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斌
(河南推拿職業(yè)學院附屬醫(yī)院 河南 洛陽 471003)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椎間盤的退化變性或外力損傷等因素造成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溢出壓迫腰部神經進而出現(xiàn)腰痛或腰伴下肢疼痛,甚者出現(xiàn)腿腳麻木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傷病[1]。筆者運用“松通正”三步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僅供參考學習。
本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臨床選取14歲~60歲年齡段,主要群體一般常見男性體力勞動者,長期伏案工作者。因不當姿勢久坐,風寒濕邪侵襲或跌倒跌坐、外力撞擊等因素形成。腰椎間盤突出癥100例中,L4-L5椎間盤突出占比68%,L5-S1椎間盤突出占比32%。此100例均為門診患者,沒有配合任何藥物和其他物理療法,只采用“松通正”三步法治療,病程短則一周,長則三個月,病程如果在一個月以上的,有90%的病人同時伴有骨盆傾斜。
腰痛、臀部痛、下肢疼痛、腳麻,沿股神經、坐骨神經、馬尾神經放射性疼痛,無法直立行走,輕者影響正常生活,重者生活不能自理被迫臥床休息。
①L1-S1椎間盤突出,棘突向左或右偏歪。
②直腿抬高實驗,直腿后伸實驗陽性。
③腰椎曲度消失或者反弓。
④腰部肌肉緊張。
松:松解緊張的肌肉筋膜韌帶
姿勢:俯臥位。主要手法:運用推法、揉法大面積放松背部、腰部、骶尾部、臀部、腿部肌肉,單掌推從T7胸椎起至小腿部承山穴,推脊柱兩側肌肉及脊柱3~5遍;疊掌揉上述區(qū)域3~5遍。若患者腰背部肌肉發(fā)緊,運用揉法時宜小幅度小范圍緩揉,不可用力過大過猛,否則不僅起不到松解肌肉的作用,還容易使患者肌肉更加緊張。
通:沿經絡線做疏通理筋手法
姿勢:俯臥位。主要手法:拇指理腰骶部脊柱兩側華佗夾脊穴3~5遍,拇指揉膀胱經1線2線3~5遍,疊掌揉督脈從大椎至長強,拇指撥豎脊肌外側緣3~5遍。尋找腰背部痛點重點揉撥3分鐘,肘理腰部豎脊肌3~5遍。取穴:腰骶部取腎俞、大腸俞、腰眼穴、腰陽關、次髎,下肢部取承扶穴、殷門穴、委中穴、承山穴。取穴時若患者肢體麻木宜用刺激性手法,若患者肢體疼痛宜用抑制性手法。
姿勢:側臥位,主要手法:肘揉膽經路線臀部外側3~5遍,取穴:居髎穴、環(huán)跳穴。
姿勢:仰臥位,主要手法:掌揉大腿胃經3~5遍,雙手拿揉膝關節(jié)3分鐘,取穴:氣沖穴、陽陵泉、足三里。
正:側臥位小角度定點復位扳法、俯臥位牽腿頓壓法
姿勢:側臥位。主要手法:醫(yī)者先用拇指檢查腰部棘突是否在一條水平線上,是否有偏歪、凸起或凹陷。醫(yī)者拇指定位于偏歪棘突,(一般棘突偏歪多發(fā)于L4、L5、S1)患者雙手十指交叉雙掌合握,以右側臥位(患者右側在上)為例,側臥位面對醫(yī)者,醫(yī)者右手手臂穿過患者肘彎,小臂壓住患者腋下,左手拇指定位于偏歪棘突旁,右手小臂斜向下按壓并固定,(注意不要用肘部,尤其是肘尖容易壓到患者腋下),左手預備向相反方向發(fā)力,此時患者身體略扭轉成麻花狀,順勢發(fā)力,要求穩(wěn)準快。當聽到輕微“咔嗒”聲響時,即為復位成功,不可強行復位,以免損傷椎體后關節(jié)。之后患者翻轉180°,同樣手法做另一側。
對于關節(jié)已經復位,但腰骶部還是有較重壓迫感,關節(jié)間隙較窄的患者,還需用牽腿頓壓法,拉開L4-L5或者L5-S1關節(jié)間隙。拉開椎體間隙減輕神經壓迫,一般操作需兩人,一名醫(yī)者,一名助手。
姿勢:俯臥位。主要手法:醫(yī)者手掌根置于需要拉開的間隙一側,先拉左腿則置于左側L4-L5或L5-S1,助手牽拉患者腿部,雙手置于患者小腿近腳踝位置。開始頓壓時,醫(yī)者喊口令,1,2,3,喊到3時助手向后牽拉腿部,醫(yī)者向相反方向頓壓。無論是醫(yī)者或助手,施加給患者的力量,均需穩(wěn)準快,節(jié)奏配合到位。當聽到“咔嗒”聲時,即拉開間隙,用力要巧,兩人配合必須默契,不必過于追求聲響而生拉硬拽。一條腿牽拉完畢時,牽拉另一條腿,一般情況下,患肢所用力量較大。牽拉完成后,將患者雙腿并齊,醫(yī)者雙手置于患者腳后跟進行比對,測量兩腳是否等長,如長短一樣,則牽拉完成,如不一樣,還需再次進行牽拉。以患者感受為準,不可強力追求等長,反復多次牽拉而造成損傷或水腫。
優(yōu):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腰椎CT顯示正常。良: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偶有不適感但休息后減輕。差:經手法治療10次后體征有改善,但臨床癥狀依然存在。
100例患者中優(yōu)88例,占88%;良12例,占12%;差0例。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80%以上伴有骨盆傾斜,治療時除復位偏歪棘突、椎體間關節(jié)還需拉伸椎體間隙并糾正骨盆旋移[2]。另外,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彎腰動作的頻繁出現(xiàn),搬抬重物猛然用力,伏案工作不注意坐姿等都會引起腰椎關節(jié)紊亂,腰部肌肉勞損,再加上人體本身的退行性改變以及風寒濕邪侵襲均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八赏ㄕ比椒ㄒ罁梭w面、線、點,綜合運用推揉撥理、點穴和關節(jié)復位手法進行肌肉松解、經絡疏通、關節(jié)復位,,可科學地緩解突出的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壓迫,從而減輕或者消除患者的癥狀。總之,本方法具有風險小,疼痛感輕,無大復位動作,易降低患者心理恐懼,是經臨床驗證行之有效的一種治療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