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帥
(遼寧省第四地質大隊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阜新 123000)
對金屬礦相關產業(yè)而言,為了能夠保證其開采的效率,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金屬礦勘查技術相關的問題,從我國金屬礦勘查技術的現(xiàn)狀研究中,找到合適的技術,來提高金屬礦勘查的水平,為后續(xù)的開采工作提供效率保障。
首先,金屬礦是在地球在不斷運動過程當中所形成的產物,歷史相對比較悠久,而且地質條件又十分的復雜多變,這就導致了許多礦產在勘察過程當中,都僅僅局限于在淺部礦上.因為通過淺部礦能夠直接反饋金屬礦的一些最基礎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的勘察過程當中,還要能夠參考地質的實際條件。但是,我國目前在礦產在開采過程當中,面臨國家對礦產資源越來越多的需求,這就使僅停留在淺部礦的勘察,滿足不了我國對礦產資源的實際需求[1-3]。
其次,在找礦技術的指導下進行勘察工作,應該了解整個礦種的實際分布情況,這樣才能夠選擇更為合理的勘察對象、目標以及技術。而較為常見的金屬礦可以分為黑色金屬礦、有色金屬礦產這兩種。除此之外,還有貴重金屬以及稀有金屬礦產。但據(jù)相關研究表明,現(xiàn)階段我國勘查內容大多是以有色金屬為主,黑色金屬為輔,對于貴重金屬以及稀有金屬礦產的勘查還是比較少,所以為了能夠使我國金屬礦勘查工作全面發(fā)展,還要重視對貴重金屬和稀有金屬礦產的勘探和開采工作。
最后,在超大型金礦的研究過程當中,還沒能明確其定義,但大多都是以金屬礦床的金屬儲量和地殼平均儲量進行對比。也就是說,如若金屬礦床的金屬儲量大于地殼的平均儲量時,就是超大型金礦。而超大型金礦還包括超大型礦床和特大型礦床這兩種,礦床當中主要包含原生礦石、氧化礦石等方面。而在進行超大型礦床開采過程當中,一定要以礦床相關的特性和自身的經濟效益為開采的前提。
(1)電磁法。電磁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向地下發(fā)射一些脈沖電磁場,而這些電磁場,能夠對金屬礦床產生干擾作用,使之發(fā)生一系列的感應現(xiàn)象,而后通過相關的感應現(xiàn)象能夠勘察到渦旋。在脈沖電磁場的影響下,金屬礦床會隨之產生變化,但是這一變化過程,持續(xù)的時間相對比較短。因此,一定要有專業(yè)的接收裝置才能夠對信號進行接收和處理,而后能使在觀察地下磁場變化時更加清晰,再觀察其變化的規(guī)律,能夠直接找到地下金屬礦具體的位置分布。而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電磁法能夠勘探到的深度也能夠比較理想,其準確度也能得到保障,同時不會出現(xiàn)噪聲污染,這一特點也使電磁法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2)重力法。重力法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研究巖層對于地表加速的一些影響,而后分析地下的礦層具體分布。重力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需要高精確度的數(shù)據(jù)支持,還需要相關的機械設備,再結合其它的物探資料進行全面的分析。而重力法的實際準確度不是很高,操作起來也比較復雜和繁瑣。
(3)電法。金屬礦電法勘探出現(xiàn)的時間相對較早,在經過長時間的優(yōu)化和不斷完善,使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大,但是金屬礦電法的準確性還存在局限。同時也有相關研究表明,現(xiàn)階段金屬礦電法勘探的準確率逐漸開始下降。對此,一定要采用相對應的措施,使其準確性得到保證。在實際的勘探中,金屬礦電法比較適用于金屬礦和煤炭方面。
(4)填圖法。填圖法主要適用于成礦的地質條件,在這一條件下能夠進行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綜合化分析,通過對巖石礦產等方面的地質情況,進行全面研究和分析,從而能夠獲取到區(qū)域的數(shù)據(jù)情況,然后根據(jù)得出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和溝通,運用比例尺的性質,將相關的信息數(shù)據(jù)在圖紙上進行補充。通過地質填圖法能夠直接將地理相關信息和圖像進行有機、完整的結合,能夠保證地質填圖符合相關礦產的開采工作。除此之外,填圖法能為金屬礦的勘查提供最為關鍵信息上的指導。如果在實際的金屬礦開采工作當中,沒能根據(jù)地質填圖法進行全面的調查和研究,就會使金屬礦勘查的質量和后續(xù)的實際開采效率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地質填圖法在金屬礦開采過程當中的重要性。
(5)礫石法。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在我國大部分的金屬礦都位于相對偏僻、荒野的地區(qū),所以導致了礦體露頭部分會經常受到風力的作用,從而就能產生礦礫,而這些礦礫在長期的地質運動影響下,會發(fā)生移動,移動到不同礦床的周邊,所以就很容易能夠根據(jù)礫石所發(fā)生位移的軌跡,來找金屬礦區(qū)。也就是說,一些經驗比較豐富的專業(yè)礦工,可以通過大量的礦礫石,輕易找到所需的礦床,而這樣的方法一般成本比較低,而且也比較方便,在開采過程當中用也會比較廣泛。例如在一些山地森林、冰封地區(qū)經常會發(fā)現(xiàn)大量的礦礫,這就使礫石會發(fā)生位移,在過程當中就可以利用礫石找礦法以河流碎屑、冰封漂礫為指導,進行找礦工作。而這兩種方法都是基于對礦礫運動位移軌跡進行研究和分析,通過礫石的形狀、光滑的程度等來判斷其方向,從而能夠直接、快速找到礦床的具體位置。
(6)重砂法。通過對金屬的不斷研究,能夠發(fā)現(xiàn)金屬之間的密度存在差異性,因此,可以運用重力篩選的方法,來查找貴金屬。而重砂法對比其它的找礦技術來說,在操作難度、成本上都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其操作比較簡單,成本低的特點,使重砂法能在金屬礦勘查中地質找礦工作中被廣泛應用。而重砂找礦法還可以分為自然、人工重砂法。其中,前者是對自然界中的沉積的土層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以此為指導,找到貴金屬礦床的具體位置。后者是對自然界中的疏松沉積物進行研究和分析,而后對重砂礦物進行調查分析和取樣,并結合勘探現(xiàn)場的具體地形、天氣、土質情況,并以此為指導找到貴金屬礦床的具體位置。
(7)化學法。在金屬礦勘查方法當中比較常見的技術手段是土壤地球化學測量,通過突然地球化學測量能直接分析相關的化學特性及其物質含量,這能直接提升金屬找礦的準確性。其工作原理是對殘積層土質進行全面的測量和分析,這是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勘查技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1)結合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雖然現(xiàn)階段的找礦技術有很多種,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還要考慮到礦藏的開采的條件和目標。因此,在金屬礦勘查中地質找礦過程中的難度和復雜程度,也就直接決定在找礦技術上一定要不斷創(chuàng)新。通常我們常用到的方法有以下三步:第一步是利用巖石物理性質的差異性,而后對地表到深度進行分析,再結合成礦的條件和規(guī)律,來判斷是否存在礦場資源;第二步是運用現(xiàn)代化的設備和技術,使找礦技術不斷提高;第三步是通過建設好的信息化找礦系統(tǒng),而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通過這樣堅實的基礎,能保證找礦技術的準確性。
(2)運用“三場”異?;ハ嗉s束技術?!叭龍觥碑惓;ハ嗉s束技術中的“三場”是指地、物、化。通過對“三場”進行重新的研究和分析,能使三者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從而使開采率能夠得到保障,從而順利完成金屬礦的開采工作?!叭龍觥碑惓;ハ嗉s束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比較適用于老礦區(qū)的地質勘查中。而我國礦產資源分布不均衡、地質活動頻繁,也成為地質找礦和實際開采工作的一大難題。而通過“三場”異常互相約束技術,就能有效應對這一難題。例如,通過觀察老礦區(qū)的磁場變化情況,而后進行判斷,能有效的找到金屬礦床。但這并不代表運用“三場”異?;ハ嗉s束技術能準確判斷金屬礦床的具體位置。所以,這一技術還有待于在日后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找到提高“三場”異?;ハ嗉s束技術準確度的有效方法,才能在實際的應用中發(fā)揮更大的價值。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我國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使我國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對此,只有不斷對金屬礦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及創(chuàng)新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在實際的應用中,選擇合適的找礦技術,提升金屬礦找礦的準確度,從而使金屬找礦和實際開采工作在科學的指導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