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胰腺炎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64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32)和觀察組(n=32),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臨床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進而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血酮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觀察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通過對比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和血酮水平,觀察組兩項指標均降低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觀察組情況明顯較好,并發(fā)癥發(fā)生比例較低(6.24%),組間比較結果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探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胰腺炎的臨床護理效果,并給予兩種不同的臨床護理方式,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胰腺炎患者具有良好效果,控制血糖、血酮效果顯著,同時能夠降低患者不良反應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有利于幫助患者保持健康心態(tài),控制病情有利于患者恢復,值得臨床護理廣泛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胰腺炎;臨床護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64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32)和觀察組(n=32),并給予不同的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31~73歲,平均年齡(46.91±11.26)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29±1.37)年;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女患者15例;年齡28~71歲,平均年齡(48.92±12.31)歲,病程3-12年,平均病程(5.68±1.4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給予常規(guī)護理后,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護理干預方法具體為:
(1)急救護理:進行搶救患者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對患者生命體征以及體溫狀況、脈搏頻率和意識清醒狀態(tài)進行實時觀測,與此同時,患者血壓、血樣情況也應進行密切關注。記錄并觀察24h之間的變化程度,及時關注患者血糖變化,給予胰島素應用。在搶救結束后,記錄觀察患者尿量、排便量以及體質量,將化驗樣本留存。若患者出現(xiàn)腹 痛、腹脹的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護理措施。同時按照主治醫(yī)師吩咐對患者進行急診檢查,分析患者血氣,并未患者建立>2條靜脈通道,分別用于對患者進行補液,幫助患者平衡體內酸堿,以及為患者進行胰島素和降糖藥注射。注射過程中應注意:第一,對患者實施搶救開始的2h內,為患者進行1000L-2000L的體內注射;之后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確定2-6h的體內注射總量,應注意在1000L-2000L之間;治療開始24h內,4000L-5000L是合理的輸液總量,患者體內缺水較為嚴重時,則可增加輸液總量到6000L-8000L之間。第二,根據(jù)主治醫(yī)師吩咐將12-24U胰島素與250-500mL的生理鹽水回合,給予患者注射12-24U,對患者血糖進行實時密切監(jiān)測,胰島素注射量也應根據(jù)實際進行調整,血糖在13.9mmol/L左右時,可停止胰島素注射,給予患者葡萄糖注射液開始注射。或將兩種注射液進行7:1比例混合,為患者實施靜脈注射。若患者血糖降低3.8-6.2mmol/L/h左右,則需依照患者的飲食,以及血糖實際值調整胰島素注射劑量。第三,混合3mL生長抑素和500mL生理鹽水,控制輸入量在250μg/h,并觀察注射速度,以及患者注射處是否出現(xiàn)疼痛腫脹等情況,避免藥物副作用對患者造成傷害。
(2)心理護理:許多患者在確診后,通常內心會較為緊張和焦慮,主要由于對疾病缺少深入了解,這是若缺少及時的心理疏導,患者極其容易出現(xiàn)抗拒治療以及降低治療依從性的現(xiàn)象,對臨床治療的效果將會產生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應在開始治療前及時與患者交流,高職患者疾病治療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同時根據(jù)患者的家庭情況、疾病史進行了解,進而給予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消除患者的心理焦慮感。同時可為患者講解治療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自信心,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3)應激性潰瘍預防:較為嚴重的胰腺炎患者極其容易出現(xiàn)該并發(fā)癥,發(fā)生并發(fā)癥的主導因素,則是患者胃黏膜血流量降低,造成循環(huán)功能出現(xiàn)一定障礙,對正常保護機制產生干擾,繼而出現(xiàn)潰瘍的情況。這時,胃腸減壓醫(yī)護人員應給予足夠重視,密切觀察患者的胃液狀況及顏色,檢測患者的尿淀粉酶和電解質情況,給予患者提供針對性預后。
(4)抗生素護理:臨床重癥胰腺炎患者易發(fā)生感染,抗生素是臨床治療過程中通常運用預防的藥物。但在抗生素使用過程中,由于用藥標準不同,應根據(jù)標準給予用藥,抗生素種類不同,藥物的半衰期液同樣存在差異性,使用過程中注意交叉間隔,對于重癥患者,可進行濃度、劑量較高的抗生素進行治療,注射時間適當減短。除此之外,抗生素使用應始終秉持現(xiàn)配現(xiàn)用,避免發(fā)生不良反應。
(5)飲食護理:對患者實施胃腸減壓過程中禁食,同時給予患者適當營養(yǎng)?;颊咴谂R床癥狀有所減輕之后,方可給予患者正常飲食,初期應主要給予無脂清淡流食,待患者身體機能達到健康水平后,患者應每日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保證維生素攝入,保持體內營養(yǎng)均衡,才能夠有效幫助患者增強免疫力。
(6)出院健康指導:在患者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時,應注重觀察患者低血糖狀況,在發(fā)現(xiàn)時第一時間進行糖類視頻幫助患者緩解。同時應注意口腔、下肢、陰道等部位情節(jié),患者一旦出現(xiàn)呼吸道等外傷癥狀,及時進行針對性處理,患者在臨近出院時,應對其和家屬進行出院后健康護理指導,告知患者按時復查的重要性,保證各項功能指標正常,出現(xiàn)頭暈神志模糊等情況時及時就醫(yī)。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血糖、血酮水平,進行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糖、血酮水平對比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不同類型的護理后,觀察組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血糖、血酮水平降低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結果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血糖、血酮水平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結果
通過給予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兩項指標均降低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結果如表2所示。
3 討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比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和血酮水平,觀察組兩項指標均降低明顯,組間比較結果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探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胰腺炎的臨床護理效果,并給予兩種不同的臨床護理方式,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胰腺炎患者具有良好效果,控制血糖、血酮效果顯著,同時能夠降低患者不良反應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有利于幫助患者保持健康心態(tài),控制病情有利于患者恢復,值得臨床護理廣泛應用。
(通訊作者:趙小蘭)
參考文獻
[1]李瑩.探究高脂血癥性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護理措施及意義[J].糖尿病新世界,2015(04):180.
[2]黃文丹.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重癥胰腺炎患者的護理干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5):151-152.
[3]陳華珍,盧巧梅,高祥.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體會[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9):172-173.
[4]林玉寬,孫冰,孫少芳,張秀,何金哲,李翠,王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36例臨床報告[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57):33-34.
作者簡介
殷雪(1991-),女,重慶市人。大學本科學歷。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yī)院護師。
通訊作者簡介
趙小蘭(1973-),女,重慶市人。大學本科學歷。主要從事糖尿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