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大
語文教育是小學階段的啟蒙教育,若要采取教育改革,需要將傳統(tǒng)的評價和方式以及內容進行改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具有良好的學習積極性。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中面臨的問題,會阻礙學生的學習進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需要得到完善,需要制定出各種有效的對策,促進教學的發(fā)展。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 學生的地位無法得到凸顯
新課程標準和教育改革二者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當中,需要充分地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很多教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學生只是在被動地學習,沒有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采取的教學策略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
2. 教學手段比較單一枯燥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針對新鮮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特點,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手段都比較單一,學生的興趣無法得到有效的激發(fā),直觀地反應了自身教學能力比較差的情況。
3. 語文教學課時安排的不夠合理
每個學科需要的教學課時都是不同的,教師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既定的教學要求,才可以在課時內,完成教學內容。但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一些教師對于課時安排不夠重視,教學內容中不存在側重點,從而浪費了很多的教學時間,在規(guī)定的時間當中,后面的課程往往無法完成。
二、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1. 重視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針對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扮演著操控者的角色,主要負責設計教學活動,學生只能被動地去接受,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傳統(tǒng)觀念進行改變,凸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鼓勵學生可以更好地獨立思考,勇于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在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不平等關系需要得到改善,教師不能主宰課堂,需要成為學生的引導者,給予學生一定的尊重,加強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的想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 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
小學語文教學在進行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手段的豐富性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語文教學特點和小學生的本身特點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豐富語文教學手段,將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以自身的教學經驗和相關教學設備為基礎,有效地拓寬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體設備,選擇一些特殊的教學內容,利用動畫的方式,播放給學生觀看,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喜歡動畫,很容易就會被吸引。利用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明確和學生溝通和交流的作用,不僅要加強和學生的之間的溝通,還要和其他教師進行溝通,將其他教師的優(yōu)點進行吸取,使自身的教學手段得到豐富,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3. 聯系語文教學和學生生活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在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開始融入生活化這個話題,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缺乏理解能力,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盡量應用生活化的語言,因為這類語言通俗易懂的特點,可以讓小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舉一些學生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全面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師要發(fā)揮好自身引導者和啟發(fā)者的作用,結合語文知識學習的速度和興趣,合理的安排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也需要得到提升,結合教師的職能和教學目的,及時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那么教學任務就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三、結語
小學語文對于小學生就有啟蒙教育的作用,使其他學科學習的基本條件,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奠定學習的基礎,結合當今的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對語文知識進行有效整合,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從而使自身的教學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