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冰
近日,來自杭州的17個月大的小剛(化名)不慎被100℃熱水燙傷,小剛媽媽一個動作被醫(yī)生點贊的新聞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原來她在送醫(yī)前用涼水給兒子沖了半個小時。這位寶媽很機智,及時采取措施降溫、消腫止痛,孩子的傷勢得到很好的控制??纱蠖鄶?shù)父母在孩子燙傷后,往往六神無主,就急著把孩子往醫(yī)院送,對應急處理的措施知之甚少,甚至仍有不少人在燙傷后用老鼠油、醬油、牙膏等“土方法”救急,這么做很不靠譜,可能會誘發(fā)感染,加重病情。
燙傷后不靠譜的“土辦法”
牙 膏 涂上牙膏,燙傷處會感覺涼涼的很舒服,不過干了之后會附著在創(chuàng)面上,這增加了醫(yī)生清理傷口難度不說,還會影響燒傷處熱量的散發(fā)。
紅藥水、紫藥水 涂抹有顏色的藥物,如紅藥水、紫藥水等,會影響醫(yī)生對創(chuàng)面深度的判斷,而且它們是消毒劑,在老百姓看來是消毒了,其實對燙傷的治療意義并不大。
醬油、醋 醬油、醋不僅不衛(wèi)生,還有利于細菌的生長,從而污染創(chuàng)面,增加感染機會。另外,醬油含大量鹽分,涂在傷口處會加重疼痛感,還有可能會使傷口處皮膚色素沉著。
老鼠油、爐灶灰 老鼠油就是把小老鼠泡在香油里,是一種民間偏方。在農(nóng)村,人們燙傷后用老鼠油、爐灶灰救急仍不少見,但從科學角度來看,隨意涂抹后會增加傷口污染、感染的概率并加深創(chuàng)面。
青草膏 青草膏近年較為風靡,如果只是燙后有一點點紅,擦點青草膏也無大礙。但由于其中含有刺激性成分,倘若燙傷處已破皮,建議不要再抹青草膏,以免刺激傷口,減慢愈合速度。
燙傷后如何正確處理
1.5~5歲的孩子活潑好動,尤其是男孩好奇心強,是發(fā)生燙傷的主要對象。在孩子燙傷后,父母往往六神無主,就急著把孩子往醫(yī)院送,對應急處理措施知之甚少。其實,如能及時采取措施降溫、消腫止痛,孩子的傷勢就能得到很好的恢復。
出現(xiàn)意外燙傷后最直接的處理辦法是用自來水沖洗,最好持續(xù)半小時。不建議用冰塊敷患處,防止凍傷。如果實在要用冰塊,建議用干凈柔軟的紗布包扎好,再敷患處,時間不宜過長,以不超過半小時為宜。
燙傷后急救應視其燙傷嚴重程度,合理選擇處理方式。燙傷可分為Ⅰ度燙傷(紅斑性,皮膚變紅)、Ⅱ度燙傷(水泡性,患處產(chǎn)生水泡)、Ⅲ度燙傷(壞死性,皮膚削落)。
Ⅰ度燙傷 應立刻用自來水流水沖,即“冷卻治療”,若是不方便沖洗的部位,也可用冷毛巾敷,帶走熱量,減輕燙傷程度。
Ⅱ度燙傷 經(jīng)“冷卻治療”一定時間后,仍局部紅腫、發(fā)熱,疼痛難忍,且傷處長起了水泡,這時不要弄破水泡,要迅速到醫(yī)院治療。
Ⅲ度燙傷 皮膚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傷害,皮膚焦黑、壞死,這時疼痛反而不劇烈,因為許多神經(jīng)也都一起受到損傷。這時應避免創(chuàng)傷面污染和再次損傷,不要涂擦藥物,保持清潔,迅速送醫(yī)院治療。
預防:做個有心人
1.開水、熱湯要放置高處、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以免不慎碰翻燙傷孩子。
2.洗澡水應該先放冷水,再放熱水,如果是用花灑調(diào)節(jié)水溫的,要大人在旁邊看護,不能讓孩子自己調(diào)節(jié),以免發(fā)生意外。
3.孩子最好由年輕父母看護,老人行動遲緩反應不敏捷,常容易發(fā)生意外。
4.傷后兩小時是燙傷急救的黃金期,一旦發(fā)生燙傷意外,切莫慌亂,先用涼水沖洗半小時以上,且不要硬脫衣服,應用剪刀慢慢剪開衣服。
5.最后強調(diào),不要偏信涂抹醬油之類的方法,為避免感染,最好還是到醫(yī)院做進一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