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思華
摘要:在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之下,教育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兒童的食育教育也開始被人們重視。兒童對外界還處于一個認識事物的階段,所以他們需要對食物進行認識并學習制作食物。兒童食育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中最重要的體現(xiàn),加強兒童食育教育的飲食科普性,對促進兒童的食物安全意識也非常大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兒童食育教育中如何加強飲食科普進行分析,進而得出加強飲食科普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兒童食育;飲食科普;教育;重要性
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蓬勃發(fā)展,讓兒童食育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尤其是在當下食品安全問題比較頻繁的當下,人們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和飲食安全非常重視。從兒童的人認識食物開始再到制作食物,這個過程中的食物科普教育非常重要,讓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得到了展現(xiàn),也讓學生的健康成長得到保障。
一、我國兒童食育教育的迫切性
在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之下,我國兒童的食育教育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1]。我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開始對食育教育工作進行了開展,但效果不是很理想。重要是由于我國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認為學生是以學業(yè)為重的,導致這方面的教學工作很難推進。但在這些年出現(xiàn)了諸多食品安全問題,讓人們的視線再次回到食育教育中。
(一)當前兒童食物類產(chǎn)品不健康
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推動了食品行業(yè)的發(fā)展,而可供兒童食用的食品很多都是油炸、膨化等一些不健康的食品,或者是一些幾乎沒有營養(yǎng)成分的食品,更有甚者會出現(xiàn)一些含有毒素的食品嚴重威脅著兒童的滲透健康。
(二)兒童飲食習慣的不合理
我國的食育教育由于起步晚,發(fā)展緩慢,導致在開展工作的時候不能科學的為兒童減少飲食的科普知識,也不能有效的讓學生進行實踐,這就導致兒童的飲食結(jié)構(gòu)極不合理。兒童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引導,讓他們選擇自己偏愛的食物,導致兒童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等問題,嚴重影響著兒童的健康成長。
(三)兒童的飲食禮儀有待加強
雖然我國也在大力倡導兒童的食育教育,并讓他們不斷的加強對飲食的科普教育,但效果卻很不理想,兒童的飲食禮儀還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兒童的飲食禮儀對其一生的影響都很重要,這不但是對其素質(zhì)教育的大力拓展,更是對其人格的一種培養(yǎng),但是很多教師對其飲食禮儀的培養(yǎng)很不注重,導致兒童在餐桌前的表現(xiàn)很不規(guī)矩。
二、兒童食育中加強飲食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一)科學合理的飲食能夠幫助兒童獲取足夠的營養(yǎng)
兒童正處于一個生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所以要獲取足夠的營養(yǎng)[2]。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對食物的認識與選擇不夠清楚,所以對兒童進行飲食科普教育,能夠讓學生從小掌握到營養(yǎng)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通過學校的科普教育,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食物營養(yǎng)對自身的成長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二)合理飲食能夠幫助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兒童在飲食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挑食、餐桌禮儀的不規(guī)范等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對兒童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家長對此也很頭疼。所以通過對兒童的食育教育,并加強飲食科普讓兒童明白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并幫他們規(guī)范餐桌禮儀,做一個文明懂禮貌的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兒童的食育工作中加強飲食的科普就非常重要了。
(三)幫助兒童形成科學合理的飲食觀念
科學合理的飲食觀念對孩子非常重要,這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通過實際生活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些從小就有合理的飲食觀念的孩子,在消費等其他方面也比較理性。教師利用食育教學的過程中加強飲食科普教育,讓孩子慢慢樹立合理飲食的觀念和理性的態(tài)度,讓他們對待意見事情的時候,不止是飲食都能夠更加合理理性。
三、兒童食育中加強飲食科普教育的策略
(一)教師的理念要順應時代潮流
對兒童食育教育工作的展開,和加強食育教育工作中的飲食科普教育就需要教師順應時代潮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3]。教師首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掌握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平時的食育教學中不斷對學生進行語言和肢體的滲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飲食的科普知識。教師要對食育教育進行透徹的研究,分析其中的科學性,然后在結(jié)合實際,把抽象的科學知識轉(zhuǎn)化為簡單的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生最好不要喝碳酸飲料的時候,靠把其中的科學原理解釋清楚,可怕學生很難理解。所以,教師可以自己通過研究碳酸飲料的不健康性和其中的科學道理,然后再通過課堂小實驗讓學生直觀的看到碳酸飲料的危害。教師可以把雞骨放置在倒有可樂的杯子中,放置一段時間,讓兒童清楚的看到碳酸飲料對身體的危害性。
(二)為兒童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
教師在進行食育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增加兒童的表現(xiàn)機會,只有在不斷的表現(xiàn)中,讓他們加深對飲食科普知識的記憶。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核心的氛圍,讓兒童在歡樂有趣的氛圍中掌握飲食的科普知識。例如教師在學生開始吃飯前,讓學生們說一說吃蘋果的好處,并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的回答。
(三)學校、家長積極配合,做好孩子的科學養(yǎng)成教育
好的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有非常大的印象,做好對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工作需要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通過家長和學校的合作,促進孩子的食育教中飲食科普的加強。教師需要多和家長溝通聯(lián)系,征求他們的意見,讓孩子在學校和家里都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例如,教師在學校引導孩子飯前洗手的時候,要科學的幫助學生理解洗手的好處??梢酝ㄟ^兒歌或者小故事讓兒童理解洗手的好處和壞處,但有些學生回家之后不一定會遵守,就要求家長一起配合,讓孩子回到家之后也能做到飯前洗手。
四、結(jié)語
兒童階段的教育能夠?qū)ζ湟簧陌l(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我國食育教育的發(fā)展能夠讓我國對兒童的教育理念不斷的得到更新,對兒童的食育教育中不斷的加強飲食科普,讓他們從小樹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兒童飲食習慣的樹立,能夠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有助于孩子的人格形成。我國兒童食育中加強飲食科普教育對促進我國素質(zhì)教育和教育改革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熒. 讓孩子在“食育”中享受健康[J]. 教育, 2017,3(19):62-62.
[2]王瑜, 黃程佳. 我國幼兒食育必要性及其促進策略[J].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6, 32(4):15-19.
[3]湯廣全. 兒童食育迫在眉睫:緣起、內(nèi)涵及特質(zhì)[J].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6, 29(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