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海沉魚
進入高三的壓力包圍圈后,阿珺整個人就像被打滿了氣的充氣皮球。父母和老師的強力注壓,使她飄飄欲飛,其實一肚子裝的都是空氣。
荒廢了學業(yè),荒誕了兩年青春,阿珺對黑板上縱橫排列的數(shù)學公式早已不知所云,肆意橫飛的英文字母,更像是在她的世界里一個行走的陌生人。阿珺與學習之間矗立著望不見盡頭的山高水遠,即使拼盡全力,也是無濟于事。
音樂與學習之間的這道選擇題,讓阿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輾轉(zhuǎn)難眠,經(jīng)過內(nèi)心無數(shù)次的翻江倒海,音樂夢想仍是占據(jù)了阿珺心頭的半壁江山。
深秋的寒風嗖嗖地刮著,上下學的林蔭小道上,時常能看見阿珺孤單的身影。只見她舞動雙手,十指相連,以天地為琴鍵,酣暢淋漓地演奏一番鋼琴暢想曲,這是這個秋天里最美的一道風景。
阿珺癡迷于音樂,眾人皆知。卻不曾有人真的知道,叛逆少年的夢想藍圖究竟是怎樣的。
我和阿珺放學回家走的那條路經(jīng)過人煙繁華的市府廣場。熙攘廣場的人流深處,阿珺每晚都要光顧廣場東南角一家叫作“鋼琴吧”的琴行。
起初,我自顧自地以為阿珺此等差生,學習不專一,放學后假借興致地逛逛琴行,消磨時光。或者,即使她流連于鋼琴世界的美妙旋律,興趣也只是如曇花一現(xiàn)般罷了。很快,她就會退離這塊沒有陽光的沼澤地。
之前,我習慣性地跟隨在阿珺身后,目送她進入琴行,再匆匆踏上回家的路。阿珺的琴行時光,從不曾打翻過我心里的好奇墨盤。只是那個燈火迷魅的夜晚,傾盆大雨阻斷了我回家的路,我被淋成落湯雞,踽步在琴行門口的一角空地,擦拭著頭發(fā)上的濕痕,視線情不自禁隨著阿珺的腳步一起深入,似乎想要尋找著什么。
阿珺端坐著,手指輕柔地在黑白琴鍵上撫弄滑動。透過落地窗,凝滯的水汽滑下,抹開一道光圈,阿珺炯炯有神的目光與專注不移的神情深深嵌在我的眼睛里。
第二天,滿腔好奇在心里像膨脹的氫氣球一樣,脹大脹圓。借著一縷陽光穿透過來,阿珺進入昏昏欲睡的睡眠模式時,我悄悄地拽下她耳朵上24小時工作不停的耳機。在她突然驚醒的片刻,我已經(jīng)聽見班得瑞的《綠野仙蹤》,聲聲入耳,絲絲扣心。
鋼琴聲的輕盈流轉(zhuǎn),突然遇上阿珺滿臉的劍拔弩張。
“你拔我耳機干嗎?”好像秘密寶盒被人擄走一樣,阿珺怒視著我。
“噓,原來你一直在聽鋼琴曲呀?!?/p>
阿珺生怕我會抖出更多秘密,連忙拽著我的衣角,把我從教室里拉了出去。直到一處墻角無人地,她才長舒一口氣。然后用手指著我,如長官發(fā)號施令般,命令我不許告訴別人。
“好,我答應你。不過,為什么愛音樂,喜歡彈鋼琴不能告訴別人呢?”
一串質(zhì)問,冷不丁抖出了另一個秘密。當時,我絕非故意而為之,只是嘴巴像關(guān)不緊的彈簧,“哧溜”一下全倒了出來。
“音樂與鋼琴是我的夢想,即使天崩地裂、??菔癄€。”阿珺如此誓言,在我心里深深杵進一絲感動。有一個秘密,在同樣一段青春天涯路上,毫無保留地成了兩個人共同的秘密。
一模成績放榜,阿珺以極低的分數(shù)拖了班級后腿。班主任鏡框間攢動的訊號,像是殺無赦的命令。如果是其他差生,班主任的眼神里還會流露出那么一丁點關(guān)愛的鼓勵,可面對阿珺此等與學習頑強斗爭的學生,他那顆溫柔的心也在日積月累中變成了堅硬的模樣。
在高考的征途上,別人都在拼命地往前闖,哪怕多前進一步,都會欣喜若狂。阿珺卻不一樣,她始終想往后退,退出這片焦灼的高考戰(zhàn)場,逐夢于音樂,那是她不遺余力的夢想。
阿珺臨走時,路過講臺。她拾起一根粉筆,揮筆以從容之勢洋洋灑灑地留下“我不后悔”四個大字。轉(zhuǎn)過身,堅定的目光掃視著教室里昔日的同窗,仿佛夾雜著逃離不出的歉意?!皩Σ黄?,各位同學。曾經(jīng)因為我一直存在的厭學情緒,給你們帶來了很多不和諧的影響,我很抱歉?!痹捯袈湎?,進入告別的最后環(huán)節(jié),阿珺理了理凌亂的發(fā)髻,清了兩嗓子,說出一句她這輩子說出的最正經(jīng)的話。
“各位同學,再見了。祝愿你們都能像天空的蒼鷹,在晴空萬里的六月找到飛翔的方向。明日,陽光萬丈,我們的夢想都會實現(xiàn)?!比A麗的臺詞,不知在肚里斟酌醞釀了多久,最后順利地從腹中一一傾倒。
阿珺頭也不回地跑出我們的視線。迎面灌入的風里,不曾帶有悲傷的成分,好像從那一刻開始,阿珺的夢想才真正開始步入軌道。
嘩嘩弦音緩緩落下,青春帶走了一段秘密,亦灑下一場留白。
當大多數(shù)同學都在六月的那場對決中如阿珺所祝愿的一樣,收獲了人生的壯美春天時,沒有人知道阿珺身處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
阿珺的夢想是什么樣子,細碎柔膩的鋼琴聲還是不是她遺留心底的秘密?再回校園,看著一株水杉長成了參天的樣子,我還是不能在枝葉罅隙間,捕捉到這個秘密的真實形態(tài)。
大一暑假,我收到一封加急郵件,內(nèi)容是邀請我在七月末去參加一場鋼琴演奏會。未等我把目光轉(zhuǎn)向信尾的姓名處,“怦怦”的心跳已經(jīng)開始劇增。
或許,是那個消失了一年的人。
七月,我按時赴約。那是我第一次聽見阿珺的琴聲。纏綿、優(yōu)柔,曲終時阿珺一指扣停,引致全場掌聲齊鳴。
某一瞬間,我深信不疑。阿珺并非墜入塵埃,她有夢想,只是花開不在六月。那溫柔的海天一色,藏著少年孤單遠行的青春夢一場,這里沒有公式定理的無邊纏繞,心中的每一個夢想音符,都是海里最美的一串浪花。
青春里,被阿珺裹藏成秘密的東西,成了她生命里最閃耀的一抹絢爛。之所以不敢告訴別人,是怕有一天,力不單行而永遠失去。更怕如不能堅持初心,深深卷入高考學習的逐波之中,鋼琴就再也不是她夢寐以求的向往。
所以,那些年,她一直小心翼翼。小心翼翼地勾畫夢想,小心翼翼地面對周圍人的異樣目光。
當弦音落定,飄灑下夢想余音的片刻,曾經(jīng)的小心翼翼,都已經(jīng)成長為閃耀的青春模樣,透著光,微露著年輕的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