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王興的創(chuàng)業(yè)路,一直未停歇。
從校內網、飯否再到美團,王興成為真正的創(chuàng)業(yè)弄潮兒。
回國創(chuàng)業(yè)14載,先后創(chuàng)立了校內網、飯否、海內網以及美團網,創(chuàng)業(yè)路上,王興的腳步從未停下。掌舵美團8年來,搞完團購搞外賣,并購大眾點評,布局網約車,跟滴滴叫板,收購摩拜,王興的野心,漸漸顯露。出生于1979年的王興,今年還不到40歲,就入榜了《財富》雜志發(fā)布的2018年“全球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排行榜探花。
隨著美團點評赴港上市的推進,創(chuàng)業(yè)弄潮兒王興開啟他人生的下半場。
富二代出身
作為校內網、飯否、美團的創(chuàng)始人,王興是非典型的清華工科男。
自小,王興就很會讀書,從福建龍巖一中保送到清華。然后從清華畢業(yè)后前往美國特拉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系讀博士。
王興還是個富二代,父親王苗是福建龍巖的一位富商,開辦了一家年產200萬噸的現代化水泥廠。在其成長過程中,王興沒有缺錢的經歷。而父親給他最大的幫助,就是讓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允許試錯失敗的機會。
好的家庭環(huán)境給了他最初的商業(yè)基因。2004年,王興嗅到了中國互聯(lián)網的潛在商機,放棄攻讀博士學業(yè),回國創(chuàng)業(yè)。
幾番創(chuàng)業(yè)
從2004年創(chuàng)立多多友開始,到后來的校內網、飯否網、海內網,過去的十幾年,王興創(chuàng)業(yè)的項目不下十幾個,但大多都以失敗告終,直到美團的誕生。
從王興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看,他主要模仿了3個美國的商業(yè)模式:Facebook對應校內網,Twitter對應飯否,Groupon則對應美團網。
2005年,王興學習美國的Facebook,專注于大學校園SNS,創(chuàng)辦校內網。發(fā)布3個月,校內網就吸引了3萬用戶;創(chuàng)辦一年,校內網的用戶量就暴增至百萬級別。還記得那時,記者正在上大學,其間最常用的一個社交工具便是校內網。當時的校內網,不可謂不風靡,大家注冊后,小學、中學、大學的同學就都聯(lián)絡起來了。
雖然校內網的產品不錯,但校內網的資金緊張是事實。其間一直靠借錢撐下去,途中王興找父親借了幾十萬元。
最后,當校內網拖欠了相當于王興個人100個月的工資后,王興不得不宣布賣掉校內網,以 2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陳一舟。后來,校內網從日本軟銀融到了4.3億美元,改名人人網,并于2011年上市。
2017年5月,王興又發(fā)現了美國的Twitter,他覺得這種輕便的模式可能會重新定義互聯(lián)網信息傳播方式、于是拉來百度的幾個工程師做了飯否。后來又決定轉戰(zhàn)創(chuàng)辦海內網,將飯否網擱置。海內網是一家面向上班族的SNS網站,但海內網用戶局限,沒有真正地擴散到公眾中,最終被開心網打敗。開心網用偷菜、搶車位等社交游戲的方式引發(fā)病毒式傳播,成為當時最火爆的SNS網站。
轉過頭來重新做飯否,卻意外地發(fā)現飯否成長不錯,2009年飯否用戶破百萬。飯否網實際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溝通工具,而變成了一個強有力的傳播媒體。政治上的敏感詞匯需要被刪除,而飯否網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此飯否網2009年被關停。
王興不知道什么時候飯否網能再次上線,但他堅持不離開團隊,一直在看其他的項目和產品。2010年,王興創(chuàng)立美團網,類似美國的Groupon網站,將團購的概念引入了中國。
505天后,飯否網重新上線,但這時候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浪微博起來了。飯否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不過,王興本人堅持使用著飯否,從2007年到現在發(fā)布了1萬多條動態(tài),可以說是飯否的大V。
這一段經歷,王興可謂是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
美團的多元化
團購是一個典型的雙向市場,一邊是商家,一邊是消費者。團購網站本身不提供服務,提供服務的是商家,消費者買的不是美團的東西,而是商家的東西。正因為此,美團網的價值觀堅持“消費者第一,商家第二”。
這次,王興吸取了之前創(chuàng)業(yè)失敗的教訓,留足資金。2011年7月7日,王興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公示了賬戶上躺著的 6200萬美元。
進軍團購市場后,王興陷入了中國互聯(lián)網史上堪稱最慘烈、最燒錢的千團大戰(zhàn)。當時全國大概有5000家團購網站,不過最后經過大浪淘沙,美團網于2013年穩(wěn)居行業(yè)第一。
成功了的美團網,積累了一批用戶。2015年,美團點評交易用戶人均每年交易筆數為10.4筆,2016年提升至12.9筆,2017年進一步提升至18.8筆。根據艾瑞報告,2018年,美團點評單日外賣交易筆數超過2100萬筆。
這些年美團一直沒有消停,涉及版圖不斷擴大。
2015年10月,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且獲得了騰訊巨額投資。后又跟滴滴叫板,在上海挑起網約車補貼戰(zhàn),做起了打車生意。就在前不久,宣布以27億元全資收購摩拜,最終實現了自行車、電動車、機動車的道路全覆蓋。
如今,除了外賣和到店餐飲外(團購),美團的業(yè)務還涵蓋酒店、旅游、打車、票務、短租、美業(yè)、家政、共享充電寶、生鮮電商等各個方面。而這些領域,聚集著餓了么、攜程、滴滴出行、ofo、百度糯米、盒馬鮮生等各領域的強勁對手。
這種擴張在外界看來是很不理智的,但在王興看來,“仔細觀察所有垂直領域后,你會發(fā)現它們總會在某個用戶群體形成交集。而就餐、點餐、看電影、旅游、租車的用戶,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
從團購開始,到電影票,再到外賣、酒店,全部做到第一。如果把這四個“第一”分別看作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那意味著王興在不到8年的時間里連續(xù)做成了至少4家獨角獸公司,而且不止一家公司估值過百億美元。此前,都說王興是“連續(xù)失敗的創(chuàng)業(yè)者”,而美團的8年,王興似乎就是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撕掉這個標簽。
赴港上市
美團點評的上市傳聞落下實錘。6月25日,美團點評赴港遞交招股書,目標募資金額為60億美元,公司估值約為600億美元。
對于上市,此前王興一直是不著急的。王興表示,“如果我們想上市立刻就可以上市,但這不是最好的選擇”,然而時間僅過了半年,這家生活服務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就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是什么讓王興改變了上市的態(tài)度和進度?
據了解,美團已經歷經了七輪融資,超過8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阿里巴巴、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騰訊、華潤等著名財團及企業(yè)。基本上,國內知名的投資方都投過。為此,有投資者直言,美團現在是“融無可融”,必須上市。
不過,美團自己官方并不認可上述說法,一直堅持自家手頭有足夠的現金儲備。美團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共計452億元。
有知情人士稱,美團外賣每個月大概要燒錢3億元,出行業(yè)務也成了美團燒錢的另一個無底洞。外賣、打車、單車,三個業(yè)務每年燒幾十億元,王興還要擴張,手頭那點錢兩年都撐不下來,還得靠融資。另外,資本市場的冷淡或許也是美團急于上市的一大原因。
美團招股書稱,公司在2018年4月收購的摩拜單車自成立以來已產生虧損,“我們無法保證摩拜或我們的整體業(yè)務在未來能獲得盈利”。美團2015~2017年經調整后,分別為凈虧損59億元、54億元、29億元。雖然虧損收窄,但想實現盈利,美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業(yè)內人士認為,美團點評的上市,是王興第一次踏進資本市場的門檻,也是王興與美團點評新挑戰(zhàn)的開始。
王興的野心
對于估值已經幾百億美元的準上市公司來說,要想進化成市值幾千億、上萬億美元的公司,出路只有一條: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目前中國市值最高的三家公司分別是騰訊、阿里和百度,騰訊改變了中國人的社交方式,阿里改變了中國人的購物方式,百度則改變了中國人獲取信息的方式。美團網面對的對手從拉手網、窩窩團、大眾點評網變?yōu)轵v訊、百度、阿里巴巴,直接和互聯(lián)網巨頭對抗。
如果說從創(chuàng)辦校內網到飯否,一開始王興扮演的角色只是極客和產品經理,那么進入O2O領域后,他在美團的職責就是管理,他更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的目標是,“美團成為BAT之外的互聯(lián)網第四極”。
充滿野心的王興,一直在拓展美團的邊界。
美團想成為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提供的服務每天影響著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所以有了美團的擴張,當然這種擴張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要讓商戶和用戶認可。餐飲是美團的核心,在這個基礎上去做擴張,讓用戶產生依賴感。所以,美團的擴張看似毫無邏輯,但其實一直專注于O2O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