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畜牧獸醫(yī)局,324100)
非洲豬瘟(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死亡率高達100%。LAMP法因其高效靈敏、價格低廉,且不需要特殊儀器等優(yōu)點,在規(guī)模豬場的非洲豬瘟排查中具有優(yōu)勢。
LAMP方法全稱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即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法,是2000年日本學者Notomi等報導的一種新的恒溫核酸擴增方法。特點是針對靶基因的6個區(qū)域設計4種特異引物,利用一種鏈置換DNA聚合酶在60~65 ℃恒溫擴增,能夠在15~60 min即可實現(xiàn)109-1010的核酸擴增,具有特異性高、靈敏度高、反應時間短、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此外,因只需在60~65 ℃恒溫擴增,需要儀器簡單成本低,且反應產(chǎn)生副產(chǎn)物焦磷酸鎂白色沉淀只需肉眼就能觀察到,因此還有鑒定方便的優(yōu)點。
目前非洲豬瘟的主要檢測技術有2大類,即基于抗原、抗體反應的免疫學方法及核酸檢測方法。免疫學方法檢測因抗體只有在病毒入侵至一定時期才會出現(xiàn),因此在對非洲豬瘟早期排查時存在局限性。而傳統(tǒng)的針對核酸的監(jiān)測方法,如PCR法相比之LAMP法則存在成本較高的問題,特別是實時熒光PCR,耗費高且難以擺脫實驗室的限制,在豬場的自我排查時難以推廣。
在LAMP試驗中,最主要的缺點就是容易產(chǎn)生假陽性高。這主要是因為它的擴增產(chǎn)物本身就是模板,且反應是在恒溫下進行的,所以如果在同一地方進行多次試驗,前面反應產(chǎn)物所形成的氣溶膠很容易污染后續(xù)試驗,從而造成假陽性。
該問題也并非不能克制,只要操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注意一些細節(jié),就能有效避免污染的存在。使用LAMP方法排查時應遵循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一是操作時應小心輕柔,吹打混勻溶液時不要有氣泡產(chǎn)生,避免EP管劇烈震蕩。
二是除酶制劑及不耐高溫的物質外,所有試劑或器材均應高壓消毒。所用離心管及加樣槍頭等均應一次性使用。
三是各種試劑最好先進行分裝,然后低溫貯存。
四是實驗室要注意通風,最好選擇超凈工作臺和生物安全柜。實驗室要定期進行清潔及紫外照射,消除潛在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