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 建超
2018年8月2日,“森德舒適行動——冷暖風等舒適集成系統(tǒng)在工業(yè)化建筑中的應用與發(fā)展”高峰論壇會議,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3號館舉行。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凈化與新風委員會主任、森德集團中國區(qū)總裁郭占庚博士,提前來到會場,在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凈化與新風委員會執(zhí)行主任王賀先生的引薦下,我見縫插針,借此機會對郭博士進行了論壇開始前的現場簡短采訪。
坐在論壇的會議廳里,郭占庚博士侃侃而談,舒緩的語調讓人感到親切、自然。郭占庚的聲音輕輕地在大廳飄蕩,不時夾雜著真誠的笑聲,給人一種極其平易、踏實的感覺,這也許正是理工科學者所特有的一種風度。
對于暖通行業(yè),對于新風市場,對于森德下一步在中國的發(fā)展趨勢,郭占庚充滿智慧的解疑釋惑,層次分明地鋪展開藍圖。
森德和中國
記者:森德是我國市場上和用戶心目中一個響當當的名字,也是我們采暖行業(yè)的一張名片。作為領頭人,請您介紹一下森德吧。
郭占庚:森德是一個百年公司,最早于1895 年成立于瑞士,迄今已有120余年的發(fā)展歷史,在全球70個國家有銷售公司,14個國家設立生產基地(包括中國)。森德(中國)暖通設備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于北京,由瑞士森德集團和北京金隅集團合資組建。金隅集團是國有企業(yè),主要經營建材和地產。瑞士森德和北京金隅都是上市公司,最早在中國市場上森德主要做散熱器業(yè)務,是中國散熱器行業(yè)的旗艦和先鋒。同時作為鋼制柱型散熱器研發(fā)和推廣者,森德至今保持著世界高檔散熱器行業(yè)的領先地位。在業(yè)界,森德公司一直以其強勢領先的技術優(yōu)勢、嚴格的質量管理而著稱。
當時我們做的第一個新風系統(tǒng)就在離老國展附近不遠的當代MOMA萬國城。它里面的恒溫、恒濕都是由我們森德給配置。在完成了這個新風系統(tǒng)配置的基礎上,我們又跟一些大的恒溫恒濕再合作,像南京的朗詩等。所以很多人認為森德是散熱器品牌,只是因為我們開展散熱器業(yè)務比較早,并且在行業(yè)的領先地位,先入為主了,這是一個誤區(qū)。無論在歐洲還是中國,我們都早已經開展暖通全領域的市場,包括散熱器、新風、熱泵、吊頂輻射采暖制冷、地暖、恒溫恒濕、智能控制等等。
記者:我們普通的消費者怎樣理解恒溫和恒濕產品?
郭占庚:恒溫、恒濕產品實際上就是我們被動房產品的前身,它的節(jié)能沒有被動房那么高,其理念跟被動房接近,若拿數字來表述,若被動房節(jié)能是80%,那么恒溫或恒濕節(jié)能就是40%。為什么新風系統(tǒng)在我們國家越來越受歡迎,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空氣質量太差,本來新風跟PM2.5沒有直接關系,但空氣質量太差和PM2.5的出現推動了新風行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近幾年,新風的發(fā)展速度成倍增長,但是我一直強調新風不是為霧霾而生的,它主要是解決有序的室內通風,并且通過熱回收,對建筑節(jié)能作出貢獻。
記者:森德新風的客戶群主要針對的是哪些層面?
郭占庚:自2003年我們開始做新風以來,主要以做大樓的集成新風和中央新風為主,2006到2007年森德又開始做家用新風,我明顯地感覺到,最近三年新風發(fā)展的速度相當快,尤其是去年,我們的新風做到了上億元,以前一年也就做一兩千萬。今年新風的勢頭更好,僅上半年我們就增長了40%多。
記者:那么您的日子很好過。
郭占庚:(笑著說)還可以。我們主要不是靠零售,零售是下滑的,零售的新風和暖氣都是下滑的。 整體新風零售在行業(yè)在今年并不是太樂觀,對于我們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我們依然在零售市場要發(fā)力推廣我們產品。新風行業(yè)的下滑跟地區(qū)有差異,總體是上升的,并且有繼續(xù)上升的趨勢,這是我個人的感覺。同時,開發(fā)商和百姓都認識到新風是個好東西,而且越是好的房子就越需要新風。
記者:為什么越是好房子就越需要新風呢?
郭占庚:大家都知道,越是好房子就越嚴實,氣密性就越好。舉例子來說,就像我們的暖水瓶,不透氣,可人在這里面長期生活就有問題。好房子和被動房都有類似的作用,保溫不透氣,要想讓人住在好房子里又舒服,就要往里放氧氣,并把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排出去,這就是新風所發(fā)揮的作用。
記者:您這個比喻很形象,那么老舊房子呢?
郭占庚:要說老舊房子它基本上是不需要新風系統(tǒng)的,因為老房子的氣密性很差,很多漏風漏氣的地方,老舊房子有個凈化器就行了。新風和凈化器的產品我們都有,我們?yōu)榭蛻粢彩沁@么解釋的,不要誤導消費者盲目購買新風產品。
記者:不愧是專家,把新風和凈化器的用途說的簡單明白。
郭占庚:我們行業(yè)外的不少人,都知道新風和凈化器,可具體的怎么用既經濟又健康不是很清楚,對新風和凈化器的這兩個東西也不是很理解。好房子的標準就是密封好,不透氣,而密封得太好的房子會讓人感到憋氣,不舒服。拿窗戶來說,以前的窗戶100多元每平米,現在增加到3000多元每平米,對好窗戶的衡量標準是:首先熱損失的換熱系數越低越好,其次是氣密性的指數?,F在要求好窗戶一旦關上風和聲音都進不來,房子里面基本是密封的,所以要用新風來緩解。
記者: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隨著房屋質量的不斷提升,房子的氣密度越好,越需要新風來給好房子輸氧送氣。
郭占庚:新風必須有。在德國,新建的房子幾乎找不到沒有新風系統(tǒng)的,所有的房子都要有新風系統(tǒng),因為他們房子的氣密性太好了,若沒有新風,早晨起來你會感到憋氣,可開窗馬上熱量就受到損失,室內從25°很快就降低18°,這個道理很簡單,怎樣把這個信息傳遞給我們的百姓,讓我們廣大的用戶都明白新風的意義就需要媒體人的不懈宣傳了,要正確引導市場和消費者。行業(yè)內很多品牌也是新人,其實作為協(xié)會發(fā)起單位,我們也一直在正確教育同行,希望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現在我們不管哪個行業(yè)都存在既讓技術人員做技術,還要讓技術人員寫文章的問題,可技術人員寫的文章我們的用戶和百姓是看不懂的,因為那些專業(yè)術語和公式字母大家都不明白,需要企業(yè)跟媒體合作,請媒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出來,讓我們的技術人員講普通話,不要講外語,專業(yè)術語對我們的百姓就是外語。
記者:新風系統(tǒng)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什么?
郭占庚:新風系統(tǒng)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亂。一是產品亂,二是門檻底。因為宏觀上沒有統(tǒng)籌的規(guī)劃,所以三天兩頭就有新公司成立,進來很多小公司就開始打架,畢竟市場沒有那么大。
記者:請說說具體表現?
郭占庚:比如說工程,一開始從一萬元一套到現在的幾千元一套,那么利潤在哪里?不去偷工減料怎么辦?這樣的結果價格是實了,但貨不真了。我們內行都知道,現在一噸鋼多少錢,成本加毛利,所有都加在一起也不過20%或30%的樣子,還有很多其它的開銷,到頭來企業(yè)就只能卡壓材料,這樣質量就會有問題。特別是有的開發(fā)商,他們?yōu)榱私档统杀?,越便宜越好,而我們的普通用戶又不懂,誰喊的嗓門高就聽誰的。另外是新風應用市場圖快、設計圖快、安裝圖快,一切都以快為主,最后用戶用到的快餐產品就一塌糊涂。這樣下去有可能把我們的行業(yè)給害了,用戶會說我們花那么多錢買個新風不管用。當然,這里面有多種原因,也許是房子本身就有問題,沒有氣密性,裝上新風就把風給漏了;也許是安裝的問題;也許是使用不當,最終會給人一種不值得花錢裝新風的錯覺。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就把新風的作用給曲解了,人們也就不把新風當回事去安裝了。
記者:作為行業(yè)和企業(yè),我們該怎樣應對,扭轉這種局面?
郭占庚:需要時間,讓大家對新風有個認識的過程。新風系統(tǒng)跟采暖散熱器不一樣,采暖不漏水就行,新風不出風企業(yè)沒損失,造成了懂新風的人上,不懂新風的人也上的局面,又沒有什么門檻,誰都可以做新風。目前市場上70%、80%的產品都是貼牌產品,這樣會造成如果后期市場不好,產品一旦出問題,找不到廠家,更談不到售后服務了。我記得最早在散熱器行業(yè)接受采訪我就說過,消費者到底要選擇什么品牌的散熱器,很簡單,就是大品牌,不會跑路的品牌,對消費者負責的品牌。
記者:難道就眼睜睜地讓這些貼牌企業(yè)做下去?有沒有強制性的措施?
郭占庚:目前還沒有。但我們也不妨給與強制性,那就是對于上市的產品給客戶測試完再收錢,這樣誰都不敢瞎說了。當然,測試完再收錢里面還有兩個問題,最重要的是熱回收沒辦法測試,我們可以測風量測凈化效果,但無法測試熱回收,而熱回收在里面占的比重還很大。但產品在賣到客戶手里之前必須進行一個測試,全部合格再付錢,這樣客戶放心,正規(guī)生產廠家也不至于因為貼牌者而受到損傷。
記者:這個測試應該邀請第三方進行,而不是我們生產廠家。
郭占庚:最好的辦法是委托第三方,若企業(yè)自己給自己測,客戶會覺得不算數,即使你測得再準確也沒有說服力??蛻魰f你自己裝的產品自己測肯定全部合格。第三方一旦測出不合格,就要給予嚴厲懲罰,嚴罰款一次,冒牌企業(yè)就不敢太過分了。為了達到效果,我們應該給客戶一個標準,即每小時的風量是多少,凈化的效果該怎樣,所有結果都給客戶一個標準。
記者:這個目標您估計還有多遠郭博士?
郭占庚:這是個比較理想的目標,但要真正落實起來也挺難的。在我們邊聊邊探討的過程中,我感覺只有規(guī)范了標準,才能規(guī)范市場,把正規(guī)廠家跟濫竽充數者區(qū)分開來,不合格產品不能上市,這樣就能保護我們客戶的利益和正規(guī)廠家的信譽。在新風的市場上,從設備到施工,從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具體的標準去檢測和實施,把不合格產品的檢測名錄定期在行業(yè)給予曝光,讓客戶知道我們對產品質量的嚴謹和對新風規(guī)范的決心,只有這樣,才有說服力。
新風和舒適
記者:新風和舒適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請郭博士給我們解釋一下。
郭占庚:隨著建筑門窗質量的不斷提高,房間的密閉性越來越好,居室通風成了一個越來越值得重視的問題,也是一大亟待解決的難題。拿北京為例,北京的上班族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回家,都愿意在一個安靜清新的好環(huán)境里,舒舒服服地工作或生活,讓自己的身心放松。若開門窗,室外的風沙、粉塵、噪音等污染源會隨門窗進屋,永遠密閉也不現實;若室內沒有充足的氧氣,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容易產生霉菌。特別是到了冬天,為了取暖,房門和窗戶緊閉,室內空氣很差,所以必須有效通風,以提高室內空氣質量,讓室內的空氣一直保持在新鮮狀態(tài),畢竟大多數人每天有70%的時間會在室內。讓新風系統(tǒng)介入,既能保證人體所需要的充足氧氣,還能達到防止塵土及其它進入室內,加強保溫隔熱,隔絕室外噪聲的效果。
記者:為什么新風會有既保持室內通風又能避免空氣被外界污染的效果?其原理是什么?
郭占庚:新風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密閉的室內一側用專用設備向室內輸送新鮮空氣,也叫新風,再從另一側由專用設備向室外排出濁氣,這樣一進一出便在室內形成一個“新風的流動場”,從而滿足室內新風換氣的需要。在送風的過程中同時對進入室內的新風進行過濾、殺菌、滅毒、增氧,冬天還能預熱。當新風系統(tǒng)不斷凈化汲取的外界空氣連續(xù)并均勻地送入室內,給室內補充足夠的新鮮空氣,同時將室內的污濁空氣經過熱回收,然后排到室外。新鮮空氣經過濾網后再進入高效熱回收器,送入室內,這樣在室內,人們就感覺舒適。
在國外,特別是德國,一般找不到沒有新風的房子。公共場所更不必說,像咖啡館、書店、教育場所、商業(yè)機構、健身房等已被廣泛應用,并且不同場所應用的新風系統(tǒng)也不一樣。正因為人們認識到新風的好處,我國新風的銷量在翻倍的增長,由此新風系統(tǒng)所出現的問題也是成倍地翻番。
記者:新風系統(tǒng)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郭占庚:業(yè)內人都知道,真正生產新風的企業(yè)也就那么20、30家,而投放到市場的品牌卻不少,而且技術參數都基本差不多,當用戶真正用起來之后,其產品的差距就差的很大,這是其一。其二是應用問題,由于我們國家的跨度很大,東南西北氣候地域等均有差異,所以我們的企業(yè)不能用一種模式去生產新風系統(tǒng)。另外, 在我們新風行業(yè)還有“三分機器七分安裝”這樣的警示,所以安裝直接關系到室內空氣的凈化效果。當主機確定之后,每小時150立方米的風量和每小時300立方米的風量絕對不能用同樣的管子,若都用110毫米的管子就會出大問題。這里既有設計的問題也有施工的問題,因此我們新風與凈化委員會要加以控制,并對行業(yè)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加以重視,只有將產品質量、產品設計和產品的施工三者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記者:最理想的結果是什么?
郭占庚:最理想的結果就是質量第一,以人為本。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讓我們的百姓都知道我們新風的好處,我們要拿出具體的實施方案來,正如我們剛才交流的那樣,為了讓客戶檢驗我們新風系統(tǒng)的效果,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把我們新風產品的使用效率像風量、風壓、熱回收效率等參數告訴客戶,并將這些參數可以達到的效果告訴客戶,把所有的資料公開化,放到明處,讓客戶用起來放心,我們企業(yè)也踏實。這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新風委和企業(yè)聯合起來自己給自己設定門檻標準的好辦法。
記者:您感覺這個方法能實施下去嗎?
郭占庚:給客戶一個負責任的交代其實也不應該太難,難就難在是不是所有的企業(yè)都愿意把自己的產品給予一個最終的檢測。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們所有的企業(yè)都是憑著良心為消費者著想,愿意為行業(yè)為社會承擔責任,那么這個方案實施起來就不會太難。記得前兩年我們行業(yè)的部分人很悲觀,特別是零售方面,因為前三年零售非常好,從去年起零售一下子就跌下來,讓人難以接受。有人說是空氣改善了,其實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也不是正常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房地產的銷售量少了,幾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誰還再去改善?其實,今年的空氣質量比以前也沒好到哪兒去,有時候還挺差,我們的行業(yè)沒起來,房地產占有很大的因素,不僅僅是空氣的原因,所以我們都不要灰心,只要我們有好的產品,再加上合理的價格,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記者:今年的勢頭怎樣?
郭占庚:今年的新風企業(yè)據我個人的判斷,有增有降。增的是工程,大約從30%到50%的增長,降的是零售,大約是20%到30%的下降。零售下降的原因一是太麻煩,二是老房子大家感到不值得再去改裝,不過別墅例外。我們的別墅已經發(fā)展到30多年了,到了改造和安裝新風的時期,所以我還是那句話,好產品加優(yōu)質服務,加合理的價格,我們的新風行業(yè)會越來越好。
后記:
在好多人還不知道新風系統(tǒng)是什么東西時,為了讓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變得更舒適、安全和健康,郭占庚已經和他的森德中國團隊率先在國內實施起了新風系統(tǒng)。郭占庚和他的森德團隊依托瑞士森德集團研發(fā)實力結合自主研發(fā)生產的新風系統(tǒng)徹底改變了我國一般通風有噪音、有灰塵、有大量能量損失、室內形不成回路、通風不徹底等弊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健康通風,在國內掀起了一場室內空氣凈化的新風革命。據介紹,森德公司推出的新風系統(tǒng)與一般通風方式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其通風不僅可以消除居室的有害氣體污染,讓家居清靜舒適、健康無害,而且可以保護房屋的建材和建筑結構,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
行業(yè)領域的建樹和成就,取決于他扎實的學業(yè)功底。
郭占庚1962年生于江蘇省宜興市,高考時,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制冷專業(yè)。四年后的1983年,他又以全系第一的成績考上了上海交大的出國代培研究生,贏得了公派去德國深造的機會。1985年,22歲的他來到了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德國“課堂、實驗室和宿舍”的三點一線中,他順利取得博士學位。
1992年,他在德國一家中型企業(yè)負責熱交換器的開發(fā),于1997年進入森德集團,并在12月任北京森德散熱器有限公司總經理,2009年5月起任森德集團中國區(qū)總裁,兼任森德(中國)暖通設備有限公司總裁和上海森德康舒環(huán)境系統(tǒng)有限公司董事長。作為學者型專家,郭占庚有許多社會兼職,他同時兼任了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凈化與新風委員會主任、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理事、中國建筑裝飾協(xié)會材料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副會長、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散熱器委員會副主任和北京市建材行業(yè)聯合會理事等職。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郭占庚的努力為他帶來一個又一個的責任和榮譽。
自2000年起,他配合國家暖通空調規(guī)范組,參考相關的歐洲標準,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采暖部分)GBJ19-87》中的“鋼制散熱器” 與“吊頂輻射板”的國家標準設計規(guī)范,撰寫和修改“鋼制散熱器的防腐措施”,并參與編制建設部標準《鋼制散熱器》JG/T148-2002等;取得了7項瑞士專利、2項德國專利、20余項中國專利(含公司)。他的突出貢獻先后被《中國建設報》《中國建材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新浪網、搜狐網、搜房網等全國和地方權威媒體報道,并連續(xù)多年榮獲中國建筑裝飾協(xié)會、五金行業(yè)協(xié)會、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采暖散熱器委員會“優(yōu)秀專家”、“優(yōu)秀企業(yè)家”等稱號,榮獲“中國散熱器行業(yè)創(chuàng)新獎”等榮譽。
作為國內知名暖通領域專家、學者的郭占庚,在國內、國際供熱和通風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系統(tǒng)設計等方面均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是目前暖通行業(yè)品牌領導者中真正的技術流,他鐘情于自己的事業(yè),并沒有把眼光僅僅盯在森德公司上,國家,社會、行業(yè)、公司、客戶都是他關注關心的目標。他已經成為一名既有專業(yè)特長,又善于掌控國內外行情,具有相當行政組織能力的全面人才。他知道新風委員會新風委工作紛繁復雜,但他更明白沒有新風委員會的引領管理,新風行業(yè)的質量水平就難以從總體上得到提高。所以,多年來,郭占庚無論擔任多少職務,都是勤勤懇懇,盡職盡責。
一個腳印一支歌。這條路,他走得踏實堅定。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1-3362(2018)10-0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