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安
摘要:本文從四方面展開:激趣設境,未成曲調先有情;質疑引思,何愁沒處下金鉤;靈動生成,春色滿園關不??;尊重個性發(fā)展,千樹萬樹梨花開。
關鍵詞:課堂;教師;導演;激趣設境;質疑引思;靈動生成;尊重個性
教學不僅是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而課堂教學是展現(xiàn)藝術的舞臺。課堂這一舞臺,主角應該屬于我們的學生,導演角色無疑是教師。那么,如何做好“導演”呢?
一、激趣設境,未成曲調先有情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們:課堂導入是一堂課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新課的導入,好比是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如在靳家彥老師教學《有這樣一個村莊》一課的伊始。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了靳老師的睿智,讓學生“未讀課文先生趣”。
板書課題:有一個小村莊
生:老師,您寫錯了。應該是“有這樣一個小村莊”,您丟落了“這樣”二字。
師:非常感謝你幫助老師糾正了一個錯誤。不管是誰,我們只服從真理。叫什么名字?來,握握手,交個朋友吧。
生:我叫×××,謝謝老師這么真誠。
師:(補充“這樣”二字)請同學們讀課題。
生:有這樣一個小村莊。(連讀三遍,突出“這樣”一詞。)
師:產(chǎn)生問題了吧?什么問題?
生1:有怎樣一個小村莊?
生2:有什么樣的一個小村莊?
生3:有哪樣的一個小村莊?
師:這是你們三讀課文自己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達到的第一個目標。(畫一問號,代表這個目標。)師:怎樣達到這個目標呢?生:靠我們自己讀書,互相探究,讀懂為止。師:好。自己提出目標,自己讀書感受,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請同學們讀課文吧。
上課一開始就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以故意漏寫“這樣”一詞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不由自主地就進入了課文的學習中去了。且真誠地回應,融洽了學生的師生感情,讓學生開始對這老師的課堂產(chǎn)生了喜愛之情,這樣的開始,無不把學生帶進了語文學習的殿堂。
二、設疑引思,何愁沒處下金鉤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發(fā)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依據(jù)教材內容,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精心設疑,制造懸念,引導學生的探索欲望。
如王崧舟老師在教學《荷花》中,就巧妙地抓住一個“冒”字進行“三問”。
師: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
生1:我覺得這個“冒”字寫得特別美。到底美在哪兒,我也說不清楚。
師:說不清楚是正常的,說得清楚卻是不正常的。你能察覺到“冒”字特別美,就已經(jīng)非常了不起了。請大家來想一想,這個“冒”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么字?
(生分別說了下列詞露、鉆、長、頂、穿、伸)
師:但是,你們說的這些字眼作者用了沒有呢?沒有!盡管意思差不多,但作者什么都沒用,就用了這個“冒”字,是不是?為什么?為什么呢?
生:(自由朗讀)
師:誰嚼出“冒”的味道來了?你覺得怎么樣地長出來才叫冒出來。
生1:我覺得比較快地長出來是冒出來,不是很慢地長。
師:迅速地長出來。好,這是你的感覺。
生2:爭先恐后地長出來。
師:爭先恐后地長出來。這一朵急著要長出來,那一朵也急著要長出來,誰也不讓誰。我們從中體會到了荷花的一種心情,什么心情?
生3:急切的心情。
師:冒是怎樣地長?冒是急切地長。
生4:迫不及待的心情。
生5:非常高興的心情。
師: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長,興高采烈地長,非常激動地長,歡天喜地地長,心花怒放的長,這就是冒出來呀!你們還有不一樣的體會嗎?
生6:活蹦亂跳地長出來。
生7:歡欣鼓舞地長出來。
師:是啊,同學們,作者用“冒”這個字眼。為什么?因為“冒”讓我們了解到荷花開時的急切、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也應探求巧而精,由淺入深,才能激發(fā)起學生求知欲,使學生迸射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
三、靈動生成,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個成功的課堂“導演”應該像戲劇中的導演一樣,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場表現(xiàn),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適當?shù)恼{控,眷注學生的生命活力,讓課堂不斷生成“精彩”。
曾聽了幾位教師上《杏兒熟了》一課,教師想通過“奶奶家的杏兒長得很好,鄰居家的幾個孩子來偷杏兒不小心摔疼了腿,奶奶發(fā)現(xiàn)了不但沒責罵他們,反而親自打下杏兒分給孩子們?!边@個行為引導學生對奶奶的敬佩。一位學生竟冒出“奶奶這樣做會把小孩慣壞的。奶奶應該懲罰他們,他們才會改正錯誤。這突如其來的回答,讓在場的聽課老師捏了一把汗。但老師并沒有馬上否定,更沒有批評,而是機智地問:“假如你就是那個偷杏兒的小淘淘,奶奶這樣寬容你,你下次還會去偷嗎?”那孩子回答說:“不會。因為奶奶這樣寬容,我也不好意思再去偷了呢?”教師順手推舟:“假如奶奶換一種做法,狠狠地懲罰了幾個小孩,結果又會怎樣呢?”沒想到,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起來,對奶奶的崇敬也油然而生了!如果,當時“導演”沒有了耐性,缺乏了引導,那這一美麗的“生成之花”就凋謝了。
四、尊重個性發(fā)展,千樹萬樹梨花開
一個成功的“導演”首先自己應該是一個富有個性的人,他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對于人生、人性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體驗,對每一篇課文都進行了第二生命的創(chuàng)作,而不是讓課堂成為別人的“教案劇”出演的舞臺。
比如:我們在執(zhí)教《春雨的色彩》這一課時,課文的后面,編者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了一個問題說:“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小朋友也許會說:“春雨是綠色的,因為樹綠了,草綠了?!庇械男∨笥褧f:“春天五顏六色的,花紅了,柳綠了。”有的小朋友說春雨是無色的,因為下到地上就看不見了。”等等,每個人眼里的春天也許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富有個人情感色彩的表達,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的感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表達個性的舞臺。
總而言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注意課堂教學藝術的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能力,積淀語文素養(yǎng),才能成就自己的導演水平。
參考文獻:
[1]湯幼芬.尊重學生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J].當代教研論叢,2018(10):47.
[2]謝志宏.激趣·設境·游戲——略談《畫》的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199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