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是由教師、學生、教學材料和教學環(huán)境等要素組成的;教學是教師借助一定的教學環(huán)境,運用教學材料影響學生的過程。互動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扎扎實實落在美術課堂中,還可落于每一門可落實的課程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廣闊的發(fā)展。本文通過分析幾個美術課堂教學案例,為提高中職教育課堂教學質量提供方向。
【關鍵詞】案例;課堂教學;改進;互動學習
【作者簡介】王兩輝(1973.04-),男,漢族,福建泉州人,福建省安溪陳利職業(yè)中專學校,在職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專業(yè)基礎、藤鐵工藝美術設計。
這些年來本人任教于美術高中及中職專部美術專業(yè)的美術寫生課《素描》及《水粉》寫生課;其中,難免有幾個案例印象特別深刻。
片段一:2004年5月,本校2004級的高職三年美術專業(yè)的水粉寫生課中,學生黃某某,心思分散,作畫時精神不集中,甚至連水粉中的基本用色都沒有去認真思考,只是發(fā)現他手中提著筆,在紙面上“抓癢”。經過幾次的交流該生最終把他的“心思”全部“吐了”出來! ——他暗戀上一位女孩子,整天都在想著那位女孩,不知該怎么辦?我松了一口氣,跟他說: “喜歡上一個人本身沒有錯,但值得你思考的是怎樣也能讓對方對你產生好感呢?首先,你現在的年齡,缺乏豐富的人生閱歷;沒有較高的學歷與技能,最后,你的外貌并非極為出眾,所以我想你應該知道以后該怎么做了吧! ——只有認真努力考進高校,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把自己變得更為優(yōu)秀,這樣才能讓你有自信跟資本去追求對方”。經過這次溝通,該生當年考進高校學習。通過此例可以看出在類似情況中教師要有一定的可信度與引導技巧,這樣學生才可能把“掏心窩”的事情告知于你。
片段二: 2008年6月,在市級優(yōu)質課的課堂中,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里,我安排了五位同學對一道自己設計制作的拼圖道具進行運用——教學要求是根據靜物構圖中的均衡式形式法則進行該道具的拼圖應用,以達到短時間內不用寫生繪畫就能進行構圖訓練的目的。結果這一環(huán)節(jié)給課堂掀起了“高潮”,以至整堂優(yōu)質課受到較高的評價。
片段三: 2013年11月,在縣級的一次公開課中,利用學生對自己的寫生作品及對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互相評價;讓多位同學進行作品互評,闡述作品的優(yōu)缺點,鼓勵他們大膽提問,大膽交流,提升他們理解繪畫基本知識的能力,促進他們的審美能力的提高。 而后作為教師的我又根據每幅作品的優(yōu)缺點給他們進行較肯定的評解,提升他們在本專業(yè)方面綜合素質。
一、以上片段案例,既是親身經歷,又與課堂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生、教學材料和教學環(huán)境等要素組成的;教學是教師借助一定的教學環(huán)境,運用教學材料影響學生的過程。課堂中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主要是觀察學生是否全員參與課堂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程序與質量如何呢。
2.學生的思想狀況。觀察學生是否愿意提出問題,發(fā)表見解解決問題,提出更具建設性和獨創(chuàng)性的問題。
3.針對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觀察學生在課堂中是否情緒飽滿,是否愉悅、是否專心一致。
4.教學的態(tài)度。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對學生的負責、寬容精神、鼓勵學生探索,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
5.教師是否具有獨特的教學思路,是否能夠將知識傳播,啟迪智慧和情感關懷融為一體。
觀察學生的隨時學習動態(tài),把關懷與教學融為一體,解放學生心中的“秘密” ——壓力,有利于課堂上每位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課堂的研究最終是控制和改進課堂,由于課堂具有高度的個別性,針對于我任教的美術專業(yè)的寫生課程,只能較個體的講解,也許較難做為標準化的行為模式
1.教師教育觀念與態(tài)度的轉變。這是比較關鍵的因素,從教師方面的層面看,課堂互動中的問題或是教師態(tài)度、觀念問題,或是教師的無意識行為使然。教師怎樣認識教育活動,如何看侍自己的學生以及自己的教師身份等,這些都是支配教師行為的內在動因。良好的互動必須建立在教師的平等意識、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及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意識上。教師對自己職業(yè)的認識,教師的職業(yè)精神與道德修養(yǎng)是形成教師對待課堂互動態(tài)度的主要因素, 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如果不提高,也很難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
更多時候,課堂互動中的問題是源于教師無意識的舉動,教師缺乏相應的意識、對互動中存在的問題不夠敏感,課堂溝通與互動技能欠缺,導致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只有持續(xù)不斷地提高專業(yè)水平,加強專業(yè)修養(yǎng),教師才能更好地控制課堂溝通與互動,促進課堂互動效果持續(xù)改善。
對于各種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首先要意識到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差異是正常的現象,并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能得到較高發(fā)展的潛能,唯有此,教師才能夠發(fā)現學習困難學生的閃光點,建立良好的互動基礎。
2.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轉變。
(1)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課堂學習環(huán)境和氣氛是影響課堂互動的重要原因,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被動, 這樣的氣氛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課堂互動與溝通的困難。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強調每個學生均有發(fā)展的機會,它旨在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課堂上學生糟糕的表現又會直接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從而使有效的課堂互動難以實現?!疤铠啞笔浇虒W雖然弊病多多,但仍然是大多數教師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
實踐證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美術作品的相互講評(互動)、教學道具的運用等往往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習困難的學生創(chuàng)造較多回答問題的機會,盡量挖掘他們的閃光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由簡單向復雜、由近及遠、由小到大,逐步地啟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從而使他們掌握變抽象為具體、層層深入的思維方法;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參與意識,以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還要淡化不良竟爭。倡導互助與合作競爭往往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但竟爭中的優(yōu)勝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學生則是竟爭中的失敗者,因而極易引發(fā)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自卑與抵觸。相反,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助與合作,不僅可以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改進學業(yè),也有利于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方法對課堂互動的設計和要求是不同的,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改進課堂互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比如,參與式教學就明確提出了互動的要求,提供了不同的互動操作方法。當然,任何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通過教師實現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否實現互動還依賴于教師的工作。針對目前課堂上與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互動溝通困難的情況,可以選擇分層教學法、分層遞進教學法等,確定與各層次的學生的實際可能相協調的分層教學目標,分層施教,在課堂教學及其延伸部份,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有區(qū)別的教學活動。這些都是促進課堂互動的有效措施。特別是美術寫生課更適合使用分層教學法。
(3)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包括表揚、獎勵、批評及成績評分等,這些手段無疑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影響,若教師運用不當則可能會在無意中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表揚和獎勵是對學生的肯定評價,但在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運用獎勵常常只強調班級學生之間的相互比較,卻很少關注學生個人在學習上的進步,這種獎勵顯然是不利于調動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課堂中教師的表揚和獎勵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贊許的目光和表情可以有效地鼓勵互動進行下去。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慎重使用批評,切忌隨意使用比較嚴厲的懲罰措施。
全面評定學生成績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措施。分數是評價學生學習最常用的指標,但分數常常令學習困難者惶惶不可終日,也使他們心理失去平衡。教師應盡可能淡化分數,減少比較,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個人的進步和提高,這樣往往可以有效地促進課堂的互動。比如,某學生以前上課從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當通過教師的啟發(fā)誘導后能正確回答一些簡單問題的時候,教師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雖然對于全班學生來說這一進步算不了什么,但對這位學生來講,卻是向前邁了一大步。一次表揚,也許會成為這位學生進步的一個轉機,表揚多了,他的進步就會更大,其恐懼、自卑心態(tài)也會慢慢隨之消除,由自豪而自信,并最終改變學習狀況。
3.主動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課堂溝通交流的基礎,改善課堂互動必須重視課堂人際關系的改善。教師對于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教師喜歡誰,大多數學生也會喜歡誰。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因素是教師,學生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很尊重教師的,除非某個教師為人處事的品德受到學生的質疑。所以學生在學校與同學和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建立起來的,教師要主動創(chuàng)建良好的人際學習環(huán)境。
課堂良好的人際關系主要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人際關系。如果學習困難學生長期體會不到被尊重,就會感到焦慮、自卑、孤僻,他們雖然表面上無所謂,實際上在內心深處卻隱藏著深深的自卑,因此教師應多給予他們一份關愛,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在課堂中,只有學生感受到教師真誠的愛,他們才能把這種愛化作動力,克服學習的無助性,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良好的學習動機過程中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學習興趣和動機對課堂互動至關重要,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內部動力,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尤為重要。經常在課堂互動中取得成功的學生,往往表現出強烈的課堂興趣和動機,對課堂互動有著比較強烈的期待;相反的,課堂上經常失敗的學生,面對課堂互動更多的是緊張、忐忑不安,總擔心讓老師自己講話,期待能逃避互動,這類學生的互動機會大大減少,而當教師真正積極與其互動時他們的表現通常會“大失水準”,導致失敗,而這樣的失敗會進一步起到負強化的作用,課堂互動會更加困難。因此,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地減少課堂互動中學生的失敗,降低課堂互動在同伴中產生的不利影響,只有這樣才會更好的推進課堂互動。
三、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案例是普遍的,特別是獨特的例子?;訉W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它不應該流于形式, 只作為美術課堂中的點綴,而是應該盡可能地成為教育改革提倡導火線之一,除扎扎實實落在美術課堂中,還可落于每一門可落實的課程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廣闊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戚業(yè)國.課堂管理與溝通[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袁振國.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代蕊華.課堂設計與教學策類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