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當皇帝時,一直待在皇宮,很少到各地游玩,后來又被拉到偽滿州國當傀儡皇帝,再后來被俘……被特赦之后,溥儀很想到祖國的大好河山看一下。1964年,他來到了井岡山……
文史專員組成“南下參觀團”
1964年4月,正當風(fēng)和日暖、杜鵑盛開的時候,井岡山迎來了包括末代皇帝溥儀在內(nèi)的全國政協(xié)文史專員參觀團。這個參觀團是周恩來總理安排的。
這次與溥儀同行的有新婚妻子李淑賢、胞弟溥杰和溥杰的夫人嵯峨浩,還有國民黨名將杜聿明夫婦等人,合計40余人。
這批文史專員組成“南下參觀團”,后又被人們戲稱為“帝王將相參觀團”。
4月10日,溥儀一行從南昌出發(fā),經(jīng)兩天行程,于11日下午4時抵達井岡山茨坪,下榻在井岡山賓館。
12日上午,參觀團到黃洋界、大小井等地參觀游覽。溥儀一行來到當年毛澤東、朱德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上山的休息處,望著那棵至今仍枝繁葉茂的荷樹,他感慨萬千,即興作詩云:佇仰當年大樹風(fēng),甘棠遺愛古今同?!拔逋碑吘菇裼夤牛鶅|人民仰慕中。(注:當時共產(chǎn)黨的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穿、同行、同戰(zhàn)斗。)
來到井岡山“是我一生的光榮”
下了黃洋界,參觀團參觀了上井、中井、大井和小井村。溥儀一行在老暴動隊長鄒文楷引導(dǎo)下,來到紅軍醫(yī)院遺址。鄒文楷老人指著一片稻田告訴溥儀:“紅軍突圍后,國民黨反動派把沒來得及撤走的100多名紅軍傷病員,統(tǒng)統(tǒng)拉到那片稻田里用機槍殺害了……”
溥儀聽到這里,心情十分沉重,不斷流淚。此時,杜聿明等國民黨高級將領(lǐng)也顯得十分內(nèi)疚。杜聿明深有感觸地對夫人曹秀清說:“失民心的軍隊,所以要失敗?!?/p>
4月13日,溥儀一行由當年大井蘇維埃政府主席余振坤老人陪同,參觀茨坪的革命舊居舊址。余振坤不停地向參觀團介紹情況,當他講到毛澤東曾在東南面那座民房里的油燈下寫下《井岡山的斗爭》這篇重要著作時,溥儀肅然起敬。
接著,溥儀一行來到“光榮敬老院”,與當年的赤衛(wèi)隊員們座談。賓主暢談直到太陽西斜,臨別時溥儀緊緊地拉住一位老人的手,一起來到毛主席舊居前攝影留念。他高興地對大家說:“這是我一生的光榮?!?/p>
溥儀的思想發(fā)生深刻變化
在井岡山的實地參觀,使參觀團的成員深受教育。溥儀在寫給周恩來的報告中說:“通過在井岡山參觀訪問,我進一步認識到,毛主席思想的正確、偉大。毛主席當時對國內(nèi)政治形勢的深刻分析,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據(jù)地三者密切聯(lián)系的思想,‘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思想,開展在部隊中建黨工作以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建軍思想等,都是在井岡山這一時期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在敵人力量強大,革命力量尚微弱的時候,毛主席就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有敢于革命、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英雄氣概。中國人民的革命勝利,正是援引這些光輝思想而取得的?!?/p>
字里行間,可以看到通過這次井岡山之行,溥儀思想上的認識和變化。(摘自《百年潮》 湯根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