然失笑:“因此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白鵝》)
在品味這些優(yōu)美的語言的同時,我會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讓他們也試著說一說;在寫作文的時候盡量使用各種修辭手法,使自己的語言也慢慢生動起來。比如,這學期開學不久,我讓學生寫了一篇作文,題為《快樂的大課間》,楊××同學寫到“大課間的鈴聲一響,同學們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到操場上,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岳××同學寫到“……同學們像籠中放飛的小鳥一樣飛向操場……”;龔×同學在描寫荷花的樣子時寫到:“這些荷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每當讀到這些充滿童真與挑戰(zhàn)性的語言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畫上波浪線,并在旁邊寫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扶植語言文字的工作,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展開了。
三、通過教材,學習文章的構段方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文章的結構還比較模糊,通常是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作文中常常會出現(xiàn)段落劃分不清楚、語言重復、重點不突出等毛病。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會挑選一些結構明顯、示范性較強的課文對學生進行結構方面的訓練,使學生明確結構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并進行仿寫。如在教學《白鵝》這篇課文時,我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的結構,再要求學生按照“總—分”式的結構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在學完《頤和園》這篇課文后,我要求學生按照“總—分—總”式的結構和“移步換景”的方法寫一寫自己熟悉的景物。
[板書一]13 白 鵝
叫聲
高傲 步態(tài)
吃相
結構:總—分—總
[板書二]18頤和園
長廊
美麗? 萬壽山? 美麗
昆明湖
結構:總—分
通過老師的反復講解,學生對文章結構的認識逐漸清晰起來,從后來仿寫的作文來看,大多數學生能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寫,文章的層次比較清楚。當然,一次兩次訓練還遠遠不夠,要想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文章的結構形式,就必須進行長期的訓練。
當然,小學語文教材對于學生習作方面的幫助不僅僅是以上這些方面,因為它博大精深,蘊涵著豐富的內涵與外延,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方式,不同的教師會發(fā)現(xiàn)它不同的價值,但只要對學生的習作發(fā)展有益,我們就可以大膽嘗試。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