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梅
作者單位:111000 遼寧省遼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喉癌是耳鼻喉科的惡性腫瘤疾病, 傳統(tǒng)的治療方式是全喉切除, 本院為患者進行切除治療時, 進行了頸闊肌皮瓣喉再造術, 讓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了提升, 生命得到了延續(xù),一些患者術后的殘疾率比較低, 中晚期患者可以獲得根治性切除治療的效果, 并且對喉功能給予保留, 能夠對喉功能的恢復提供條件。目前喉癌的發(fā)生率在增長, 對大家的健康產(chǎn)生了較大的威脅, 老年男性患者的數(shù)量比較多, 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式, 患者會出現(xiàn)吞咽障礙、咳血、疼痛、呼吸困難等癥狀[1]。護理人員在護理時需要注意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 緩解其恐懼感, 對切開氣管的呼吸道進行護理和清理, 術后患者疼痛較強烈, 可能會出現(xiàn)感染和創(chuàng)傷, 導致免疫力減弱, 后部解剖結構發(fā)生變化, 容易誤吸, 還有胃管導致的進食障礙等, 均需要通過護理來進行緩解[2]?,F(xiàn)對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接受喉癌切除手術的3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及護理方法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接受喉癌切除手術的3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 男26例,女4例, 年齡最小40歲, 最大73歲, 平均年齡48歲。
1.2 臨床表現(xiàn) 所有患者主要癥狀為聲音嘶啞, 而且漸進性加重, 嚴重者會失音, 隨著患者的腫瘤體積增加, 梗阻加劇, 會出現(xiàn)呼吸障礙和喉喘鳴表現(xiàn), 患者的咽部疼痛會蔓延到耳部, 吞咽動作加重, 咽部存在異物感, 晚期后會出現(xiàn)吞咽障礙、咳血和頸部轉移腫塊。
1.3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喉大部切除頸闊肌皮瓣喉再造術, 采取頸前部頸闊肌皮瓣進行喉腔修復, 能夠提供較大的支撐力, 抵抗吸氣時的負壓。有些患者的喉前部T管會受到影響。此術式既能夠根治性地切除病變部位, 又能夠將喉部的功能保留下來, 減少殘疾的程度, 讓患者的生存質量提升。喉腔內(nèi)壁皮瓣在新環(huán)境中會逐漸地黏膜化, 柔軟光滑,對喉部的功能恢復較好。
1.4 護理方法
1.4.1 術前護理 ①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 提供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②術前3 d叮囑患者清潔口腔, 用滴鼻劑清潔鼻腔,避免術后的感染。③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 惡性腫瘤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比較大, 很多患者都是老年人,其內(nèi)心焦慮恐懼, 對治療抵抗, 恐懼術后無法發(fā)音, 對生活帶來影響, 對子女經(jīng)濟負擔擔憂[3]。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進行思想工作, 講解手術的必要性, 告知術后如何恢復發(fā)音,讓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并且對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克服其語言障礙, 指導簡單的手語, 術后讓患者能夠表達自己的訴求。護理人員要有同理心和責任心, 能夠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建立信任關系, 讓其能夠積極地接受治療。
1.4.2 術后護理 ①術后24~48 h內(nèi)胃管用于胃腸減壓, 患者靠靜脈供給營養(yǎng), 無特殊變化, 術后第2天可開始用胃管給予營養(yǎng), 一般采用混合流質, 加溫后少量多次注入胃內(nèi)。若傷口愈合好, 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術后10 d可拔除胃管, 經(jīng)口進食, 拔管前可讓患者先進食粘性成團塊食物, 如饅頭、面包等, 再逐漸過渡到軟食、飲水, 如無嗆咳、疼痛、出血等癥狀, 即可將胃管拔除經(jīng)口進食, 食物應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 少食多餐, 以后逐漸恢復正常飲食[4]。②術后叮囑患者將口中血性分泌物吐出或吸出, 不能吞入胃內(nèi), 如有胸部及氣管切口周圍腫脹等不適, 應報告醫(yī)生給予及時處理。③術后應注意呼吸情況, 如有胸悶、呼吸不暢等癥狀,應判斷氣管套管是否被血痂或痰痂阻塞, 并給予及時處理,對于部分喉切除者, 系帶一定要結死扣, 防止脫管而造成患者呼吸困難[5]。④全身麻醉(全麻)后取去患者的枕頭使其平臥, 清醒后可將床頭抬高, 有利于術后患者呼吸和減輕水腫, 同時可使頭、頸輕度前屈, 以減輕頸部皮膚切口縫合的張力, 不要過分伸展及左右活動頸部, 待術后第2天開始鼓勵患者進行床上活動, 逐步到離床活動, 但仍禁止頸部過分伸展及左右活動, 因喉部組織切掉很多, 頸部會失去支持力量, 當患者坐起或翻身時, 要以手托住頸后部[6]。
1.4.3 氣管切口的護理 ①確保套管的通暢, 如果患者穿著高領衣服, 則需要蓋住氣管切口, 使用溫生理鹽水紗布進行覆蓋, 避免灰塵進入, 還能夠給予保溫效果[7]。②出院前為患者家屬提供護理指導, 讓其掌握喉墊的處理方式, 患者佩戴套管避免造口狹窄, 如果是永久性的造瘺口需要使用紗布遮蓋, 避免異物進入氣管。
1.4.4 術后功能鍛煉 患者術后接受功能鍛煉, 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夠掌握正確的吞咽方式, 防止誤吸, 讓患者深呼吸后屏住呼吸, 進食一小口后再吞咽3次, 然后進行咳痰動作,讓將聲門停留的食物咳出, 避免誤吸, 進食時半臥位[8]。訓練發(fā)音應該在傷口愈合之后, 注意腹部、胸部的動作, 和食管咳氣動作相協(xié)調。為患者進行語言訓練, 掌握人工發(fā)生器的使用。
1.4.5 出院健康指導 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前為其進行指導, 叮囑各注意事項, 讓其少運動、多休息, 保持生活的規(guī)律性, 注意防止感冒和便秘。
30例患者接受護理后均順利痊愈, 護理滿意度為100%,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對患者的病情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可以為臨床護理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依據(jù), 讓護理更有針對性。圍手術期護理對喉癌手術患者具有較好的效果, 能夠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 改善其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