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曲波,李海峰,高玉琴,原露露
(中國醫(yī)科大學 1. 附屬口腔醫(yī)院院長辦公室,沈陽 110002; 2. 國際醫(yī)學教育研究院,沈陽 110122; 3. 附屬口腔醫(yī)院護理部,遼寧省口腔醫(yī)學研究所,遼寧省口腔疾病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口腔疾病轉化醫(yī)學研究中心,沈陽 110002)
單側唇裂修復術基本原則是以健側唇部和鼻孔形態(tài)為基準,修復裂隙側唇和鼻孔形態(tài),恢復兩側的對稱性。傳統(tǒng)唇裂手術將鼻畸形作為二期手術進行[1]。唇裂鼻畸形整復時間的選擇直接影響唇腭裂序列治療的整體效果。近年來,越來越多專家選擇在唇裂手術的同時進行矯正鼻畸形,進行整體修復[2]。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對先天性單側唇裂患者采用改良Mohler法同期行鼻畸形整體修復,圍術期間,護士術前對患兒家屬進行心理疏導,術后對患兒進行口腔及飲食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93例先天性唇裂鼻畸形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均采用改良Mohler法修復唇裂,同期行鼻畸形整復。93例患者均為單側唇裂。左側57例,右側36例;完全性唇裂伴牙槽嵴裂52例,不完全性唇裂伴牙槽嵴裂30例,不完全性唇裂不伴牙槽嵴裂11例。其中男53例,女40例,年齡2.5~12個月,平均6.5個月。
在無菌手術室中經口腔氣管內插管靜吸復合全身麻醉下對患兒采用改良Mohler法同期行鼻畸形整體修復術[3]。術后患兒鼻部應采用纏有碘仿紗條的塑料管作為臨時支撐。術后6 d拆線,拆線后使用硅膠制成的鼻部保持器維持鼻部外形至少半年[3]。圍術期密切觀察患兒,及時給予患兒抗生素及支持治療。
93例患兒術后恢復良好,患兒家長對整復效果滿意。術后3個月隨訪時,90例形態(tài)為優(yōu),2例為良,1例為差。2例效果良患兒主要由于瘢痕攣縮致裂隙側唇峰上移,唇高不足,但鼻部形態(tài)良好。1例效果差患兒由于家長沒有給患兒堅持使用鼻部保持器而導致鼻翼塌陷鼻尖低平。術后12個月隨訪,92例形態(tài)為優(yōu),1例為良,其中3個月隨訪時2例存在隙側唇峰上移的患兒在此次復診時情況明顯改善,上唇形態(tài)較好;3個月隨訪時效果差的1例患兒家長堅持給患兒使用鼻部保持器,患兒鼻翼塌陷鼻尖低平的情況也明顯改善。
2.1.1 術前準備: (1) 常規(guī)按照口腔頜面外科手術要求進行術前準備[4]。 (2) 本組患兒年齡較小,術前1周左右叮囑家長用湯匙喂養(yǎng)患兒,以便患兒術后可以適應這種喂養(yǎng)方法[5]。 (3) 注意患兒體溫變化,預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時需在術前進行治療,待炎癥消退后再擇期手術。 (4) 患兒手術前1 d用清水洗凈面部及唇部,并用生理鹽水擦拭鼻孔及口腔。 (5) 耐心向患兒家長講解術后注意事項 (患兒不能哭鬧,以免影響傷口愈合;術后堅持佩戴鼻部保持器,這是術后恢復的關鍵等)。
2.1.2 心理護理:本組患兒年齡較小,因此更注重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要多與患兒家長溝通,樹立治療的決心、信心和耐心[6]。護士主動為患兒家長介紹改良Mohler法同期修復單側唇裂鼻畸形的優(yōu)勢及成功案例,使患兒家長消除疑慮,積極對待手術。
手術當日由家長安撫好患兒,換好清潔衣物將患兒抱至手術室門口,由巡臺護士和家長仔細核對后接入手術間,護士協(xié)助醫(yī)生將患兒體位調整好,充分準備好手術物品,清點術中用品,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患兒手術后24 h內及時冷敷,防止創(chuàng)口出血,減輕手術后組織反應和腫脹[7]。
2.3.1 日常及飲食護理: (1) 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想辦法安慰患兒,取得合作。 (2) 患兒創(chuàng)口疼痛時按醫(yī)囑給予止痛藥物,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口腔檢查,以免引起患兒哭鬧而影響創(chuàng)口愈合。 (3) 術后避免患兒著涼,防止感冒流涕,進而污染創(chuàng)口造成感染。 (4) 本組患兒年齡較小,術后指導家長將患兒雙臂包裹,防止患兒用手抓撓唇部創(chuàng)口。( 5)患兒術后清醒6~8 h后可給予少量糖水,若無嘔吐,0.5 h后可用小湯匙或者滴管喂牛奶或母乳,如患兒因傷口疼痛而拒食,可適當補充液體以保持水電解質平衡。拆線后7~10 d給予流質飲食,10 d后給予半流質飲食,一律用湯匙喂養(yǎng)[8],每次飯后要用漱口水清潔口內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
2.3.2 呼吸道護理:患兒麻醉未清醒前取平臥位,頭轉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便于口腔分泌物流出?;純呵逍押蠖嘁蛱弁炊桓蚁卵剩谇粌瘸<写罅糠置谖?,要使用吸引器將分泌物吸出,將吸引管放在下頜齦頰溝間進行吸引,切勿挫傷創(chuàng)口,勿將填塞的碘仿紗條吸出。
2.3.3 患兒家長心理護理:本組患兒年齡小,不能配合手術,術后3~5 d面部腫脹明顯,要告知患兒家長這是正常反應,腫脹消退以后可見到手術效果,鼓勵家長增強信心,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患兒[9]。
2.3.4 護理知識宣傳教育:手術后患兒鼻部采用纏有碘仿紗條的塑料管作為支撐,術后6 d拆線,拆線后使用硅膠制成的鼻部保持器維持鼻部外形至少半年,要向患兒家長說明這種措施的重要性。3個月隨訪時,1例患兒家長已將鼻部保持器丟棄,通過護士耐心講解使家長認識到保持器的重要性,重新為患兒佩戴保持器,術后12個月復診時恢復良好。
應用改良Mohler法治療先天性唇裂鼻畸形患兒,是將其原本位于裂隙側鼻底的水平橫切口調整為裂隙側裂緣位于鼻翼內側的切口,切口更為隱蔽,減少了位于唇上的手術瘢痕,也使得術后瘢痕真正可以形成健側人中嵴的“鏡像”結構[10]。從鼻小柱底到唇峰的垂直向瘢痕主要跨過了正常的人中上部,使患兒減少瘢痕形成,擁有更加滿意的鼻部外形。本研究顯示,術前和術后對患兒家長進行充分心理疏導,術后對患兒進行口腔及飲食護理,同時強調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和術后隨診的重要性,對唇裂患兒術后恢復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11],能夠使手術治療效果更加顯著。今后應進一步提供更加專業(yè)的護理配合工作,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