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好幾輛車,每輛車都有一個故事。
爸爸有一輛半掛車。這輛車是2016年年底買的。自從有了這輛新車,爸爸就把舊車賣了。爸爸經(jīng)常開著新車出遠門,比如拉薩、烏魯木齊、青島等很遠很遠的地方。從某一個煤場或沙場裝上預定好的貨,然后把貨物拉到另一個地方,獲得一定的費用。這輛車是爸爸養(yǎng)活一家人的搖錢樹,更是一家人經(jīng)濟的來源,所以,我們一家人都很愛它。
媽媽有一輛電動車。這是一次媽媽去南石門的時候買的。車子一共可以坐兩個人,可我媽媽在前面安了一個小座位以后,就可以坐四個人了。有一次,我們一家去公園玩,我就坐在前面那個小座位上,媽媽坐在中間開車,爸爸坐在后面的椅子上,弟弟就坐在爸爸的腿上。我們挨在一起緊緊的,很擠。不過出于安全考慮,我們一家再也不這么坐了。自從它到我們家后,我們都稱它為“大塊頭”電動車。
我有三輛從小陪伴我成長的車。第一輛是學步車。我剛一歲的時候,媽媽和爸爸就給我買了一輛學步車。媽媽把我抱到里面,我一步一步地走,生怕摔倒了。這輛車讓我學會了走路。第二輛是后面帶兩個輪子的自行車。車子剛買回來時,我因為平衡感較差,上去就摔了下來。經(jīng)過練習,我從剛開始的扭扭捏捏地騎車,到后來已經(jīng)可以嫻熟駕馭它了。第三輛是不帶后面小輪子的自行車。我九歲時,媽媽把她的自行車給了我,我又開始學習騎真正的自行車。
每一輛車都有一個故事。車不僅方便了我們的出行,還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們要愛護我們的每一輛車。
(以上兩篇習作由河北省邢臺市吳老師作文工作室吳印濤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