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組合成績的突飛猛進,離不開1996年出生的“神童”蘇卡姆約的貢獻,在去年第五期的專欄介紹中,筆者就對他大加贊賞。蘇卡姆約的天賦不在于“大力”而在于“巧妙”,是羽毛球技術精髓核心的集中體現。如今,他在球場上的“神韻”仍然耀眼,而且更加沉穩(wěn)老練,實在是讓人迷而忘返。所以,在中國新年的第一期,特意和大家一起分享雙打“神童”蘇卡姆約的神技術。
一、蘇卡姆約的“神速度”
看過蘇卡姆約打球的球迷一定會驚訝于他超乎尋常的連貫速度,這真的不是一個普遍現象,也不是后天訓練人人都可以達到的境界。他的主教練在一次采訪中談到:“蘇卡姆約是難得一見的男雙奇才,出手之快異于常人,這是身體自然反射,與生俱來的,男雙已好多年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球員。”
確實如此,蘇卡姆約的連貫技術不是可以輕易被模仿的,他的很多擊球幾乎是違反常理的,一般人不會做也做不到,所以他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快”。
如圖1所示,蘇卡姆約發(fā)球(紅衣),白衣對手接發(fā),平推直線,發(fā)力充分,球速較快。一般情況下,發(fā)球方會把第三拍的處理讓給后位同伴。但是,蘇卡姆約不會讓也不可能讓,他堅持自己拿第三拍。從圖1-4/5的擊球姿勢看,擊球點是在頭后面,是常規(guī)的被動點(一般也不建議拿球,容易導致下一拍的被動),但是蘇卡姆約的特長就在于此,越是這樣的被動點,他越敢發(fā)力,抽壓出去的球很具威脅,而且連貫下一拍的跟進速度很快(圖1-6)。從圖1-7白衣對手的回擊姿勢看,蘇卡姆約的頭后抽壓球速很快,逼迫對手只能勉強架擋。隨后,蘇卡姆約快速跟進上網,一個反手撲壓(圖1-8/9),導致對手更加被動,正手勉強擋網(圖1-10),質量很差(圖1-12)。之后就是手到擒來的結果,伴隨著蘇卡姆約在網前的一次清脆撲殺,回合結束。該回合從蘇卡姆約發(fā)球開始,雙發(fā)一共擊打了7拍球,在4秒內完成,蘇卡姆約一人完成了4拍,速度之快可想而知。
還有實戰(zhàn)例子顯示,這一速度并不是蘇卡姆約的最快速度。圖2是在與日本組合嘉村健士/園田啟悟的比賽中表現出來的。
圖2-1顯示,仍然是蘇卡姆約發(fā)球,日本組合接發(fā)反手推壓中路,蘇卡姆約還是堅持自身連貫封壓。圖2-5、圖2-9、圖2-13顯示,蘇卡姆約仍然是在頭后被動點連續(xù)三次抽壓封網,直打到對手服軟擋網。然后,他轉為更加主動的網前正手推壓(圖2-16),導致對手更加被動,最后一拍變成了網前撲殺(圖2-20),對手只能放棄抵抗。該回合一共12拍,持續(xù)時間5秒,蘇卡姆約一人包辦6拍,每一拍的擊球時間不到500毫秒,真是超過了常人反應的極限。
二、蘇卡姆約的“神變化”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種快不僅是絕對速度的快,更深的奧秘是在快的速度里還包含了神出鬼沒的變化。這才是“唯快不破”的真正內涵,也是蘇卡姆約最令人贊嘆和令對手膽寒的真功夫。
圖3-1所示,蘇卡姆約(黃衣)在左區(qū)半場反手抽壓直線,對手反手擋直線。蘇卡姆約繼續(xù)連貫正手抽壓直線(圖3-6/7),對手尋求擺脫,正手擋對角(圖3-9/10/11)。蘇卡姆約積極跟進上網,對手(左場區(qū))見狀也積極跟進網前逼搶。蘇卡姆約在與對手形成網前對抗的情況下(圖3-12),突然采取了拐彎戰(zhàn)術,來了個正手勾對角(圖3-13),避開了直線跟進對抗的對手。而右場區(qū)的對手因為準備底線進攻,跟進不及時,最后只能眼睜睜看著球落地(圖3-15)。
多看比賽就會發(fā)現,蘇卡姆約的這種變化不是心血來潮的偶然之舉,幾乎是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如圖4-1所示,蘇卡姆約在左半場區(qū)反手抽直線,對手以正手抽壓直線回擊(圖4-4),球的飛行路線靠近蘇卡姆約的正手區(qū)位置。此時,對手的預判是蘇卡姆約正手回抽直線,并做出頭頂封壓的準備(圖4-6)。但蘇卡姆約居然在擊球瞬間突然變拍,做出了一個滑板擋對角的技術動作(圖4-7/8/9),完全出乎對手預料,結果就如圖4-9所示,對手望球興嘆,毫無辦法。
圖5是對陣日本第一男雙的實戰(zhàn)例子。這次是吉迪恩發(fā)球,蘇卡姆約站在后位。發(fā)球后,日本組合接發(fā)正手推壓中路,吉迪恩沒有拿第三拍,讓給了站后位的蘇卡姆約。蘇卡姆約以反手抽壓中路回擊(圖5-5/6),日本組合頭頂封壓中路小對角(圖5-8)。此時,只見蘇卡姆約從中半場一躍而起,在對手兩人都準備封直線的情況下(圖5-11),突然拐彎變成了正手抽對角(圖5-12/13),完全騙過對手,將球打到了對方的空當區(qū)(圖5-15),并置對手于死地。
三、蘇卡姆喬的“神技術”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蘇卡姆約的速度之快、變化之多,歸根溯源是他全面扎實的基本技術。他的技術寬容度特別大,好像再困難的球都能拿到,再被動的擊球點也敢與對手硬碰硬。
圖6是蘇卡姆約接發(fā)球的變招。對手發(fā)球以后,蘇卡姆約迎上前。如圖6-3所示,準備姿勢明明是反手推對角或搶放網,可是擊球瞬間他突然變拍,拐到了直線半區(qū)的邊線(圖6-4),等抓對角線球路的對手發(fā)現上當(圖6-5)、重新調整重心去救球時,為時已晚(圖6-9)、功虧一簣。
圖7是蘇卡姆約經典的、有別于常人的封網技術。圖7-3是蘇卡姆約在頭后封網的姿勢,在這里介紹這個動作,并不是說蘇卡姆約只能這樣封網,而是別人做不到他卻能做到。而緊接著下一拍的封網,難度更大。如圖7-7所示,擊球點不僅在頭后面,而且遠離身體重心,這種奇葩難度球都能封到,也只有蘇卡姆約的“神技術”才能完成了。
最后再一起欣賞一下蘇卡姆約的防守神技術和神膽量。
圖8-1所示,日本組合在中半場高高躍起,正手殺中路小對角。這種球基本上絕殺,防守難度達到頂級。可是,如圖8-4/5/6所示蘇卡姆約的防守:反手抽直線,居然成功而且質量相當不錯。圖8-8顯示,他抽出去的球比較貼網,即便對手站在網前也無法封網,只能反手放網(圖8-9)。隨后,蘇卡姆約迅速跟進上網,在如圖8-11這樣的網前擊球點位置,對手又緊緊逼壓在網前,一般人是絕對不敢重復網前,大多會把球高高挑起來??墒牵K卡姆約偏偏不信邪,就敢在對手的眼皮底下重復放網,而且質量很好,讓對手無機可乘(圖8-13)。對手無奈,只好再次將球推撥出來,形成了雙方平衡的局面(圖8-15)。
在剛剛完成這篇賞析稿件的時候,又聞吉迪恩/蘇卡姆約在印尼賽決賽中戰(zhàn)勝中國隊“雙塔”李俊慧/劉雨辰奪冠。掐指一算,在這一站比賽之后,吉迪恩/蘇卡姆約的排名積分很可能超越10萬分,這么高的積分,在世界男雙陣營中恐怕也是一個新的紀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