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乒乓球隊在國際乒聯巡回賽日本公開賽中遭遇“重創(chuàng)”。由馬龍、劉詩雯領銜的中國隊,在含金量最高的男單和女單項目上,全部敗給日本隊。15歲的日本小將張本智和先后擊敗馬龍和張繼科,奪得男單冠軍,17歲的伊藤美誠則戰(zhàn)勝排名世界第一的王曼昱。過去幾年間,中國隊從未讓日本公開賽的男女單打冠軍旁落過。此次兩名日本小將“虎口拔牙”,似乎也預示著乒乓球賽場的“中日對抗”進入白熱化。
此次日本公開賽,無論是日本隊的重視程度還是現場的氣氛,都十分接近2020年東京奧運會。對國乒而言,這樣的比賽也很有熱身價值。不久前,中國隊在深圳包攬了中國公開賽的全部冠軍,這一次面對日本隊的“魔鬼主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張本智和在拿到冠軍后說:“比賽打得很接近,我?guī)锥扔悬c頂不住,是現場觀眾給了我足夠的支持。在最后一局比分相持的時候,觀眾的助威給了我加持。”拿到最后一分后,張本智和伏倒在地高聲吶喊,現場氣氛白熱化??梢韵胍?,兩年后的東京奧運會上,主場的氣氛將更加熱烈,這對國乒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在乒乓球臺挑戰(zhàn)中國隊,一直是日本隊的夙愿。中國乒乓球隊原總教練劉國梁曾說,中國隊與日本隊的比賽,教練從來不需要做動員,向來火藥味十足。對日本隊來說,中國隊是其最難翻越的一座大山,一旦哪名隊員有過戰(zhàn)勝中國選手的經歷,就有了“江湖”地位。
日本乒乓球的崛起,源自于多年來的不斷學習。日本新一代球員大多具備在中國訓練和比賽的經驗,他們通過參加中國乒超聯賽等渠道與中國球員交手和學習。此外,日本隊還引進中國教練,學習世界最先進的乒乓球打法。日本新一代的年輕選手也表現出勇于挑戰(zhàn)、善于學習的特質。
其實,就像福原愛曾被張怡寧打哭一樣,伊藤美誠也不止一次地被王曼昱打哭過,但正是在愈挫愈勇地堅持下,這些球員在實力與心理上成長迅速。此次日本公開賽奪冠,也是伊藤美誠在多次負于中國選手之后總結經驗、不斷改進自己技戰(zhàn)術的結果。日本選手的學習能力和進步速度,不容小覷。
不過,輸球并不完全是壞事,這也給中國隊敲響了警鐘:盡早重視和研究對手,為備戰(zhàn)東京奧運留下更多時間。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