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在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有效地結合時代的要求進行教育改革,特別是針對初中學生德育教育的全面創(chuàng)新改革。隨著我國中學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中學教育開始著重學生的德育教育,旨在提升學生全面素質。中學語文是一門含有豐富知識內涵的學科,也是我國中學教育的重要基本學科,通過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水平,還能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本文將針對初中語文教學如何滲透德育教育進行探究,提出能夠通過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德育教育;德育滲透
前言:語文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學科,包含著豐富的知識內涵,是唯一一個能夠在眾多學科中直接影響學生德育發(fā)展的學科。隨著教育的創(chuàng)新改革,我國語文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也發(fā)生了改變,不僅要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與健康審美,促使中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進行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不應該單獨的設置德育學科,應該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逐漸的熏陶感染學生,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能夠得到德育的發(fā)展,逐漸的提升學生的素質修養(yǎng);讓學生了解認識我國文化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接受德育教育。
一、創(chuàng)設德育情景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想要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其重要的前提就是創(chuàng)設德育情景,通過情境的建設,才能夠使學生融合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且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德育教育,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在進行德育教育中,也需要這種氛圍情景,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所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在針對某一文章進行教學的過程,可以首先進行多媒體的相關資源的使用,通過資源的利用或者視頻的播放,讓學生對其言行品德進行了解感知,學習其身上所具備的優(yōu)良精神與傳統(tǒng)美德。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準備一些關于文章的趣事,讓學生能夠初步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在進行相關德育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還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方向的引導[1]。
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語文是中學教育中重要的一門學科,在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閱讀,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初步掌握文章內容,了解文章人物的性格特點與處事風格,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才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內容,才能夠真實的感受到文章的內涵,在閱讀之后,了解學生初步的感受,然后教師在針對文章進行分析講解,在文章學習的過程中,學到文章中蘊含的哲理。例如在進行《音樂巨人貝多芬》這篇文章的講解時,教師就應該重點針對貝多芬所遇到的挫折與艱難及逆行講解,描述出貝多芬的悲慘遭遇與對音樂的熱愛,將兩者進行鮮明的對比,突出表現(xiàn)貝多芬的人物性格,身上所具備的堅毅品格,即使雙耳失聰,也不能阻擋他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并通過不斷的努力創(chuàng)造出傳承不朽的曲目,讓學生明白對事物的堅持不懈,對生活悲慘挫折的不屈不撓[2]。除了正常的課堂學習之外,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在課下的空閑時間里,對一些歷史人物進行信息的了解與學習,學習其優(yōu)秀的精神品格,并進行仔細的思考,感覺自己應該具備相關優(yōu)秀品格,然后給予一定的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的進行感受。教師應該明白閱讀學習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閱讀,而是讓學生通過閱讀獲得相關的知識涵養(yǎng)[3]。
三、在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學生通過寫作,可以進行情感的表達,教師通過對學生作文的審核與批改,能夠得到很多學生內心的情感,包括對不同事物的對待態(tài)度,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內心中的錯誤思想,正確的引導學生塑造個人價值觀、世界觀,教師在進行作文的布置過程中,還應該進行不同類別的寫作,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意識。例如學生在學習《羚羊木雕》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應該提前進行課程任務的安排,讓學生對里面的人物進行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思想想法,讓學生產生初步的觀點表達。然后教師可以在文章學完之后,布置相關的課后作業(yè),讓每一位學生寫一篇讀后感,將自己通過課文學習所產生的情感進行表達,最后進行兩個體會的對比,進行知識的補充與重新認知,豐富學生的情感。還要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及時的更正,也可以進行談話的方式,去正確的引導學生價值觀的生成。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關于我國傳統(tǒng)優(yōu)良品格話題的作文,針對班級里的優(yōu)秀文章進行朗讀,讓更多的同學進行學習,培養(yǎng)出正確的班風[4]。
四、開展主題課外活動
開展課外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及逆行知識的學習,并且能夠很快的掌握知識。教師在進行活動主題選擇的時候,要求能夠正確的結合課文中的知識內容,同時具備正能量與優(yōu)秀品格,然后再開展相關活動的開展。例如語文課本中的《敬畏自然》一文,其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保護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所以在進行活動主題選擇的時候,就應該圍繞保護環(huán)境生態(tài),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內,進行我國環(huán)境資源的現(xiàn)狀了解,能夠很好的意識到環(huán)境問題的重要性,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對自身進行相關的要求。最后,教師可以定期帶著學生進行外出游玩,來領會大自然的美好,對大自然產生一定的敬畏。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開展相關的讀書活動,引導學生都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從書中學習中外優(yōu)秀人物的優(yōu)秀品格精神[5]。
結語:總而言之,為了促進我國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開展德育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應該成為初中教育中的普遍現(xiàn)象,旨在培養(yǎng)出更多的智德體美學生,提高我國中學教學的品德質量。本文充分的結合中學年齡段學生的興趣愛好,提出幾個有效的策略措施,從創(chuàng)設德育情景、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在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開展主題課外活動等幾個方面的德育教育開展形式。
參考文獻:
[1]苑淑娟.讓語文潤澤學生的心靈——談中學語文學科的德語滲透問題[J].學苑教育,2016,(05):46.
[2]蘇進福.巧借語文東風,催開德育之花——新課改語文教學滲透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教師),2015,(10):132.
[3]李鳳.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6,(4):27.
[4]陳代智.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讀寫算:教研般,2016,(13):62.
[5]李洪智.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4).
作者簡介:王偉,1978年5月16日,男,貴州晴隆,大學本科,中小學一級,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晴隆縣中營民族職業(y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