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彤
摘要:中國電影自20世紀初從萌芽、發(fā)展,到不斷壯大,青島也與之相攜行進、共同成長著。1897-1914年青島歸屬于德國殖民地,德殖民者在政權上管控的同時也為這座城市帶來了文化上的輸入?!安皝砥贰薄娪熬褪瞧渲兄唬R戲、海濱浴場等一同作為新興的娛樂項目,供殖民者進行消遣。水兵俱樂部舊址作為德占時期的地標性建筑,于2016年6月在專家論證下確認為中國境內現(xiàn)存最早的商業(yè)電影放映場所,這一史實的更新使這座文藝復興風格建筑成為中國電影史中珍貴的補遺資料。
關鍵詞:青島電影史 商業(yè)放映 水兵俱樂部
中圖分類號:J9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16-0151-02
青島開埠始建于1891年6月14日,是一座只有百年歷史的年輕城市。由于地貌形勢環(huán)山蔽海,備受歐洲帝國的覬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始,曾被德、日、美接連占據長達半個多世紀,期間商賈貴族往來暫居于此,東西方文化的和諧交融使得城市的人文底蘊日漸豐厚。享有“東方瑞士”的青島擁有眾多歐式古建筑,他們錯落隱匿于八大關的林蔭大道和老城區(qū)窄窄落落的小巷里,水兵俱樂部和亨利王子飯店便在其中。1897年德軍派兵占領青島,同年隨著通商口岸的開放,和歐洲殖民者一同到來的還有大洋彼岸三年前發(fā)明的電影術。
一、殖民記憶之初
“瓜分”“掠奪”是19世紀中后期搖曳在中國大陸上最讓人惴惴不安的關鍵詞,戰(zhàn)爭與割地并行,種種條約的簽署使國家主權不得不拱手相讓。早在1894年8月,德國已派遠東艦隊勘查膠州灣的經濟和軍事價值,并認定為最適宜殖民的目標港口。1897年11月窺伺已久的德軍,借“巨野教案”①為由,派軍艦多艘,強行占領膠州灣,并迫使清政府簽訂《膠澳租界條約》,自此,膠東半島已屬德勢力范圍。為了殖民統(tǒng)治和經濟掠奪的需要,德殖民者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修鐵路、建港口,并于1899年10月12日由德皇威廉二世將膠澳租界地的新市區(qū)命名為“青島”。直至1914年,一戰(zhàn)后日本接替德國繼續(xù)殖民統(tǒng)治。
1897年11月隨德軍同船登陸青島的還有軍隊攝影師,他們樸實地記錄下了當年的城市風貌和百姓生活。從現(xiàn)存的影像資料看,拍攝時間大約在登陸后不久的隆冬,片中一派車水馬龍的街景,行人和商販相繼穿梭于集市上,人們身裹厚重的棉服,雙手在袖口中互相抄起,背景中的建筑物是北方常見的方形宅門。②德國人在青島立足腳跟后,于1900年開始制定城市規(guī)劃。除修建港口鐵路外,還大力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修建自來水、郵政以及排水系統(tǒng)等。期間興建的百余個大型建筑項目,其中就包括水兵俱樂部和亨利王子飯店。
二、水兵俱樂部
在德國強占膠州灣的第二年,德在位皇帝威廉二世指派他的弟弟阿爾貝特·威廉·海因里希親王作為東亞艦隊司令,與駐守青島的長官會晤,并傳達德皇的城市建設規(guī)劃。海因里希親王即為亨利王子,他的到來也直接催生了水兵俱樂部的建設。當時的青島雖地處要塞,但還是荒涼落后的,又缺少文化娛樂設施,駐軍官兵向親王訴苦,希望改善業(yè)余生活。亨利王子在得知這一境況后,向德國議會提案希望在青島興修一座集文化、休閑為一體的建筑,提高德駐軍的生活水平?!澳康臑楹T提供一個休閑場所,以免他們受到無目的的街頭游蕩、不良小酒店和酗酒等道德敗壞的生活影響”③。
水兵俱樂部又名水師飯店,坐落于湖北路17號,1899年設計動工,1902年5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這是一座木質結構為主,保持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德式建筑,在20世紀初,其與棧橋、小青島形成直角三角形作為航標使用,也是沿海唯一超過18米的建筑物。建成后的水兵俱樂部很快就發(fā)揮了它休閑娛樂的作用,這里常常吸引德、英兩國的士兵光顧。一層的中央劇場用作舞臺劇欣賞、樂器演奏,二層設有觀景臺,共容納500余人。最為重要的是在這里進行了電影的長期商業(yè)放映,也賦予了這棟建筑以百年光影的獨特魅力,并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獨特印記。
認定為商業(yè)電影放映的三要素分別是:售票、廣告和持續(xù)放映。在1907年8月9日《膠州報》第568期中,刊登了現(xiàn)存最早的水兵俱樂部的電影票價信息。“水兵俱樂部晚七點放映電影,門票價預售二十五分,現(xiàn)購三十分”。其中“分”為德國貨幣馬克的最小單位“分尼”,三十分尼約合當時流通的清光緒制錢800多文,相當于在青島的中國工人一天的工資,這也是一般百姓無法承受的觀影票價。且當時上映的多為外國默片,晦澀難懂,所以出入影院的大多非官即貴。在1907年9月4日出版的德文報紙《青島新報》④第4版也刊登了水兵俱樂部放映電影的廣告信息,“水兵俱樂部每天晚上6:30放映電影”⑤。自此,直至1914年出現(xiàn)在《青島新報》《膠澳官報》的電影放映廣告多達百余次,這也是證明其持續(xù)放映的確鑿證據。從廣告中綜合的票價數據來看,呈逐年走高的態(tài)勢。1907-1908年票價約為25-30分,1909-1910年票價約為40分,其中政教片免費。1911-1912年全年未出現(xiàn)政教片,商業(yè)片售價有所調整為60分。1914年票價約為1元,政教片重新出現(xiàn),并免費放映。⑥其中1元為1鷹洋⑦,1912年的鷹洋換算暫無具體考證,但從小說《祝?!分邢榱稚┮荒甑墓ゅX僅換回12鷹洋,可知彼時電影的時髦程度。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蹉跎,水兵俱樂部雖幾經易主卻再未作為電影放映等文化娛樂場所向公眾開放。直至2016年5月22日,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中國電影博物館召集了13位國內權威電影史專家對水兵俱樂部進行實地考量,并對其電影歷史價值進行評估討論。此前被廣泛認可的中國電影最早商業(yè)放映記錄,是在上海徐匯虹口劇院,但該建筑早已被拆除。而今經過這次“青島水兵俱樂部電影歷史價值專家論證會”,可基本認定這里是中國境內現(xiàn)存最早、保存比較完整,并用于商業(yè)電影放映的歷史建筑。
以上述史料記錄來看,德國殖民者在青島的侵占加速了西方文化的傳播,雖未達到“傳播歐洲文化基地”的目標,但也使青島成為20世紀初首批接觸電影的城市。從電影票的售價、放映地點以及廣告投放(多刊載于德文報紙)來看,這一娛樂方式的主要消費群體僅限于以德國人為主的外國人。當然清代末年也有頭頂花翎的官員貴族來青觀影,這也是屈指可數,抑或是1903年,清廷高官徐世昌、周馥等人到青島辦事,德國總督以觀看電影作為最高規(guī)格禮儀接待他們。⑧水兵俱樂部經過翻新后,于2016年8月開門納客,作為電影主題的文化產業(yè)平臺面向大眾。隸屬鬧市,它不再張揚繁華,而是以永恒的佇立見證著城市的風華容貌。
注釋:
①鴉片戰(zhàn)爭后,帝國列強入侵,并派入大批傳教士進行文化滲透,他們橫行鄉(xiāng)里肆無忌憚,但清政府向來屈膝求和。百姓積怨痛恨,直至1897年11月1日,在山東曹州巨野縣殺害能方濟、韓理伽略兩名神父。
②資料來源:CCTV-9紀錄頻道首播,紀錄片:《青島要塞-膠州灣事件》26:38-26:48。
③青島市檔案館:《青島開埠十七年——(膠澳發(fā)展備忘錄)全譯》,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頁。
④《青島新報》(Tsingtau Sin Pau)是當時德國青島地區(qū)于1905-1914年間出版的德文報紙。
⑤資料來源:德國國家檔案館,D-53-BONN19070904。
⑥數據來源:《青島新報》等地方報紙綜合信息。
⑦墨西哥銀元,指1821年墨西哥獨立后使用的新鑄幣,晚清民國年間大量輸入中國。
⑧陳呂本:《鯨吞與拼爭歲月——列強并吞青島爭奪山東記憶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頁。
參考文獻:
[1]青島市文化局.青島文藝漫話[M].青島:青島出版社,1988.
[2]陳呂本.鯨吞與拼爭歲月——列強并吞青島爭奪山東記憶錄[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3]青島史志辦公室編.青島市志——大記事[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0.
[4]黃德泉.“中國最早的電影院”之參照系[J].當代電影,2016,(11).
[5]曲潔.民國時期青島的文化娛樂消費初探(1912-1937)[D].青島:青島大學,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