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 要:語文學科主要特點是人文性,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語文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人文情懷。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國家和各教育部門也越來越重視學生人文情懷的重要性,給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發(fā)展目標。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通過給學生上經(jīng)典人文作品課,來引導學生提高自己的審美觀念,最終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結合多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看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人文情懷;重要性;培養(yǎng)策略
初中階段是學生能力提升和性格塑造的主要階段,在這個時期,老師對學生的人格塑造尤為重要。要想讓初中生具備更高的素質(zhì)和人文素養(yǎng),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格塑造,讓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來引領學生的思想。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道德意識。以下就結合語文教學談談如何提高學生的人文情懷。
一、加強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懷的重視
由于語文是一門具有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的學科,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語言文化知識,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思想造成影響。通過對語文課本的學習,學生可以領悟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從而可以對學生的人格進行影響。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優(yōu)秀文化對人的塑造作用,讓學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發(fā)揮文學作品對學生品格的塑造作用,要培養(yǎng)學生更健全的人格。
二、更好地突出語文對人心靈的感化作用
語文的教學不僅可以在課堂完成,也可以在課外實現(xiàn)。因為生活與語文息息相關,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語文的應用。語文在很多方面來自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就拿學生的作文來說,學生的很多作文素材都來源于生活。只有擁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學生的作文才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倘若沒有生活中的這些素材的積累,學生的作文將變得極其空洞。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生活情景,同時也要讓語文知識更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靈感,更好地領悟到語文的魅力。
三、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來影響學生
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壓力比較大,學生需要通過中考進入高中,進入好的高中才更有希望考入好的大學。而中考考查的科目較多,一些學生認為語文學習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考試中語文得分也比較容易,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忽視了語文的學習,這樣一來會導致學生的文化知識薄弱,也會影響到學生對文化作品的理解。我國從古到今留下了很多文化著作,值得我們?nèi)W習、去品味。因此,老師要做好對這些經(jīng)典文化的教學工作,讓學生更好地受到這些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的熏陶,從而讓學生能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品格,也能更好地繼承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我在教學過程中,就經(jīng)常讓學生讀語文書后的名著,并讓學生做好讀書筆記,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四、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學生對某一科目學習的認真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一個更為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在這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會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從而更好地激勵自己去學習語文知識。因此,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一般會對學生進行鼓勵,當學生課堂問題回答情況良好,寫出好的作文時,我會在全班進行表揚,這樣一來就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同時也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
五、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對于語文學習來說,寫作素養(yǎng)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語文成績的高低。因為在高考試卷中,無論是閱讀理解還是寫作,都與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有關。而寫作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一來才能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要讓學生多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才能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給學生布置一些小練筆的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隨即寫出一些小片段,然后再與其他同學分享。在給學生講《戰(zhàn)爭與和平》時,我就讓學生寫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感想。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寫作與課本產(chǎn)生更多的共鳴,從而對課文有更好的理解。
對于初中生來說,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因為初中是一個人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fā)揮好優(yōu)秀文化作品對人的塑造作用。要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影響。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道德素質(zhì)和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是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楊金華.人文情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nèi)在覺醒:“人文情懷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線教師論壇實錄[J].教育科學論壇,2015(21):57-59.
[2]馬向陽.追求充滿人文情懷的教育[N].中國教師報,2015-10-14.
[3]陳佳冀.“動物敘事”中的人文情懷:新世紀動物小說類型化研究的意義與可行性探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86-9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