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秦優(yōu)9號三系雜交油菜為材料,通過大田試驗研究了不同播期對免耕直播油菜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播期下,油菜成熟期保持一致,油菜生育后期隨氣溫升高,可彌補播種適當推遲的影響,播期推遲,生育期相應縮短。10月15日播種的油菜地上部干物質量較前兩期處理大幅降低,株高、主花序長度、主莖角果數(shù)和角果寬達到差異顯著水平,同時產量較前兩期分別減少17.7%和13.7%。
關鍵詞:播期;油菜;農藝性狀;產量;秦優(yōu)9號
中圖分類號:S56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18)06-0022-03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Direct Seeding Rapeseed under
No-tillage Cultivation Condition
LUO Xian-fu1,2,ZHAO Yang1,2,GAO Du-juan1,2,CHEN You-de3
(1. Hunan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410125,PRC; 2. Key Laboratory of India Rice Genetics and Breeding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Valle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angsha 410125, PRC; 3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 PRC)
Abstract: Three-line hybrid in Brassica napus named Qinyou No.9 was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direct seeding rape were studied under no-tillage cultivation condition through field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ture stage of rapeseed was consistent under different sowing treatments, and it can make up for the effect of proper postponement of sow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in the late stage of rape. The sowing date was postponed and the growth period was shortened correspondingly.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two treatments, the aboveground part of dry matt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plant height, main inflorescence length, main inflorescence pod number, pod widt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the yield decreased by 17.9% and 13.6% respectively sowing on October 15.
Key words: sowing date; rape; agronomic traits; yield; Qinyou No.9
油菜是我國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長江流域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湖南地處長江中游,油菜種植面積已超130.7萬hm2,占我國油菜種植總面積的比17.8%,持續(xù)多年穩(wěn)居第一[1]。位于湘北的洞庭湖區(qū)是湖南省主要油菜生產區(qū),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以育苗移栽和人工收割為主的傳統(tǒng)種植方式生產成本不斷增高、經濟效益逐漸降低,湖區(qū)地勢平坦、面積大,便于種植機械化作業(yè),以油菜少免耕直播與機收為主的輕簡化栽培技術發(fā)展迅速,推廣種植面積大幅增
加[2-4]。
目前,有關播期對翻耕移栽或直播油菜農藝性狀與產量及產量構成影響的研究較多[5-7],但播期對免耕直播油菜農藝性狀與產量影響研究較少。免耕直播有利于油菜產量的提高和表層土壤肥力的改善[8],人工成本投入較少,可增加農民經濟效益[9]。研究采用免耕直播種植模式,探討不同播期對油菜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以期為湖南省免耕直播油菜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和實踐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選用甘藍型三系雜交油菜品種秦優(yōu)9號,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進行試驗。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設在湖南省洞庭湖區(qū)益陽市南縣三仙湖鎮(zhèn)太平橋村。試驗地為多年免耕田塊。前茬為水稻,9月下旬收獲。油菜播種前取土壤樣品測定,土壤含水解氮222.11 mg/kg、速效磷13.31 mg/kg、速效鉀70.10 mg/kg,有機質4.49%,pH值為7.9。
1.3 試驗設計
采用單因素大區(qū)試驗設計,設置3個播期,處理1為10月5日播種,處理2為10月10日播種,處理3為10月15日播種,采用免耕人工撒播,播種量均為3 kg/hm2,大區(qū)面積336 m2。用尿素45 kg/hm2和速樂硼3.0 kg/hm2與油菜種子混勻人工撒施,3~4葉一心時雨后追施尿素120 kg/hm2,5~6葉一心時雨后追施復合肥300 kg/hm2,以保證冬發(fā)壯苗。病蟲雜草防治等其他田間管理一致。
1.4 檢測項目及方法
試驗期間觀察記載油菜的主要生育時期,成熟期時每個大區(qū)內選取3個點,每個點選取代表性植株10株進行株高、根頸粗、分枝位高度、一次分枝數(shù)、主花序長度、主莖有效角果數(shù)、角果長和角果寬等農藝性狀調查。每處理隨機抽取植株10株,按不同器官分開,將鮮樣在105℃下殺青30 min左右,80℃下烘至恒重并稱干重。各大區(qū)油菜割稈后,后熟5~7 d,再分別打收稱重,根據(jù)油菜籽含水率折算出油菜籽單位面積產量。
1.5 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期對免耕直播油菜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1可知,3個處理油菜播種期各推遲5 d,隨著油菜生長發(fā)育進行,3個處理后期生長差異逐漸縮小,生育時期接近。處理1較處理2現(xiàn)蕾期至終花期提早2 d;處理2和處理3相比,生長前期相差較大,初花期相差最大提早8 d,但終花期只相差2 d;各處理成熟期均為5月3日,保持一致。由于播種期相差5 d,因此全生育期仍相差5 d。表明油菜生育后期隨氣溫升高,可彌補前期播種期推遲的影響。
2.2 不同播期對免耕直播油菜成熟期干物質重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處理1和處理2中根、莖和角果殼差異均不顯著,表明播種期推遲5 d對油菜成熟期干物質積累沒有明顯的影響。而處理3與前兩個處理比較,莖干物質量減少2.44~3.00 g,角果殼干物質量減少0.90~0.96 g,均達到差異顯著水平,表明隨播種時間進一步推遲,干物質量明顯減少,提早播種有利于油菜干物質積累。
2.3 不同播期對免耕直播油菜成熟期農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3可知,隨播種期時間推遲,各項農藝性狀指標變化趨勢大致相同,不同處理間比較,根頸粗、分枝位高度、一次分枝數(shù)、角果長均差異不顯著。處理1和處理2的株高、主花序長度差異不顯著,但與處理3相比,株高分別增加13.2%和11.4%,主花序長度分別增加21.2%和17.5%,均達到差異顯著水平;處理1與處理3主莖角果數(shù)和角果寬差異顯著。
2.4 不同播期對免耕直播油菜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
由表4可知,隨播種時間推遲,各項產量構成因子均逐漸下降,各處理的密度、單株角果數(shù)、角粒數(shù)、千粒重均未達到差異顯著水平;處理1和處理3單株產量差異顯著;處理1和處理2產量差異不顯著,但與處理3比較,產量差異顯著,分別增加17.7%和13.7%,表明早播有利于免耕直播油菜提高產量。
3 結論與討論
湖南省洞庭湖區(qū)直播油菜一般10月上旬播種,但受天氣、前茬作物和農耗時間等因素影響,常造成直播油菜播種時間推遲至10月中旬,個別年份甚至推遲至10月下旬。試驗設置3個播種期,從生育期角度分析,不同播種期處理下,油菜生長發(fā)育時期差異越來越小,成熟時間相同。表明生育后期環(huán)境溫度升高,可以補償由于播種期適當推遲對油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且對后茬作物播種期沒有干擾。從干物質積累量角度分析,10月15日播種的油菜成熟期莖和角果殼大幅低于前兩期處理,而根干物質量與前兩期沒有顯著差異,表明播種期推遲對地上部干物質積累影響較大,而地下部影響較小,這可能與空氣溫度比土壤溫度受環(huán)境干預程度大有一定關系。
試驗表明,播期對免耕直播油菜農藝性狀有重要影響,不同播期下株高、主花序長度、主莖有效角果數(shù)和角果寬差異顯著,表現(xiàn)出隨播期推遲而降低或減少的趨勢,與張曉龍等[10]和馬霓等[11]研究結果一致。播期也是影響產量的主要因素,從產量構成因子角度分析,雖然隨播期推遲,不同處理單項產量構成因子差異均不顯著,但是多項因子相累計造成10月15日播種的油菜單株產量較前兩期小幅減低,差異顯著,而實際收獲產量較前兩期減少10%以上,表明播種期推遲后,免耕直播油菜產量大幅降低。
參考文獻:
[1] 農經隊. 湖南省油菜產業(yè)發(fā)展形勢分析及對策研究[EB/OL]. http://www.hntj.gov.cn/tjfx/jczx/2017jczx/201712/t20171214_4900554.html,2017-12-14.
[2] 陳照波,余 建. 我國油菜生產形勢分析和科研對策研究[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0,32(2):303-308.
[3] 李 強,高建彬,曹超群,等. 機械化稻田免耕直播油菜新品種篩選試驗[J]. 湖南農業(yè)科學,2015,(6):12-15.
[4] 何應榮,向鳳玲. 播期、種植密度及施氮水平對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產量的影響[J]. 作物研究,2014,28(7):787-791.
[5] 任永源,丁厚棟,林寶剛,等. 播期和播量對直播油菜產量的影響[J]. 浙江農業(yè)科學,2008,(3):319-321.
[6] 吳永成,徐亞麗,彭海浪,等. 播期及種植密度對直播油菜農藝性狀和產量品質的影響[J]. 西南農業(yè)學報,2015,28(2):534-538.
[7] 周 燕,茅一平,陳 旭,等. 播期、密度、氮肥對直播油菜‘滬油17'產量的影響[J]. 上海農業(yè)學報,2013,29(3):67-69.
[8] 杜興彬,羅利軍,陳 晨,等. 稻-油輪作連續(xù)免耕直播對作物產量及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J]. 中國水稻科學,2013,27(6):617-623.
[9] 夏 清,劉秀清,石華娟. 兩種不同栽培模式下油菜農藝性狀及品質性狀分析——栽培方式對油菜機收影響因子的作用初探[J]. 西南農業(yè)學報,2011,24(2):451-454.
[10] 張曉龍,何俊龍,宋海星,等. 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對直播油菜重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14,(5):70-74.
[11] 馬 霓,張春雷,李 俊,等. 播期和密度對免耕直播油菜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 湖北農業(yè)科學,2010,49(7):1580-1583.
(責任編輯:夏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