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guī)定了給予學生各種知識,但卻沒有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幸福?!崩硐氲慕逃牵号囵B(yǎng)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yǎng)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恒久性、終極性價值?!皩⑿腋W鳛橐环N教育目的的話,我們該如何去教學?”針對這一教育命題,劉培成校長帶領全體歷城六中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歷城六中是泉城濟南一所有著悠久歷史和厚重底蘊的傳統(tǒng)名校。多年來,學校秉承“學習創(chuàng)造幸福”的辦學理念,牢記“為幸福的人生做準備”的校訓,弘揚“知書達禮,樸實文華”的校風,發(fā)揚“以愛施教,嚴謹治學”的教風和“學在今日,永無止境”的學風,充分發(fā)揮九年一貫制辦學優(yōu)勢,以博大的關愛情懷和對生命負責的虔誠態(tài)度,思考并踐行幸福教育,為師生的快樂成長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活力。
要想讓學生感受幸福,最重要的是在課堂上要讓他們學得快樂。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保鳛榻處?,就是要通過自己的教學,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創(chuàng)造快樂,體驗快樂,享受快樂。為此,歷城六中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旨在激發(fā)快樂,為師生培育幸福的土壤。
2008年,歷城區(qū)啟動了“教學過程改造”項目研究。在這一大背景下,歷城六中全面啟動了教學過程改造研究,以建設“四種能力”為主線,以 “四種課型”為重點,逐步改造教育教學的管理機制,取得了顯著的教育教學成績。所謂四種能力:一是課程標準中具體課程目標的選擇能力;二是教材重點、難點內容的選擇能力;三是教學目標的設計能力;四是教學過程中活動的設計能力。四種課型則是:以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以問題探究為主的課堂;以情境體驗為主的課堂;以實踐活動為主的課堂。經過多年的努力,六中的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
首先課堂學習氣氛“活”了。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提問、對話、復述、爭辯、朗讀、默寫、摘抄、實驗、設計、表演、游戲、競賽等形式,真正做到了“真聽、實讀、勤思、善學、能議、敢評”。課堂上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了,課堂氣氛“活”了。
其次是學習過程“樂”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他們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徹底放開了課堂,解放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師生能夠互相溝通,互相尊重,平等對話,學生能充分體驗發(fā)現問題的快樂,交流、合作、探索的快樂,破解難題的快樂,不斷體驗成功的幸福?!罢n堂因展示而精彩,生命因學習而快樂”成了每個學生真切的體驗和感受。
再次是學習效率“高”了??茖W調控的引導,開放搞活的課堂,合作探究的方式,分組討論的形式,快樂學習的過程,極大地激發(fā)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學生整體成績普遍提升。
最后是觀點思維“新”了。隨著課堂改造的不斷深入,學生成了學習的真正主體,成了課堂的主角。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組互動,學生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悟,智慧得到碰撞,從而產生新思維。
>>美麗校園
課程是落實學校辦學思想、踐行育人目標的核心載體,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在人才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核心作用。在劉培成校長看來,辦有溫度的教育需要有溫度的課程,而有溫度的課程應該是更多地關注學生心靈和幸福的課程,更多地體現個性化和多樣性的課程。為此,歷城六中在課程設置上,始終堅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心理特點,依據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同時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情況,研發(fā)校本教材,努力做到課程設置合理、全面。
自2012年起,學校開始開發(fā)“讀寫演”校本課程,該課程體系由劉培成校長一手主抓,主要構建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讀書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二是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提高學生書寫的水平;三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用心體會,通過“演”和“講”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學習及表現自我的信心?!白x寫演”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極大地提高了全校師生的讀書、寫字、演講水平。
為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上好“讀書、寫字、演講”課程,學校深入挖掘讀書、寫字、演講內涵,逐步把學生讀好書、寫好字(文)、說好話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成一種主動學習的能力表現,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基本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學校調整課程設置1~7年級每周五下午四節(jié)課分別開設成閱讀課、書法課、演講課和影視欣賞課。學校出資配備與孩子年齡段相符合的系列書籍,達到人手一冊,每個班級、每個級部配備多種書目,做到學生小組間、同一年級各班級間、不同級部之間均可以相互交換閱讀,真正實現了“圖書漂流”。通過統(tǒng)計數據來看,每個學期學生人均閱讀量可以達到4本,一個學年8本,約200萬字,九年下來,便可以達到1800萬字,遠遠超出《語文課程標準》中“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的要求。另外,為保證書法課的教學效率,學校還在兩個校區(qū)各成立了四個書法教室,里面有配備齊全的筆墨紙硯,把有書法專長的老師安排成專職書法教師。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深受學生喜愛,也獲得家長一致好評。
經過多年的積淀,學生們閱讀量增加了,寫作水平提高了,字寫得越來越漂亮了。更重要的是學生課上敢表達了,變得更自信了。全校的升旗儀式上,學生完全脫稿,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演”和“講”,學生更富有激情了,他們正享受著閱讀、寫作與表達的樂趣。
>>劉培成校長做經驗介紹
師生的身心健康永遠是學校的第一要務。針對學?;涌臻g小、學生多的現狀,六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舞臺,讓學生走出校園,在豐富的藝體活動中擁有一顆健康的身心,在藝術的殿堂中幸福成長。
陽光體育,閃耀校園。近年來,六中堅持開展“健康第一,人人參與”的陽光體育活動,以體育運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師生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帶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推進學校發(fā)展。為了使體育工作進入規(guī)范化的軌道,學校從多方面做了努力。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各部門責任到位,有力地保證了體教結合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堅持全員性原則,做到人人參與活動,個個都有喜愛的項目,營造生龍活虎、生機勃勃的校園體育氛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三是注重活動形式的多樣化,除常規(guī)的大課間廣播操和跑步之外,學校每學期組織開展體育文化周、趣味運動會、校園吉尼斯、教師幸福健康工程等活動,師生樂于參與,樂在其中。
學校開展的陽光鍛煉活動,對學校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和學生成長起到了突出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逐年提高;二是為師生搭建了交流和展示的平臺,體育活動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情,融洽了師生關系,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三是學生精神面貌振作,促進了學科學習,不少學生在運動中發(fā)現了自己的潛質,自信心增強了。
藝術舞臺,精彩紛呈。與此同時,學校的藝術工作更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有序開展。每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學校都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經歷,學校一改傳統(tǒng)的校內文藝慶祝,把六一慶祝的舞臺搬到了校外,濟南市植物園、濟南國際園博園、山東省會大劇院都是師生展示的舞臺。
在2015年兒童節(jié)前夕,歷城六中1~6年級2000余名師生及家長代表齊聚山東省會大劇院,載歌載舞,共同迎接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學校1200多名演員紛紛登上大劇院的舞臺,節(jié)目從傳統(tǒng)的歌舞,到音詩畫,到課本劇,到臺上臺下的大型朗誦,應有盡有,精彩紛呈。他們或歌聲悠揚,或起舞翩翩,或琴韻書聲,或慷慨激昂,用自己精湛的表演和歡樂的笑臉,表達著節(jié)日的喜悅和祝福。臺上臺下的千人誦讀《少年中國說》更是將整臺演出推向了高潮,全場演員用鏗鏘有力的朗誦表達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的決心,以及對祖國對六中對老師和家人的祝福。
學生社團建設充分體現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的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戰(zhàn)略主題。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的教育宗旨。因此,六中將學生社團建設作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加以高度重視,學生社團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社團活動日益豐富,社團作用不斷增強,社團建設逐漸成為學校發(fā)展的一個“新亮點”。
在劉培成校長看來,不論是讓每一個孩子多讀書、寫好字、會表達,還是讓學生喜愛一項運動、懂一門樂器,只要孩子熱愛校園,愿意天天到學校學習,這樣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只要孩子有一個愛好或特長,他的人生就不會是平淡乏味的,他的未來或許因為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一個活動或社團而得到改變。六中歷來十分重視學生社團建設,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等為學生精心打造了豐富多彩的社團。合唱、舞蹈、乒乓球、書法、國際數棋、籃球、橄欖球……特別是劉莉莉老師指導的五彩臉譜、蛋殼藝術、中國石印,江偉老師指導的中國茶藝、夫妻樹的研究,衛(wèi)誼之老師的中國書法,何邦輝老師的中國畫等,都很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在全區(qū)影響較大。
形式多樣的興趣社團活動打破了年級、班級的界限,團結了興趣愛好相近的同學,活躍了校園文化,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精神和團隊意識,為學生多元發(fā)展、成為復合型人才搭建了舞臺,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和家長的一致稱贊,活動讓六中的每一位孩子找到了自信,發(fā)展了特長,找到了成功感和幸福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每個學期的期中和期末階段是多數孩子最緊張、最無奈的日子,因為要進行相應的階段測試。但六中的孩子不一樣,他們會盼望期中和期末的到來,因為那時他們可以領到獎狀,可以得到獎品,每個孩子都會有!學習標兵、進步之星、品德之星、紀律標兵、勞動之星……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每個孩子都會從老師那里得到積極的認可與肯定,每個孩子都可以從老師手中接過獎狀和獎品。這源于劉培成校長提出的“努力讓每一個孩子品嘗到成功的快樂”的理念。劉培成校長認為,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優(yōu)點,作為教育管理者,就要從學生身上發(fā)現閃光點,并將之發(fā)揚光大,以此激勵孩子們更大進步。事實證明,六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在快樂中成長,并能在成長中收獲幸福的人!
“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數次提到“幸福”與“奮斗”的辯證關系,激情豪邁的語言充滿了催人奮進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快樂的課堂模式、多元的課程設置、鮮明的藝體特色、豐富的社團活動恰恰體現了歷城六中人所追求的“學習創(chuàng)造幸?!钡纳羁虄群R凰鶎W校的理想狀態(tài),應該是風清氣正,教師在其中享受職業(yè)的美好,學生在其中享受學習的快樂,這就是歷城六中帶給我們的啟示。展望未來,相信“為幸福的人生做準備”的校訓,一定會激勵著歷城六中的干部師生不斷超越自我,去追逐更高更遠的教育夢想。
>>莊嚴的新團員入團宣誓儀式
>>學生文藝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