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完成作業(yè)是學生應盡的責任,但不完成作業(yè)的現(xiàn)象對很多老師來說已經(jīng)是見怪不怪了,相信大家也有很多有效的解決辦法應對這類學生。但我想說的是在每個不完成作業(yè)的孩子背后都隱藏著一個獨特的小秘密,只有深入走進學生內(nèi)心才有可能幫他解決這一問題。就如我,從教20年后的今天才發(fā)現(xiàn),作業(yè)有可能是乖孩子對抗父母的武器。而教師抓住這一契機,才能對孩子實行個性化的教育。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個性化學習
【作者簡介】王艷芳,山東省青島實驗學校。
案例描述:六年級的小蕾溫順乖巧,雖不善言談卻也自信要強。但寒假過后,她的翼課網(wǎng)作業(yè)一直不做。多次詢問溝通后,她答應盡快補做,但后來又說手機暫時出現(xiàn)故障。就這樣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情況依然沒改善。
我決定同她進行深度溝通。但她每次表現(xiàn)的似乎淡定自若,“這……,呃……,嗯……”只是冒幾個詞,便不再說更多內(nèi)容??紤]到她性格內(nèi)向,我只好求助于她父母,希望從他們那里找到幫助小蕾的方法。一經(jīng)溝通,才知道小蕾從未向父母提起手機故障這件事。驚訝之余,我不禁多了幾分擔憂:是什么讓一個12歲的孩子冒著失去誠信的風險,游離于父母和老師之間,隱瞞實情呢?
小蕾爸爸保證盡快和孩子解決好手機問題。此后,小蕾的作業(yè)能按時完成,期中診斷也正常發(fā)揮,似乎問題得到了解決。但就在這次診斷后,小蕾的這一“舊病”復發(fā)了。我意識到問題的發(fā)生絕非偶然,我要幫助小蕾找到問題根源。
【家校溝通,情境再現(xiàn)】
【下午17:30】我:昨天布置的作業(yè),雖和孩子多次溝通,現(xiàn)仍未交。請您配合了解一下孩子目前學習上存在的困難。
【晚上20:30】小蕾爸爸:孩子的確沒做,我會讓她馬上補。前天我問過,也說改過了,第二天會交?,F(xiàn)在這種情況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晚上21:55】我:孩子遇到哪些困難和阻礙,她比我們更清楚。給孩子機會讓她表達出來,我們才有機會幫到她。敢于面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解決目前暴露出來的問題就是進一步的成長……
【晚上22:11】小蕾爸爸:感謝老師的點撥。說實話,我?guī)缀踹x擇了放棄。孩子之前非常優(yōu)秀,而現(xiàn)在成了這樣,我真的不知所措……
【晚上22:30】我:孩子的問題都是慢慢形成的,反思我們自身是否做到了及時發(fā)現(xiàn)、正確引導和有效幫助?教育的作用是喚醒人的自主成長意識,引導孩子為自己的成長負責。問題的發(fā)生未必是一件壞事,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我們的尊重、接納、陪伴和引領。作為成年人,要用我們的積極心態(tài)引領孩子渡過難關……
小蕾爸爸:嗯,這段時間真的忽略了孩子,后邊爭取多和孩子交流,找找問題的根源。時間晚了,感謝老師的耐心,晚安!
【晚上22:48】小蕾爸爸:我會牢記老師的叮囑,盡最大努力盡到家長的責任。老師的話讓我觸動很大,萬分感謝!
看得出,家長只言片語的背后有著難以啟齒的無奈與無助,身為教師的他難以接受孩子現(xiàn)狀。鑒于前期與他建立的信任關系,我直言不諱地幫他打破局限性思維,引導他認識到孩子需要的是幫助,家長的耐心、陪伴和傾聽都是對孩子的支持,不能透露出放棄和懈怠的想法。
解鈴還須系鈴人。想真正幫到孩子,需要走入孩子內(nèi)心,深刻了解她的苦惱和困難。在父母對孩子缺少信心的情況下,我決定作為一個陪伴者、傾聽者,帶一份好奇,開啟探索小蕾內(nèi)心的旅程。
【漫步心靈,陪伴傾聽】
我:記得你以前在課堂上非常活躍,尤其是繪本閱讀分享時你的表演形象生動,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發(fā)現(xiàn)你在課堂上不大參與了,時常低著頭,學習上遇到了什么困難讓自己無法克服?
小蕾(低著頭,思索之后慢慢說):有時候心情煩躁,就不想聽課了。
我:是什么事情讓你感覺心煩?愿意和我說說嗎?
……
從尊重、傾聽到共情、接納,我逐步走進了這個文靜女孩波瀾起伏的內(nèi)心世界。
小蕾告訴我,寒假時被媽媽逼著學英語培訓班產(chǎn)生了逆反情緒,現(xiàn)在一心想著反抗媽媽。平時做作業(yè)時,會莫名遭到媽媽的指責,甚至會被評價為“沒有發(fā)展前途”。在講到這些事情時,小蕾有好多次手捂胸口,欲言又止,難以想象面前這個柔弱的乖乖女,內(nèi)心壓抑了太多的不被接納、不被認可和不被理解的情緒。因別無選擇,只能拿作業(yè)當“武器”,以示對媽媽的強烈反抗。
一次又一次,小蕾的眼淚奪眶而出。我不知道她有多久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發(fā)泄過了。她說,平時沒有傾訴的對象,在心煩意亂時只能關上房門,躺在床上獨自承受這些。在引導她宣泄后,我教她使用薩提亞模式中的一致性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自己的感受,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感受和期待,同時也要關注到對方的觀點、期待、渴望和感受,還要兼顧到當下的情景。看著她情緒慢慢恢復,我鼓勵她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改變現(xiàn)狀,從而贏得父母信任,增強行動力,享受每一個當下……她爽快地答應了,并帶著自信和快樂離開了我的教室。
隨后,我向她父母反饋了以上信息。這次溝通的主題已不再是作業(yè)問題,而是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和接納,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來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走近孩子內(nèi)心,耐心地傾聽孩子表達,幫她走出這段低迷時期。
很快,我得到了家長的積極回應。從此,小蕾的狀態(tài)有了很大轉(zhuǎn)變,不僅作業(yè)認真按時完成,而且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爭搶發(fā)言;不再郁郁寡歡,開始有說有笑。一個陽光少年,開始綻放自己!
【案例分析】美國著名作家弗格森曾經(jīng)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扇由內(nèi)向外開啟的門,無論別人如何動之以情或者曉之以理,都無法打開,只有自己才能開啟。”正如小蕾,關上房門是我們看得見的,而我們看不見的是孩子心門的關閉。面對關閉的心門,我們需要做到的應該是接納、尊重、共情與傾聽,而不是評判和指責。支持并引導孩子一點點成長起來,從平凡一步步走向優(yōu)秀和卓越。
薩提亞家庭治療中的冰山理論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xiàn)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并被我們忽略的‘內(nèi)在’。揭開冰山的秘密,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笨此破匠5淖鳂I(yè)問題,背后隱藏著孩子成長的秘密。教師需要小心翼翼地走進學生內(nèi)心,探索孩子內(nèi)在的需求。當發(fā)現(xiàn)是家長的觀念和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阻礙了孩子的發(fā)展時,要用耐心和智慧搭建起家校溝通的心靈之橋。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其意義深遠。
【策略分享】
1.懲罰,還是幫助。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犯錯是正常的。教師和父母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從錯誤中成長起來。還清晰記得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的一句話:辦一所不完美的學校,教一群有缺點的孩子。當我們允許學生犯錯時,我們會想辦法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而不會單純以懲罰為目的。
因為以幫助為出發(fā)點時,我們會考慮對方的感受,而以懲罰為目的時,我們只是為了發(fā)泄自己的憤怒。柏拉圖說過:“教育非它,乃是心靈轉(zhuǎn)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具備心理咨詢師的基本素質(zhì),能夠真正走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對待暴露問題的學生做到尊重、熱情、 真誠、 共情、 積極關注,以幫助他更好地成長自我。
2.放棄,還是堅持。面對孩子頻繁出現(xiàn)的種種錯誤,家長或老師可能會陷入悲觀或失望之中。然而教育是慢的藝術,孩子們要經(jīng)歷犯錯--改錯---再犯錯--再改錯,這樣一個不斷反復的過程。我們需要再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堅持,看到孩子點點滴滴的進步和改變。因為每一次經(jīng)歷都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每一失敗也都是進步的階梯。我們需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孩子一起面對學習成長中的各種問題。當你真正為學生著想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3.對立,還是合作。問題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孩子的問題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更是家長教育理念的問題。著名班主任任小艾老師曾說:如果在你的班主任工作中忽略了家長這份力量,你永遠是一條腿走路。面對問題學生我們更需要家長的幫助和支持。而當家校理念沖突時,我們需要做的是幫助家長明確自身職責,指導他們運用恰當?shù)臏贤ǚ绞脚c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在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的模式下,每一位教師不僅要明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還應具備一把像心理咨詢師一般能打開心靈之門的鑰匙,從而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喚醒其自主成長的意識,并能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總結感悟】看似平常的作業(yè)問題背后,隱藏著孩子成長的秘密。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作業(yè)問題表面就事論事只會加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只有深入走進學生內(nèi)心,才發(fā)現(xiàn)是家長的觀念和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阻礙了孩子的發(fā)展。所以問題解決的實質(zhì)是糾正家長的教育觀念,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氛圍。因此,教師需要用耐心和智慧搭建起家校溝通的心靈之橋。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其意義深遠。因為只有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只有取得家長的真正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給予孩子成長必要的支持和幫助。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一扇心靈之門,無論你曉之以理,還是動之以情,只有他自己才能打開。正如小蕾,關上房門是我們看得見的,而我們看不見的是孩子心門的關閉。面對關閉的心門,我們需要做到的應該是接納、尊重、共情與傾聽,而不是評判和指責。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有足夠的底氣接納孩子的普通、平凡乃至錯誤,從而支持和引導孩子一點點成長起來,從平凡一步步走向優(yōu)秀和卓越,這個過程需要父母和老師耐心的全程陪伴,任何人都不能輕言放棄。
實施個性化的初中英語教學,是擺在我們一線英語教師面對的一大難題,但同時這也是教育契機,讓教師有更多機會去了解學生個體、深入學生內(nèi)心。因為個性化教學需要建立在了解每一個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才能實施的,在教育教學可能的范圍內(nèi)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得不同層次、擁有不同特點的學生都能受到適合自己,且一樣好的教育,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的到相應的發(fā)展及提升。
每一個學生與生俱來都是各不相同的,作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絕對不能忽視學生們之間的差異,他們有著不同的基礎、不同的習慣、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興趣等,筆者認為教師應該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因此,筆者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不僅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要求,還在課堂活動開展中,選擇適應本班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讓所教授的學生們根據(jù)所提供的內(nèi)容,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不僅在課堂上,在課后,筆者也會與學生們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亦師亦友,共同進步。因為個性化教學的互動不僅只在課堂上體現(xiàn)所有體現(xiàn),在課后的交流時間也能針對個別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在獨處的時間內(nèi),教師和學生更容易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有自己的想法,但又不夠成熟,因此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很多情緒化的反復,學習興趣及主動性的落差,針對不同學生的特別情況,教師可利用個性化的輔導對其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溝通。
參考文獻:
[1]李國瑋.芻議初中英語快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20).
[2]展凌云.新時期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方式變革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
[3]葉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策略[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 (06).
[4]林丹.初中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現(xiàn)狀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 2016(07).
[5]莫慧軍.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的策略探討[J].甘肅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