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虎 佘奎軍 馬國明 程晉龍 師學敏 吳 瑞 馬 云
(1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永寧750105;2寧夏潤豐種業(yè)有限公司,銀川750001;3寧夏科泰科技種業(yè)有限公司,永寧750105)
寧單46號是在豐富玉米品種類型、“糧改飼”、增加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適應調整種植業(yè)結構、轉變生產方式的環(huán)境下[1],由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和寧夏潤豐種業(yè)有限公司共同選育的高產優(yōu)質青貯玉米新品種,于2018年4月通過寧夏區(qū)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寧審玉20180009,正在進行雄性不育化種子生產技術研究,以及申報植物新品種保護。寧單46號在寧夏、陜西和內蒙古等地試種,出苗整齊,苗強、苗壯,拔節(jié)后長勢強,植株高大,穗子粗大,青貯產量高,品質好,持綠性好,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1.1 親本來源母本QM03是自育系PY148-3與外引高油系Sy10469雜交,回交1次高油系Sy10469,經南繁北育多代自交(混粉)系統(tǒng)選育而成。其中PY148-3是自育飼用玉米品種寧禾0709的母本優(yōu)選系[2],高油系Sy10469引自中國農業(yè)大學國家玉米改良中心陳紹江課題組。QM03生育期135d,幼苗生長勢中,葉鞘、幼葉綠色;緊湊株型,成株葉片寬大,株高244cm,穗位高111cm,總葉片數(shù)21~22片,花絲黃色,雄花護穎、花藥綠色;雄穗分枝數(shù)6~8個,分枝有退化現(xiàn)象;果穗筒型,穗長15.3cm、粗4.9cm,穗軸紅色,穗行數(shù)16.2行,行粒數(shù)28粒左右;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0.2g。
父本9H373是自育系PY268與外引蘇灣系雜交組成基礎材料,經多代擇優(yōu)自交選育而成。其中PY268是自育飼用玉米品種寧禾0709的父本[2]。出苗至成熟135d,幼苗葉鞘紫色,幼苗葉色較深,上部植株稍帶彎曲,株型半緊湊,株高241cm,穗位高112cm,葉片數(shù)22片;雄穗分枝數(shù)5~8個,分枝直立、較短,雄穗護穎紅色,花藥淺紫色,花絲紫色;果穗短筒型,穗長12.6cm、粗5.1cm,穗軸紅色,穗行數(shù)16.2行,行粒數(shù)25粒左右;籽粒黃色,灌漿較快,硬粒型,百粒重31.1g。
1.2 選育過程2012年冬季在海南以自交系QM03為母本、自交系9H373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2013年在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科研基地和吳忠金銀灘金川辦示范園區(qū)進行品種鑒定試驗;2014年在寧夏、內蒙古和陜西等地進行多點異地測試;2015-2017年參加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青貯玉米品種審定區(qū)域試驗;2018年4月通過寧夏區(qū)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013年在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科研基地和吳忠金銀灘金川辦示范園區(qū)進行組合鑒定試驗,每hm2平均生物鮮重103404.0kg,比對照桂青貯1號增產9.3%;籽粒產量15187.5kg。2014年在寧夏的永寧和吳忠進行2個點的青貯品種比較試驗,每hm2平均生物鮮重119038.5kg,比對照桂青貯1號增產8.2%;籽粒產量15333.0kg。同時在寧夏、內蒙古和陜西等地的異地多點測試中,植株保綠性、產量和青貯品質都表現(xiàn)較好。
2015年區(qū)域試驗10點6增4減,增產點次率60%,每hm2平均生物鮮重92442.0kg,平均干物質產量33627.0kg,生物鮮重較對照桂青貯1號減產0.1%;2016年區(qū)域試驗10點6增4減,增產點次率60%,平均生物鮮重83944.5kg,平均干物質產量31647.0kg,生物鮮重較對照桂青貯1號增產2.5%;2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生物鮮重88192.5kg,增產1.2%,平均干物質產量32637.0kg。2017年生產試驗7點5增2減,增產點次率71%,每hm2平均生物鮮重86413.5kg,平均干物質產量33057.0kg,生物鮮重較對照桂青貯1號增產4.4%。
寧單46號生育期139d,與對照桂青貯1號同期,屬中晚熟青貯玉米雜交品種。該品種幼苗葉鞘淺紫色,葉片深綠,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數(shù)21~22片,收獲時綠葉片數(shù)16片左右;株高299cm,穗位高148cm,莖稈粗壯;雄穗分枝數(shù)9~12個,穎殼淺紫色,花藥黃色,花絲黃紫色;果穗長筒型,雙穗率2.8%,穗長19.9cm、穗粗5.2cm,穗行數(shù)16~18行,行粒數(shù)39粒,穗軸紅色;籽粒半馬齒型、黃色。該品種拔節(jié)后長勢強,植株高大,生物產量高,持綠性好。
2017年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青貯玉米品質檢驗測定:中性洗滌纖維44.73%,酸性洗滌纖維18.51%,粗蛋白8.14%,淀粉26.65%。2017年農業(yè)部谷物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籽粒品質測定:容重741g/L,粗蛋白9.70%,粗脂肪3.55%,粗淀粉74.44%,賴氨酸0.27%。
2017年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高抗絲黑穗病,中抗大、小斑病,感腐霉莖腐病,高感矮花葉病。
寧單46號在寧夏和內蒙古引黃灌區(qū)從出苗至成熟的生育期139d,出苗至青貯收獲期126d左右,屬中晚熟青貯品種;適宜≥10℃有效積溫2800℃以上的地區(qū)春播青貯單種,或有效積溫稍低地區(qū)覆膜青貯種植。該品種對除草劑較為敏感,種植時慎用除草劑。
5.1 播種寧單46號一般采用春播單種方式種植,積溫稍低地區(qū)采用地膜覆蓋種植。等行距或寬窄行種植,種植密度7.5萬株/hm2株以下。機播精量播種,每hm2用種量37.5kg,播后酌情鎮(zhèn)壓保墑和破除板結,為全苗打下基礎。
5.2 間苗、定苗出苗后及早開展中耕、除草、間苗、定苗等田間作業(yè)。深中耕2~3次,除去雜草,促進根系生長發(fā)育,提高玉米苗質量。一般是3~4葉期間苗,5葉期定苗,間、定苗時注意去掉病苗、弱苗及畸形苗等。
5.3 合理水肥基肥重施農家肥,促進土壤結構改善,全面豐富營養(yǎng)元素。種肥與種子分開施用,科學配方施用N、P、K肥及鋅肥等微肥。依據(jù)肥料的緩控釋和速效等性能,全生育期追肥1~3次,并結合噴藥噴灑鋅肥等微肥。貧瘠及花期脫肥的田塊可補施速效N、K等肥。
6月下旬至8月中旬及時灌水,促進生長發(fā)育和增加籽粒灌漿,維持植株鮮活狀態(tài),延緩衰老[3]。
5.4 病蟲害防治播種前,施用殺蟲顆粒劑及苗期噴施殺蟲劑防治地老虎為害;采用包衣種子或苗期噴施低毒、低殘留抗病毒類農藥可有效防治矮花葉病、莖腐病等病害。大喇叭口期以后,施用低殘留高效的殺菌和殺蟲劑,防治紅蜘蛛、玉米螟、蚜蟲、葉斑病等。在收獲前20d內禁用農藥,保證青貯料安全。
5.5 及時收獲兼顧青貯產量和青貯品質,一般籽粒乳線1/2左右、干物質含量30%以上時,進行青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