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杭州觀成中學的家長們陸續(xù)收到學校寄來的“家長期末成績單”。這份成績單由孩子給家長打分,在孩子眼里你是什么樣的家長,這份成績單給出了答案,有的家長得了滿分的10個A+,也有的家長得分“不及格”,需要認真反思。不少家長表示,這份“家長成績單”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
“家長成績單”,一共有10項評價,成績評定分為三級:“A+”表示優(yōu)秀;“A”為合格;“B”為待評。這10項評價其實并不神秘,諸如“家庭氛圍和諧民主”“父母能為我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以各種方式影響我的學習”“父母能經(jīng)常與我溝通,耐心傾聽我的訴說”“父母能主動與老師保持聯(lián)系,講究教育方法”“父母從不溺愛我,指導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家長成績單”設計得并不復雜,內(nèi)容也不多,一些家長為何難以取得好成績呢?
問題在于,平日里家長對孩子要求多,命令多,唯獨放松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尤其是在孩子的學習方面,有意無意地施加種種壓力,還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好”。所有這些孩子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位家長的話就很有代表性:“我現(xiàn)在不對你嚴,是怕你想要詩和遠方的時候怪我……今天的種種苛責,都是想你以后能走得更輕松,有能力遵從自己的本心?!倍@也正是大多數(shù)家長們的普遍想法。
在孩子面前,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而不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而且不講究方式方法,而自己卻懶懶散散,無所事事。
蹲下,聽聽,看看,意味著理解和包容,意味著陪伴和擔當,意味著平等相待,這對于幫助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他們對自己學習的責任心,大有裨益。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