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貿易領域,張月姣是一位風云人物:第一位在世界銀行擔任法律顧問的中國人、第一位亞洲開發(fā)銀行歐洲局中國籍局長、第一位中國籍的國際統(tǒng)一私法協(xié)會理事和專家……2007年至2016年,張月姣成為WTO負責裁決貿易爭端的最高機構上訴機構大法官,后任主席。她是任此職的第一位中國人,也是唯一連任兩屆的女法官,近日,她講述了自己親歷中美知識產權談判的過程。
我經歷過很多國際談判,包括與50多個國家的投資保護協(xié)定的談判以及中美知識產權的談判。
國際談判表面很風光,但實際上非常艱辛,大家都是抱著捍衛(wèi)國家利益的心情去談判的。1989年,我第一次就中美知識產權到華盛頓談判,這是和美國貿易代表就關于特殊的301條款進行交涉。
談判期間,我和同事們都是在華盛頓塔下進行討論的。我們?yōu)槭裁丛谡勁衅陂g到華盛頓塔下面?因為在國際談判中,大家都忌諱被對方竊聽自己的談判計劃和策略。美國代表當年到我們的釣魚臺國賓館,我們給他們準備了10號會議樓,讓他們寫草案。他們不用,寧愿大冬天在池塘邊研究他們的方案。我們也學他們,我們也要保密,所以我們每次討論都是在外邊。
現(xiàn)在中美貿易關系遇到了困難,我想告訴大家,我親身經歷的中美知識產權的談判,中間就有三次貿易報復、反報復。
1991年我和吳儀部長(吳儀時任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去美國談判,我們的準備工作做得非常充分:我們公布了《專利法》《版權法》《商標法》,而且還參加了專利保護的公約、馬德里協(xié)定、伯爾尼公約等。美國是在《版權法》公布20年以后,才加入伯爾尼公約的。我們國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參加這個公約,說明我們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態(tài)度和力度是國際一流的。
但是我們去美國和美國代表團談判的時候,他們非常霸道,在談判桌上十分尖刻。他們對吳儀部長說“我們是在跟‘小偷’談判”,對我們的民族自尊心造成了極大傷害。吳儀部長說:“我們是在跟強盜談判!”中國代表團立即起身離開談判桌。這次談判,我們還沒有談幾個方案,美國代表就把談判大門關上了。既然他們已經送客了,我們也沒有什么好說的,沒有握手就走了。
回到代表團后,許多代表團成員都哭了。吳儀同志決定:立即回北京。可是機票一時訂不上,公務艙根本沒有。吳儀同志說:不行,一分鐘都不等,馬上就走。我們到機場等到了經濟艙的座位,就飛回北京。到了北京以后,立即就去國務院匯報。
1995年,中美知識產權談判終于達成協(xié)議,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我后來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的時候,多次見過基辛格,他認為中美知識產權談判的成功,對整個中美關系非常有利。
(摘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