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德國時。處處彰顯的嚴謹、量化思維,仿佛一座巨大的鑲著金邊的玻璃展柜。讓我驚嘆不已。如今在德留學逾三年,對這里的一切漸漸習以為常,對我而言,德國人的嚴謹好似公交車上的拉環(huán),平日里晃晃蕩蕩,也不起眼,然而一個急轉(zhuǎn)彎,猛地一下抓住,倒也是個讓人足夠安心的存在。
法學生室友G
“中國沒有所謂‘零樓’的,負一層上面就是地上一層了?!?“那零不就沒有了,‘負一’和‘一’之間怎么能沒有‘零’呢!”
這是我和室友G的一段經(jīng)典對話。
G室友來自斯圖加特——奔馳、保時捷和博世的故鄉(xiāng),就讀法學專業(yè)。時年21歲的他用“嚴謹”打開了我了解德國人的第一扇窗。
初來乍到,常常遇到生詞,向他請教,他會相當精準地給出一串字典式的定義。比如“geil”這個詞,大概相當于漢語中的“棒”或者已故流行語“給力”。我向G室友討教,他先用書面語解釋了一番:“本詞屬于流行俚語,用于表達驚嘆、贊美,形容非常好,或者說某一事物很高程度地符合說話人的心意:還有一個意思,便是形容人性感,外表有吸引力,然多為貶義?!?/p>
我還在充滿欽佩地咀嚼這長長的定義,G又上網(wǎng)搜索了這個詞的詞典解釋,了解到這個詞在植物學中還有“生長繁茂”,甚至“施肥過度”之義。于是“geil”這個詞,我是再也不會忘記了。
另一次,我買了張海報往墻上貼,貼完后不能確定是不是方正的,便喊G進來幫我看看。他步子時遠時近,一番打量,卻始終默不作聲。一個轉(zhuǎn)身,他回屋抄了把卷尺。待他量完海報邊與房梁、墻邊的距離,獲得鐵一般的數(shù)據(jù)后,才輕吐一句:“你看,歪了?!?/p>
然而誰知夜里海報竟轟然掉下。第二天,他拿來了專業(yè)的墻面貼以及一個電子秤。膠帶每只承重200克,他必須測量海報的重量并結(jié)合墻面的光滑程度以確定需要幾個墻面貼。
結(jié)果就是,到現(xiàn)在這張海報還在墻上貼得穩(wěn)穩(wěn)正正的。
S君的“面包小作坊”
接下來我要介紹一下另一位室友——來自漢堡的S。
德國人愛吃面包是出了名的。對于如此重要的主食,崇尚有機健康的s君決定自己動手。他要烤的不是普通面包,而是無面粉、無泡打粉、無添加、百分百全谷物有機面包。連酵母也要自己在冰箱養(yǎng)。
每周按需開爐兩到三次。從第一次烤制以來,s君始終堅持在一個本子上記錄烤制數(shù)據(jù)和成果,包括各種谷物的用量,研磨精細度,發(fā)酵時間,烤箱溫度,烤制時長以及成品的具體顏色、口感、濕潤度等等。
這一番動靜引來了G君。他對面包外形頗為講究,所以實驗報告上從此多了新的一欄:平整度。這兩位著實把我們的廚房變成了實驗室。一次次的嘗試后,他們成功研發(fā)出了完美的“三無面包”。
好玩,大概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很難將這個詞與“嚴謹”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在這德國哥兒倆的眼中,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追求細節(jié)竟是一樁充滿樂趣的事情。很難說是嚴謹?shù)牡聡吮粭l條框框所禁錮鉗制。還是他們在掌控著細節(jié),感受“萬事到位”的快意。
好友T與蔥油拌面
好友T是個愛做菜的德國施瓦本女孩。
有一回我給她做了蔥油拌面,配料非常簡單:細面、鮮蔥、白糖、生抽、老抽,還有大量的油。當一個德國人想要復制一道只吃過一次的中國菜時,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我先是陪她去亞洲超市買了生抽、老抽,她詳細地詢問了兩者的用途與區(qū)別,又記錄下各種配料的配比以及蔥段炸制的時間。那段日子,我一次次幫她嘗味、看顏色,到后來我都快忘了正宗的蔥油拌面是什么味道了。一個月過去,我被認真好學的T喂胖了三斤。
家庭主婦W夫人
去年夏天我去朋友家做客,有幸見識了她嚴謹?shù)哪赣H——W夫人。
我到訪過不少德國家庭,卻第一次見到如此一塵不染、齊整有致的人家。桌椅、書架、擺設(shè),各就其位,就連一盆盆綠植都挑不出一片黃葉。我被帶進了樓上的客房,在滿目的一塵不染中,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擺放我的隨身家當。
下樓時經(jīng)過一個房間,朋友介紹說這是她媽媽的辦公室。她媽媽分明是專職的家庭主婦,竟然有自己正兒八經(jīng)的私人工作領(lǐng)域。朋友說w夫人每周都會在辦公室里制定周計劃,包括購物詳單、每日食單以及相應的食材分量,且往往精確到克,而這些計劃不出意外將會在接下來的一周里得到嚴格執(zhí)行。
隨后,朋友帶我去參觀花園,摘了些晚餐將用的香草、蔬果,廚房我們便不得再踏入一步了。w夫人的規(guī)矩很嚴,她燒菜時,菜品、步驟、用量都是精確計劃好的,任何人的擅自插手都會擾亂她的排兵布陣。
吃過晚飯。W夫婦聊起他們?nèi)ピ侥隙燃俚慕?jīng)歷。我問起度假時這么大的園子誰來照顧,朋友笑著說:“還不是我那大姨來。”原來w夫人會給每一株花草貼上字條。分別標明澆水量和澆水頻次。她們家的花園不下兩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