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寫作是初中英語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學生英語寫作水平能夠直接體現(xiàn)其英語語言學習能力,習作過程是學生英語語言認知的發(fā)展過程,基于特定目標對自身的英語知識進行綜合應用,形成完整語篇,提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是促進學生語言認知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本文針對“嘗試——診斷——建構”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探討,分析教學模式的有效構建方式,以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的綜合提高。
【關鍵詞】嘗試;診斷;建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作者簡介】錢蓉,江都區(qū)國際學校。
學生的寫作認知和語篇形成能力是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傳統(tǒng)寫作教學模式主要以任務化教學為主,教師為學生布置寫作任務,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完成寫作,寫作過程基本屬于學生的自創(chuàng)狀態(tài),缺乏有效的寫作指導,導致寫作教學基本屬于空白狀態(tài)。應用“嘗試——診斷——建構”模式開展課堂教學,能夠?qū)懽鹘虒W延伸課堂教學領域,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寫作過程中,對學生的寫作問題進行診斷,進行建構后續(xù)的教學活動,通過師生間的教學信息反饋,提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不斷引導學生提升其寫作能力。
一、“嘗試——診斷——建構”模式應用方法
“嘗試”過程也可謂試探過程,英語課程學習也是英語語言的學習過程,學生進行英語課程學習也是在不斷的嘗試過程,對于未知學習目標完成情況處于未知和探索狀態(tài),設定此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同時也是教學模式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嘗試性教學和學習,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訴求,為后續(xù)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診斷”過程是教學模式的重點過程,需要重視對癥下藥,深入剖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自身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對學生的嘗試過程以及嘗試學習結果進行總結,并通過診斷進行主觀判斷,從而為建構過程明確方向。進行診斷的目的是能夠提升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xiàn)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能力提升。
“建構”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以“嘗試”和“診斷”學習過程為基礎,應用教學資料,在學生的知識結構基礎上,建構新知識、新技能、新情感或者新態(tài)度,應用診斷過程的信息反饋作用,提升教學內(nèi)容的契合度?;诮虒W過程的實際需要,可以重復進行“嘗試——診斷——建構”模式的循環(huán)。
二、“嘗試——診斷——建構”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如何有效應用“嘗試——診斷——建構”模式,選取人教版七年級下冊《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作為案例進行論述。此單元主要重點闡述“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這一句式,教學內(nèi)容屬于生活化學習內(nèi)容,學生對于相應內(nèi)容較為熟悉,可以提供諸多寫作素材,適宜開展課堂寫作教學。
1.學前診斷,確定教學目標。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首先需要應用診斷功能,對學生的初始學習狀態(tài)進行判斷,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身心發(fā)展特點,重點診斷學生對于詞匯、重點句式的掌握情況,同時還需要對教學難點或者學生的學習難點進行診斷和研判,寫作教學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關注重點。基于理論基礎,本節(jié)課程教學需要診斷學生對于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掌握情況,并將學生能夠正確闡述“What did…do last weekend?”作為教學目標。
2.“嘗試——診斷——建構”模式的應用。
(1)“嘗試”過程。在之前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已經(jīng)能夠掌握“X had…”、“X visited…”、“X went…”、“Wh did she go with ?”等句式的表達方式,教師在教學初始環(huán)節(jié)便可以要求學生以“What did…do last weekend?”為主題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寫作,在學生的寫作環(huán)節(jié)中觀察學生的自主發(fā)揮情況,重點考察句式應用、語法以及寫作思想等問題。在學前診斷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了初步診斷,嘗試過程也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嘗試性驗證,確定學生對于“做作業(yè)”、“去電影院”、“去劃船”、“為考試而學習”等詞匯的英譯掌握情況,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2)“診斷”過程。針對學生的嘗試學習過程教師需要診斷學生對于重點句式、詞匯以及語法的應用情況,對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錯誤進行記錄,有些學生可能對于動詞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轉(zhuǎn)化應用不夠嫻熟,也有些學生可能存在寫作思路混亂的問題,確定后續(xù)教學過程的重點內(nèi)容。同時自我診斷剖析前期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疏漏,進而構建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開展教學活動。診斷過程是整體教學模式的關鍵,對于課堂教學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進行教學診斷,需要重視發(fā)揮教學診斷的過渡作用,對“嘗試”過程進行必要總結,同時應用有效的導入開啟“建構”過程。
(3)“建構”過程。針對學生存在時態(tài)掌握和應用存在欠缺的學生教師需要進行回顧性教學,再一次重申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應用條件和應用方式。對于學生存在寫作思路混亂的學生,需要引導學生對自身的寫作內(nèi)容進行審視,如果學生以時間為寫作脈絡,便可以應用表格對寫作思路進行捋順,首先確定寫作對象,I/my sister/my brother/my parents…等,進而確定事件發(fā)生的時間,Saturday/Sunday、morning/afternoon/night,最后確定事件,通過這種方式將寫作內(nèi)容銜接起來,便能夠進行有條理的寫作。完整語篇的形成過程,不僅需要應用重點句式進行闡述,還需要學生能夠善于進行語境的轉(zhuǎn)化,能夠在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激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作靈感,“event”、“background”等問題都是寫作需要關注的內(nèi)容,完成寫作結構和脈絡之后,便需要應用多樣性內(nèi)容對語篇進行適度填充,使寫作內(nèi)容更加豐滿,完整表達自身的文學思想,以提升學生在英語寫作中表現(xiàn)自身的寫作和創(chuàng)作水平。
3.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此教學模式應用的有效性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的關鍵。教學評價過程需要重點關注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反思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引導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寫作學習方法,從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寫作能力的提升。同時通過教學評價過程應當關注學生的自主寫作過程態(tài)度和能力表現(xiàn),對于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給予充分肯定,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寫作創(chuàng)作中,獲得英語學科的學習自信,無形中形成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過程,促進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三、結束語
英語寫作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寫作過程能夠?qū)W生的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進行綜合體現(xiàn),教師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用“嘗試——診斷——建構”教學模式,能夠深入剖析學生在寫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充分體現(xiàn)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重視課堂開展寫作教學,在寫作教學中不斷診斷自身教學過程以及學生英語學習存在的不足,建構契合學生需求的教學結構,從而提升英語課程綜合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云菊.初中英語寫作診斷式教學的應用思考[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3):35.
[2]王彩.診斷式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7,(12):47-49.
[3]龔婷.叢花深處香自溢——試談對有效英語寫作評價方式的追求[J].新課程·中學,2015,(2):71-72.
[4]楊杰.新課改背景下初中交際英語課堂教學訓練法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6):20.
[5]張又紅.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自我診斷的內(nèi)容與策略[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7,(5):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