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蕾
每天清晨,43歲的梁華都會帶上女兒梁晶浪逛菜市,遇到熟人時,他都大聲介紹“這是我女兒”。20歲的梁晶浪穿著長到膝蓋的藍色裙子,1.66米的身高剛剛到了父親的肩膀。村里的人都知道梁華尋回女兒的事,“你美國那個女兒回來了?”“是!”梁華開心地回應(yīng)著,一臉燦爛。
女兒不幸走失父親從此走上了尋女之路
1999年,女兒梁晶浪在廣東湛江雷州市北和鎮(zhèn)境莊村出生。2005年5月,父親梁華從雷州老家前往佛山市順德區(qū)容桂鎮(zhèn)打工時,帶上了當時只有6歲的梁晶浪一同前往,因為那里有比老家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
初到容桂,梁華因住不起賓館,工廠宿舍又明令禁止外人入住,他將女兒暫時安置在弟弟梁峰的出租屋里。第二天,正當下了早班的梁華打算去接女兒時,他接到了弟弟打來的電話——“哥哥,晶浪去找你了嗎?”梁華感到奇怪,反問弟弟:“晶浪不是在你出租房內(nèi)休息嗎?”“我趁晶浪睡覺時,出去買了點菜,回來她就不見了?!?/p>
梁華聽后腦袋“嗡”的一下,第一感覺是“女兒被拐跑了”。隨后,梁華立刻奔向弟弟家中。鄰居告訴梁華,小孩從出租屋向外走了。梁華順著鄰居指的方向,在通往梁峰宿舍不到三公里的路途中,他一路打聽一路尋找,始終不見女兒蹤影。梁華又跑到弟弟宿舍附近幾條交錯的小路旁,邊走邊大聲呼叫著女兒的名字:“晶浪,晶浪,你在哪里?”仍然一無所獲。這個30歲的男人癱坐在地上,嗚嗚地哭了。
梁華無心上班,他報了警、辭了工。從此,尋找女兒成了梁華一生的“事業(yè)”。“哪怕一無所有,我也要找到她?!绷喝A寫下了數(shù)以百計的尋人啟事,短短的120個字記下女兒失蹤的時間地點,以及她“留著短發(fā)、頭頂兩個旋螺、鼻梁一顆小黑痣、高80~90厘米、身體極瘦”等特征。女兒失蹤后的第一個星期,梁華不吃不喝,獨自在大街上貼尋人啟事。尋人第7天,梁華回到家后,用盡了力氣也爬不上樓,最終暈倒在了家門口。
與此同時,順德警方接警后,開始在容桂鎮(zhèn)展開尋人行動,但浩浩蕩蕩的尋人隊伍走遍了順德,始終無果。斷斷續(xù)續(xù)的尋人行動持續(xù)了一年,沒有突破。2006年,順德警方將梁晶浪失蹤案列為“冷案”,這意味著,除非有重要線索,否則此案將不再倒查。
梁華和家屬從此孤軍奮戰(zhàn)。女兒突然消失,沒留下任何蹤跡。唯一的線索來自于當年弟弟所居住的出租屋樓下的一間小賣部,檔主告訴梁華,當日曾有人見過孩子。于是梁華的弟弟梁峰租下了小賣部,在此處等待孩子回來。
后來,梁華和妻子一有時間,就徒步穿街走巷,穿梭于順德、中山之間,從未放過一點蛛絲馬跡。為了熟悉每一個街區(qū),梁華頻繁地換工作,上半年在南頭鎮(zhèn),下半年又到古鎮(zhèn)。2006年一過,他就決定將搜尋的范圍由順德擴至整個廣東。3年里,他輾轉(zhuǎn)于廣州、深圳、中山等地。
然而,毫無線索的尋親,讓這位父親一度焦慮如無頭蒼蠅,他在2009年遠赴北京打工,希望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一絲希望。當希望落空之后,梁華又回到廣東。先是在深圳工作,然后又回到順德——這個女兒當年丟失的城市工作。如此的日子持續(xù)了7年,梁華的體重從138斤掉到98斤。
歷盡艱辛找到女兒一家人相擁而泣
2018年5月2日深夜,梁華弟媳在《南方日報》上看到一則報道,講的是有個叫中鳳敏的美國女孩尋親的故事。她突然想起梁華一直在苦苦尋找的女兒晶浪,于是立即給梁華去電,并在微信上截圖、留言。梁華看到一個剪著短發(fā)、鼻子上有顆黑痣的女孩照片,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他興奮得差點把手機掉在地上:“我敢確定她就是我的女兒晶浪!”之后,梁華馬上從微信截圖上,查閱網(wǎng)站消息,終于看到中鳳敏發(fā)布的信息,與女兒梁晶浪走失時的信息一致,梁華懸空了13年的心終于放下了一大半。
通過微信,中鳳敏小心翼翼地向梁華求證了幾個沒寫在尋人啟事上的問題:“我以前在家里有沒有受過哪些傷?”梁華記得,女兒3歲時,和鄰居家小孩在乒乓球臺上追跑,“你被人狠狠從臺桌上推了下來,手脫臼了。”“我小時候為什么腳受過傷?”梁華回想起那個血肉模糊的畫面:女兒4歲時因調(diào)皮,趁大人不注意曾爬上了窗臺,結(jié)果從窗臺上摔下來,一地的碎玻璃扎傷了她的腳。幾分鐘后,梁晶浪傳來訊息,“爸爸,我終于找到您了。”
當晚,父女倆在手機兩端泣不成聲。大洋彼岸,父女二人隔著電話,隔著12小時的時差,努力回憶那被命運丟失的13年——那些被遺忘的人和名字,還有那寫滿愛的、堅持的、以命抵抗的時光。
話說2005年,梁晶浪在順德梁峰叔叔那兒醒來后,不見爸爸和叔叔的影子,便一個人哭喊著爸爸,走出出租屋,在十字路口錯誤地右轉(zhuǎn),越走越遠,又過馬路、跨過大橋,越走越害怕,最終迷失在車水馬龍里。小晶浪依稀記得一位好心的叔叔,發(fā)現(xiàn)了這個哭喊找爸爸的小女孩,帶她去了派出所。警察說廣東話、普通話,她一句也不懂,嚇得一直哭。這位好心人隨后將她安置在中山福利院,一住就是七年,福利院為她取名“中鳳敏”。
2012年,美國人桑迪來到中山福利院,通過一家基金會將中鳳敏收養(yǎng)。來到美國6個月后,中鳳敏學會了基本的表達,她準確向桑迪說出自己要尋回中國的原生家庭的愿望。中鳳敏堅信自己并不屬于報道里的“棄兒”,她僅僅只是在一次頑皮之后與父親走失了,“終有一日,我要找到自己的家庭?!鄙屏嫉纳5洗饝?yīng)了中鳳敏的請求,承諾在她成年后,可以回到中國尋親。
此后,中鳳敏更加努力讀書,學校里門門功課都拿A,考入了一所美國的著名學府。她開始計劃打工,等到攢夠錢了,就可以再回中國找父母。她也開始留意國內(nèi)“寶貝回家”等尋人網(wǎng)站,嘗試發(fā)帖,“總覺得自己有一天會回家的”。
2018年1月份,中鳳敏尋親的消息引起了《南方日報》記者徐勉的注意,他用整版篇幅做了報道。5月9日,在志愿者和廣東省公安廳的協(xié)調(diào)下,梁華夫婦來到順德公安廳為DNA親緣比對采樣。梁華夫婦和梁晶浪三人的21個基因位點比對成功,證實中鳳敏就是他們尋找多年的女兒梁晶浪。
2018年7月1日一大早,廣州白云國際機場T1航站樓,梁華捧著一束精心準備的鮮花站在候機室,不時焦急地張望?!昂芗?!女兒馬上就要出現(xiàn)在我面前了,13年的時間,這種體會很難用語言形容?!绷喝A說。
中午時分,終于,載著滿滿思念的航班到達。梁晶浪和養(yǎng)母桑迪從出口步入機場大廳,晶浪撲進父親梁華的懷抱里,父女二人瞬間哭成淚人,一旁的親生母親吳琴梅也在身邊,一家人相擁而泣。
認證報告簽定親緣從此往返中美兩國
梁晶浪的養(yǎng)母桑迪說,這次陪著女兒回家,看到女兒與親生父母相認時,她也很高興很激動?!癒ylee(梁晶浪的英文名)很勤奮也很善良,在學校也有很多朋友。她剛到美國時,英文不好,但她每個字每個發(fā)音都很用心地去學習,所以進步很快?!薄斑@13年來,真心感恩美國家庭對女兒給予很好的培養(yǎng)與教育?!绷喝A激動地說。
而今,有一件事讓梁華很后悔,“其實,在順德我打工的地方和弟弟租住的中山東鳳鎮(zhèn)就是隔一條橋。當年女兒走失后我在順德這邊報警,卻忘記向中山警方報警。因為我現(xiàn)在才知道,女兒當時迷路后,被一名好心人送到中山東鳳鎮(zhèn)當?shù)嘏沙鏊谡也坏接H人的情況下,才被送到當?shù)馗@?。如果我當時能夠在中山這邊報警,可能就能夠通過警方找到女兒?!?/p>
“都怪我,沒有照顧好晶浪,要是不去買菜,就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了?!闭劶爱斈甑氖韬觯悍迦匀话没谧载煵灰?。
不過,對于未來,梁華表示,女兒雖然被美國大學錄取,但她內(nèi)心一直想回中國讀大學。“女兒很有孝心,對我說,如果沒有找到我,她可能會到清華大學讀書。但現(xiàn)在父女重逢,她另有計劃,就是去香港讀大學,這樣方便與在順德打工的我見面。”
前幾天,梁華專門到順德公安局取了DNA親緣認證報告,它成為梁華一家如今最重要的物件——有了它,梁晶浪就可以辦理探親簽證長期回國,在中美兩國間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