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雯雯,劉 華,王百娟, 楊煜珂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河南 鄭州 450046; 2.河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神志科,河南 鄭州 450004)
不寐俗稱失眠,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xiàn)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徹夜不寐[1]146。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面臨的生活、就業(yè)、情感等各種壓力逐年上升,不寐的患病率也呈逐漸上升趨勢。筆者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與實踐,發(fā)現(xiàn)從心肝論治不寐可以取得良好效果?,F(xiàn)對從心肝論治不寐的方法進行探討,介紹如下。
不寐的原因大多為感染邪氣、五志過極、脾胃不和、勞逸失度或病后虛勞等?!端貑枴吩唬骸胺虬俨≈?,皆生于風、寒、暑、濕、燥、火?!盵1]155認為外來的各種邪氣可引發(fā)多種疾病。不寐亦是如此。倘若飲食沒有節(jié)制導致脾胃失調,或思慮過度、心神不安而傷脾,引起氣血虧虛、心失所養(yǎng),亦可導致失眠?!吨T病源候論·大病后不得眠候》曰:“大病之后……陰氣虛,衛(wèi)氣獨行于陽,不人于陰,故不得眠。若心煩不得眠者,心熱也;若但虛煩而不得眠者,膽冷也。”[2]說明氣血陰陽失衡是導致不寐的基本原因。情志失常也是不寐的重要原因之一,怒、喜、思、悲、恐過極均可影響整體的生理功能,進而導致不寐。
筆者導師范軍銘教授在不寐的臨床觀察與研究過程中,結合中醫(yī)辨證論治體系,提出“氣、痰、瘀、虛”四綱辨證理論,其中“氣綱”為總綱。不寐患者發(fā)病初期多為七情所傷,氣機運行不暢,超出肝臟自身調節(jié)的范圍,影響肝臟的正常宣泄功能,從而導致氣滯,患者可出現(xiàn)除不寐之外的抑郁、悲傷、哭泣等一系列癥狀,而這些癥狀會進一步影響患者日常的工作、生活質量,使其情緒更加不穩(wěn),或抑郁,或焦慮,伴隨著這些不良情緒的加重,更加影響睡眠。此外,郁滯的時間過長,可化火化熱,繼而出現(xiàn)心煩、失眠、煩躁、易發(fā)怒等癥狀?!毒霸廊珪げ幻隆吩唬骸皠诰胨紤]太過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無主,所以不眠?!盵3]肝主藏血,血虛亦可導致不寐。思慮過度或年邁久病、晚睡熬夜之人,耗傷臟腑陰血,使肝藏血不足,神魂無主,則不寐。肝臟也可以通過影響其他臟腑導致不寐,如:母病及子,心神不安而不寐;肝郁乘土,使脾胃消化功能下降,胃不舒服則睡眠不安寧;木火刑金,肝臟主升,肺臟主降,氣機升降不平衡則不寐;久病及腎,不寐病腎虛水虧是本因,心腎不交是病機發(fā)展[4]。
不寐的病位在心,病機關鍵在于心主神的功能發(fā)生紊亂[5]。心主神明,具有主持思想意識活動和支配生理心理功能活動的作用,而睡眠是生命的基本需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不寐病的病位在心。心主血,心氣具有控制心臟正常跳動和保證血管正常運行的功能,只有心臟起搏功能強大,隨著脈道的充盈和暢通,血液才可以順暢地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其營養(yǎng)和滋潤的作用是人類生命活動的根本保證。心氣血虛造成的不寐病除有失眠表現(xiàn)外,還有心慌不寧、怕事易恐、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早醒多夢等癥狀。心與其他臟腑的功能協(xié)調,才能更好地調節(jié)寤寐。血液的正常運行主要靠心臟來完成,而積于胸腔的由水谷之氣和自然界清氣相結合而成的宗氣具有貫注心脈、推動血行的作用,倘若肺的功能出現(xiàn)異常,則血脈運行不利而不寐。心臟是血液運行的關鍵樞紐,肝是藏血的重要臟器,心氣旺盛,則肝有血可藏;若心血缺乏,肝血也會不足,魂不守舍而不寐。脾運化水谷精微到全身各處的功能取決于血液的運作,而心血又要依靠脾的轉輸升清以上輸心肺、貫注心脈而生,心臟主行血,脾臟主統(tǒng)血,脾氣的統(tǒng)攝功能正常,血液才能循常道正常運行;若脾氣虧損,統(tǒng)血無權,則血溢脈外,慢性失血導致血虛而不寐。心、腎二臟相互作用,心火下降于腎,腎水上濟于心,為“心腎相交”的生理狀態(tài);若腎陰不足不能上制心陽,或心陽不足不能下溫腎陰,即“心腎不交”的病理狀態(tài),出現(xiàn)夜寐不安的情況。
肝主疏泄,調氣機。若肝臟保持情緒暢快的功能障礙,氣機失調,經氣不利,則導致肝郁氣結,擾亂神志,夜寐不寧。癥見:入睡困難,輾轉反側,郁郁寡歡,脅肋兩側脹滿不適,善太息,食欲不佳,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治宜疏肝解郁,寧心安神。方選柴胡疏肝散加減。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用以為君;白芍補血養(yǎng)血,養(yǎng)陰柔肝;香附疏肝理氣止痛;陳皮、枳殼理氣行滯;川芎、甘草柔肝緩急止痛;另加合歡皮和首烏藤開郁寧心。
過度思慮損及脾胃,則來源于水谷精微所化生的陰陽氣血虧虛,濡養(yǎng)功能減退,出現(xiàn)不寐。癥見:入睡時間長,夢多健忘,虛煩不安,心慌頭暈,視物模糊,伴四肢倦怠無力,面部無華,唇甲色淡、無血色,肢體麻木、感覺減退,女子月經量少色淡、不能應時而至或經閉,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弦。治宜補血養(yǎng)肝,寧心安神。方選四物湯合酸棗仁湯加減。方中熟地黃為滋陰補血之要藥;當歸補血養(yǎng)肝,和血調經;白芍與熟地黃、當歸相配滋陰養(yǎng)血之效顯著,并可緩急止痛;川芎疏達肝氣;酸棗仁、茯苓寧心安神;知母、酸棗仁合用可發(fā)揮安神除煩的療效。
肝郁滯時間過久,化熱化火,循經上炎,躁擾心神而致不寐。癥見:失眠多夢,甚則整夜不睡,煩躁不安,伴頭暈腦脹,目赤口苦,納差,大便秘結,小便紅赤,舌紅苔黃,脈弦而數。治宜清肝瀉火,鎮(zhèn)心安神。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方中龍膽草瀉肝膽實火,除濕;黃芩、梔子清熱燥濕,導熱下行;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生地黃、當歸滋陰養(yǎng)血;柴胡疏肝解郁,引經。
氣血以疏通為貴,若久病或情志過極,血液運行受阻,血不入肝則不寐。血瘀既是長期不寐的結果,又是造成不寐頑固不愈的重要原因[6]。癥見:徹夜難眠,頭痛隱隱,脅肋部刺痛有定處,唇黯或兩目黯黑,婦女月經不調或經閉,少腹刺痛,舌質黯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治宜疏肝理氣,化瘀安神。方選血府逐瘀湯加減。方中桃仁為君藥,活血祛瘀;紅花、赤芍、川芎助君藥活血化瘀,止痛;牛膝活血通經,引血下行;生地黃、當歸養(yǎng)血益陰,清熱活血;桔梗、枳殼理氣行滯;甘草調和諸藥。
肝主謀略,膽主決斷,若決斷無權,則遇事易驚,神魂不安而夜不能寐。癥見:虛煩不寐,整天驚惕不安,遇事易受驚嚇,伴氣短自汗,全身困倦無力,舌淡,脈弦細。治宜鎮(zhèn)靜定志,養(yǎng)心安神。方選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加減。方中人參大補元氣,養(yǎng)心安神;朱砂、龍齒重鎮(zhèn)安神;茯苓、茯神健脾益氣安神;遠志、石菖蒲除痰開竅安神;川芎、酸棗仁調血養(yǎng)心;知母清熱除煩。
不寐已成為目前常見的神志病之一,與人類的生活習慣有極大關聯(lián)?,F(xiàn)代人晚睡者、熬夜者居多,錯過了最佳睡眠時間,長此以往打破了自身的陰陽平衡,從而出現(xiàn)不寐。因此,不寐患者除了接受醫(yī)生的治療外,還應該從自身做起,時刻保持舒暢的心情,與家人、同事、朋友保持良好的關系,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平時注意適當體育鍛煉等。與此同時,醫(yī)生應該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開導及關懷,讓患者能夠正確、全面認識到自己的狀況,做好心理準備以對抗疾病,建立克服疾病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