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玉 肖良
(1 達州市中心醫(yī)院手術室 四川 達州 635000)
(2 達州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科 四川 達州 635000)
手術切口感染是胃腸道外科手術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往往會影響患者預后康復進程,嚴重者甚至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報道[1],重視手術室護理對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率有積極價值。對此,本研究將對近年在我院開展胃腸道手術的74例患者實施手術室綜合護理,在預防切口感染管理中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我院開展胃腸道外科手術患者148例,其中男88例,女60例;年齡22~58歲,平均(40.6±2.5)歲;疾病類型:胃癌34例,結直腸癌27例,闌尾炎42例,腸梗阻35例,其他10例。排除心肝腎嚴重功能障礙者、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術前合并其他炎癥感染、糖尿病者、臨床資料不全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予以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如加強術前清潔、消毒等。觀察組予以手術室綜合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術前護理。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充分掌握患者一般資料,協(xié)助醫(yī)生完成各項檢查,術前與患者及時溝通,對心理過度緊張者予以必要的心理安撫;術前做好呼吸道、胃腸道、術區(qū)皮膚等常規(guī)準備工作,同時,指導患者術前1d使用抗菌皂沐浴,保持良好睡眠及飲食,并指導術前空腹。(2)手術室管理。對擇期手術遵循先清潔后污染原則,對連臺手術需間隔30min以上,并對術室內嚴格空氣消毒和表面消毒,對特殊感染患者,需將術室內物體表面及地面用含氯消毒劑處理,并開啟層流自凈,以恢復無菌環(huán)境;調整術室內溫度及適度,加強對患者保暖,避免溫度過低導致切口感染。(3)嚴格無菌操作。上臺前,由巡回護士監(jiān)督醫(yī)護人員做好術前手消毒,且經(jīng)過手消毒、術衣穿戴之后,不可接觸未經(jīng)消毒的物品,或往返于無菌區(qū)之外;對使用過的器械均不能再次使用,術中需保持手套完整,若有損壞及時更換;禁止伴有呼吸道感染、頭面部感染醫(yī)護人員參與手術;術畢及時清潔、消毒術室內相關物品及器械。(4)術中預防管理。徹底消毒術區(qū),以切口為中心,對周圍15~25cm處均嚴格消毒,必要時采用3M皮膚保護膜進行皮膚保護;腹腔打開后,采用全層保護器、潔凈袋對切口進行保護,切開胃腸道后使用聚維酮碘液清洗,再進行胃腸道斷端縫合,待腹膜縫合后,采用聚維酮碘液清洗手術切口及皮下組織,必要時用用聚維酮碘液將切口浸泡1~2min,隨后用生理鹽水沖洗、擦干,逐層縫合后采用強吸附性敷料敷蓋切口。
(1)觀察記錄兩組切口愈合情況;(2)對比兩組切口感染發(fā)生情況;(3)觀察對比兩組住院時間。
參照《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評定手術切口愈合情況[2],其中甲級愈合:切口愈合較好,無不良反應;乙級愈合:切口愈合,伴有血腫、積液,但未出現(xiàn)化膿等嚴重感染現(xiàn)象;丙級愈合:切口感染并化膿,需采取切口引流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后切口甲級愈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且切口乙級及丙級愈合率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觀察組切口感染發(fā)生率為2.7%(2/74),低于對照組的17.6%(13/74),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9.2±0.8)d,短于對照組的(14.9±1.2)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于胃腸道細菌群較多,致使胃腸道外科術后常并發(fā)切口感染,可引起切口腫痛、膿腫,影響切口愈合質量,甚至會引起腹部器官功能衰竭、敗血癥,影響手術質量,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如何預防胃腸道術后切口感染則成為臨床護理人員重點研究課題之一。
有研究報道[4],胃腸道術后切口感染與患者自身、術室環(huán)境、無菌操作質量等因素關系密切。對此,在手術室內需重視術后切口感染的預防管理工作。本研究中,在胃腸道外科手術圍術期間,加強手術室綜合預防護理,在術前給予患者心理安撫,使患者處于最佳狀態(tài),消除負性情緒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而增加切口感染的風險;術前全面掌握患者資料,全面評估患者情況,做好皮膚準備,以減少細菌感染的風險;重視術室內環(huán)境管理及無菌操作,以保障手術室環(huán)境衛(wèi)生,減少細菌附著,并增強醫(yī)護人員無菌操作意識及行為規(guī)范;配合手術醫(yī)師加強術中切口處理,通過對切口局部皮膚進行消毒、使用全層保護器等措施,防止消化液、細菌、糞便污染切口,同時在腹膜縫合完畢后,重視對切口皮膚及皮下組織進行消毒,預防術中切口感染的發(fā)生[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切口甲級愈合率、切口感染發(fā)生率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果提示,手術室綜合護理有助于預防胃腸道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發(fā)生,且可促進切口良性愈合,并可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綜上所述,在胃腸道手術圍術期中開展手術室綜合護理,能進一步增強切口愈合質量,預防切口感染發(fā)生,并有助于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早期康復,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