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貨物運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貨運質量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貨物的質量,在進口環(huán)節(jié),承運人、到達港兩個當事針對貨損原因,制定有效措施,做好全面質量管理,對防止和減少貨損,促進國際貿易往來,提升自身信譽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貨運質量;貨損;原因分析;應對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穩(wěn)中求進的發(fā)展目標,一些高耗能、高成本、污染大以及勞動密集型的行業(yè)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新興產業(yè)以高科技、低耗能、綠色、文化產品為代表,我國進口貨物的種類、數(shù)量也在發(fā)生變化。不過一些傳統(tǒng)貨種進口數(shù)量變化不大,比如鐵礦石、化肥、散糧為代表的的散貨。進口貨物運輸過程由承運人運輸、到達港卸貨、到達港保管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下面就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貨物質量問題進行分析。
1.承運人在運輸過程中貨物質量控制分析
承運人按照運輸合同的要求由起運港起航,經過國際航線運抵目的港。在航行過程中,船舶航行的安全、貨物質量由于海洋氣候的復雜會經受很大的考驗。
1.1海上運輸貨損的原因
海上風險主要有自然災害,運輸事故等。自然災害又可劃分為惡劣天氣、雷電、地震、洪水等,這些災害都是自然界力量引發(fā)的,人們無法抗拒;而意外事故則包括擱淺、沉沒、火災、爆炸等,其發(fā)生原因是偶然、非意外之中。
外來風險是指外來原因導致的,意外性、偶然性、難以預防性是外來原因的主要特點,由外部因素造成,通常情況下,可以用一般外來風險,特殊外來風險進行劃分,前者發(fā)生的原因有偷竊、玷污、滲漏、破損、受潮等;而后者主要是政治、軍事、政策法規(guī)等導致。
1.2保證海上運輸貨物質量的應對策略
第一,貨物。首先要掌握貨物的各種信息和資料。主要包括貨物的包裝、性質、適貨條件、流向、重量、數(shù)量,對環(huán)境的要求等;其次,科學分類。在明確件雜貨、散貨的情況下,進一步劃分為清潔貨物和污染貨物;特殊貨物和普通貨物。
第二,船艙。船艙要達到適貨條件,清潔、干燥、無異味,排水溝暢通,通風設施良好;對有特殊要求的貨物,做好清艙、洗艙、熏艙等工作; 需要襯墊的貨物提前準備材料,材料要防止和貨物性質相抵觸。
第三、做好配積載工作。首先在掌握貨物信息后,合理配載,特別要注意忌裝貨物的配載,性質相互抵觸的貨物要分艙,危險貨物要按照《國際危規(guī)》隔離;其次,在裝船作業(yè)時,要做好監(jiān)裝,做好襯墊、隔票;散貨裝船結束要防止貨物流動性危害船舶的航行安全,裝船結束要做到艙平船正;易滲水的金屬礦石等散貨要防止?jié)B水形成自由液面;散糧貨物盡量要用袋裝包裝的貨物壓上2-3個高;集裝箱要按照加固標準進行綁扎,防止箱子落海等貨損事故的發(fā)生。
第四、做好航行中貨物管理工作。因海洋氣候的復雜以及海上惡劣天氣的影響,船艙內的貨物會因為“出汗”導致水濕,這種“出汗”主要有兩種,一是船艙艙壁“出汗”,二是貨物本身“出汗”,因此一些怕濕的貨物要做好通風工作;一些危險貨物要做好定時巡查工作,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冷藏貨物要及時檢查冷藏設備的運轉,防止設備故障導致貨損。
2.到達港卸船作業(yè)過程中貨物質量控制分析。
貨物運抵港口,港口經營人按照港口作業(yè)委托合同的要求為貨主、船方提供安全、優(yōu)質、高效的裝卸服務,在裝卸過程中要注意貨物質量,減少貨損的發(fā)生。
2.1卸船過程中貨損的原因
港口卸船作業(yè)中,多方面原因會導致貨損的發(fā)生。
第一,卸船工藝不當。件雜貨貨種較多,包裝不一,各港口的作業(yè)機械基本一致,不外乎門機、吊車、叉車等,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不會造成貨損,但是工屬具的使用不當造成貨損的可能性非常大。另外,有的港口工藝規(guī)程不完整,還有的港口操作時不按照工藝規(guī)程操作,都可能造成貨損。
第二,操作人員操作不當。機械司機的操作水準、技巧和裝卸工人的操作技能都會導致貨損。
第三,惡劣天氣導致貨損。雨、雪、大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也是導致貨損的原因。
2.2保證卸船作業(yè)過程中貨物質量的應對策略
第一,制定各貨種卸船工藝標準。港口要按照貨物種類、包裝、件重等結合港口機械設備制定科學、合理的裝卸工藝標準;工屬具的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是港口提高效率、減少貨損的重要途徑,有的港口在這方面堅持創(chuàng)新,研制各類貨物的專用工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港口也在不斷摸索,各港口間應該加強交流,相互學習合作,共同開發(fā)研制各貨種專用工屬具。
第二,加強管理。港口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制定嚴格的長效考核機制,對操作不當、疏忽大意造成的貨損要分析原因,加強考核,制定有效措施,防止今后再發(fā)生類似事情。在這方面,大型港口的長效考核機制做的較好,執(zhí)行到位,對發(fā)生的貨損事故不找出原因、沒找到有效措施堅決不放過,形成一個良好的閉環(huán)質量體系。
第三,開展職工技能培訓和質量意識教育。港口作業(yè)人員的技能高低直接影響到貨物質量,提高技能是港口提升效率、保證質量、享有盛譽的重要途徑;質量管理要全員參與,人人都是質量員,圍繞港口質量體系運轉在進口、保管、出口幾個環(huán)節(jié)抓好貨物質量,提升服務質量,達到客戶滿意率90%以上。
3.到達港貨物保管過程中貨物質量控制分析。
卸船結束,貨物將在港口堆存一段時間,短則幾日,長則2、3個月,在堆存保管期內,做好貨物質量管理也是關鍵的一環(huán)。
3.1保管過程中貨損的原因
第一,貨物堆存保管不當導致貨損。各貨種由于包裝不同,堆存庫場條件不同,一些貨物由于自身屬性導致貨損,如易自燃、易生銹、易污染、易揮發(fā)等貨物。
第二,惡劣天氣導致的貨損。雨雪等惡劣天氣對貨物質量會造成破壞。
3.2保證保管過程中貨物質量的應對策略
第一,各港口根據(jù)從事貨種的具體情況制定貨物的堆碼標準,主要有袋裝、箱裝、捆扎、桶裝等包裝貨物的堆碼標準,有些貨物不能堆碼過高,防止重壓結塊;有些怕濕貨物在露天堆場要起脊,苫蓋達標,防止水濕;露天貨位和貨物鋪墊的高度至少要在30厘米以上,防止積水導致水濕。
第二,建立日常貨物巡查制度。每天要安排專門的查貨人員巡回檢查貨物質量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防止損失過大。
4.結語
綜上所述,貨物運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進出口貿易常態(tài)化,貨物海運日益發(fā)展,各環(huán)節(jié)當事人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抓好細節(jié)管理,開展好全面質量管理,抓好貨運質量管理,減少貨損,對促進國際貿易往來,提升國際信譽會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真虹.港口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代永華.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過失負責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作者簡介:王峰(1972-)男,青島港灣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本科學歷,具有多年的水運、港口管理工作經驗,研究方向:港口與航運業(yè)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