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娟莉
(安徽省泗縣農業(yè)農村局,安徽 泗縣 234300)
小麥的品種對小麥產量有直接影響,要想提升小麥的產量,需要注重科學選種。結合小麥種植區(qū)域的土壤、降雨情況,選擇適合當地播種的小麥品種。除此之外,在選種過程中還應考慮小麥品種的抗病蟲害能力以及抗倒伏能力等,盡量選擇根系發(fā)達、植株粗壯的小麥品種,這樣才能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幾率,并且避免出現倒伏現象,保障小麥健康生長,提升小麥產量。
小麥生長對土壤要求較嚴,因此,要為小麥提供優(yōu)良的土壤環(huán)境,這是確保小麥高產的重要基礎。改善土壤環(huán)境首先要確保土壤肥沃,保障小麥的養(yǎng)分供應。其次,要保障土壤水分,滿足小麥生長對水分的需求。為了進一步提升土壤條件,還需進行整地處理,通過整地使土壤實現上松下實,為小麥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條件。除此之外,還需對土地進行深耕處理,為保障深耕效果,需將深度控制在20~25厘米。深耕一方面能提升土壤的物理性能及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小麥根系發(fā)育,有助于小麥生長,提升小麥的抗倒伏能力。
栽培管理需要從灌溉、施肥和病蟲害防治3個方面入手。在春季,如果降雨不能滿足小麥的生長需求,則需要對小麥進行灌溉,應結合小麥的生長狀況以及土壤中的水分情況進行科學灌溉,既要保障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符合小麥生長需求,也要避免過量灌溉導致積水,積水易造成小麥倒伏。另外,春季小麥易發(fā)生病蟲害,應注意防治。冬季需要深耕,提升小麥的抗倒伏能力。同時,還應做好小麥的除草工作??蓱贸輨?,通常情況下在11月下旬進行除草,能夠有效抑制雜草生長。
小麥生長過程中會發(fā)生多種病蟲害,既會影響小麥產量,也會降低小麥的品質,進而影響農民的經濟收益。因此,需要不斷完善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保障小麥的健康生長。
小麥患上白粉病會在葉片出現圓形病斑,病斑呈白色,隨著病情加重,在患病后期,病斑會逐漸轉變?yōu)闇\褐色,對小麥植株造成較大危害。白粉病通常都會在空氣濕度較大的條件下傳播,因此,在雨季該病的危害最大。對白粉病的防治首先需要科學選種,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小麥品種,能夠有效降低白粉病的發(fā)病概率。除此之外,可在每公頃土地中應用20%粉銹寧乳劑50克,對60公斤清水進行噴灑防治??稍谛←湷樗肭皣姙⑺巹⑶乙鶕∏閬磉m當調整藥量,以便提升防治效果。
銹病通常在悶熱潮濕環(huán)境中發(fā)生,通過空氣傳播,在雨季危害較大。對銹病的防治首先要科學選種,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小麥品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銹病的發(fā)生概率。其次,把控土壤濕度,抑制銹病發(fā)生。如果發(fā)生銹病,每公頃土地可用25克禾果利可濕性粉劑對50公斤清水進行噴灑,能有效防治。
蚜蟲會侵害小麥的莖部、葉部及穗部,尤其在小麥灌漿期所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進而影響小麥的產量。為降低蚜蟲造成的危害,需要在小麥灌漿期前進行防治。目前,防治蚜蟲以藥物防治為主,每公頃土地用50毫升的125%蚜螨清乳油,對70公斤清水進行噴灑,能夠有效防治蚜蟲。
麥葉蜂是小麥較常見的蟲害之一,防治首先需要對土壤進行深耕,殺死土壤中越冬幼蟲。另外,進行小麥輪作也可降低麥葉蜂的發(fā)生概率。還可應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每公頃用40毫升50%鋅硫酸乳油,對50公斤清水進行噴灑,能有效防治麥葉蜂。
小麥高產種植技術的應用,可保障小麥健康生長,進而有效提升小麥的產量。為了確保小麥健康生長,需要加強病蟲害防治,注意選擇合適的措施防治病蟲害,避免造成藥物殘留以及污染周邊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