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我覺得嶺南的一切文化都圍繞在我身邊。它超乎我對“家”的概念,它更像一個“文化圈”,我被其包裹,自由自在地汲取其中的養(yǎng)分。
嶺南文化的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嶺南文化的形成離不開中華民族文化特征的影響和交融。據(jù)了解,嶺南地區(qū)的多元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與土著文化長期融合的結(jié)果,也是吸收周邊地區(qū)文化的結(jié)果。而嶺南地區(qū)作為最為活躍的文化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涌現(xiàn)出了許多杰出的人才,如張九齡、姜公輔、劉瞻等嶺南籍讀書人先后出仕唐朝的宰相,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璀璨文化。
其實,宋代的蘇軾也有對嶺南特色的描寫,在《惠州一絕》中“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绷鞣拍舷碌臇|坡先生在此贊美嶺南風物,從而抒發(fā)對嶺南的留戀之情,這是東坡先生用滿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贊歌。
看嶺南,悟嶺南;聽嶺南,品嶺南。到近代,嶺南文化之所以常常被人們忽略,是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不了嶺南文化的美妙之處。其實嶺南文化就在我們身邊,上到嶺南物質(zhì)文化,下到嶺南精神文化。你會不會因為看到嶺南的建筑而感到嘆為觀止?你會不會因為聽到嶺南的聲音而覺得娓娓動聽?嶺南的建筑裝飾中,??梢砸姷教赜械拇u雕、灰塑人,內(nèi)容包括民間傳說、神話、戲曲故事的人物,其中以廣州陳家祠內(nèi)塑造的人物最富有特色。還有粵劇是廣東的瑰寶,薪火已相傳四百載,如今被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流行于嶺南地區(qū)及粵人聚集之地。清代也有一首《竹枝詞》描寫大眾看粵劇的盛況:“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節(jié),萬人圍住看瓊花。”“將柳蔭當作芙蓉帳,明朝駙馬看新娘夜半挑燈有心作窺妝……”小時候,家里的老人會時常哼上兩句,正因為從小受到粵劇的熏陶,我對粵劇的好感也油然而生。偶爾聽到粵劇,往往會流連忘返,那歌聲時時縈繞在我耳邊……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山水養(yǎng)一方風情。”我作為一個生長在廣東省的青少年,應該要熱愛嶺南的一切,更加深入地了解嶺南的文化,認真學習嶺南的歷史文化。
(指導老師:胡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