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思靈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筆者在閱讀教學中緊握閱讀四法寶:引、放、扶、練,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一、有效引導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要使學生真正成為“主人”,這就要求我們要成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啟迪人。
首先,要加強自我意識,如備課時應明確課文只是載體,思考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借助哪個例子培養(yǎng)學生哪些語文能力,在設置問題時是否簡單有效。其次,在課堂教學中,不要把語文課上成信息獲取課,而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能力,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應看看這個學生的角度和思維層次在哪里,然后引導學生還可以從哪些角度、層次去思考,引導學生真正進入文本,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從而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提高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二、大膽地“放”
“放”就是充分給學生以自主權,最大限度地在時間上、空間上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機會。首先,課前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憑借舊知探索新知,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去摸索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讓學生親自體驗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無限樂趣,激活自身學習的潛能。其次,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去讀、說、寫……在“放”中讓學生從容地進行字詞句段篇的品味、賞析,在“放”中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
孩子解決問題有許多獨到之處,他們的許多見解極富獨創(chuàng)性,常令我們這些成年人耳目一新。如有位教師在講《兩只鳥蛋》,一位學生說:“我們的媽媽像鳥媽媽一樣好,因為我們就是一只鳥蛋”全班學生哄堂而笑。當老師問“為什么”時,學生說:“我們還小,容易被壞人帶走,當我們被壞人帶走時,媽媽會像鳥媽媽一樣著急?!逼渌麑W生贊同了,哦!我們也是鳥蛋。作為老師,我們有責任來保護這種獨創(chuàng)幼芽,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感受他們的思維過程,從而讓學生那奇妙的思想火花在閱讀教學中閃光。這也正是我們大膽地“放”綻放出的課堂精彩。
三、精巧地“扶”
“放”之后的“扶”才是有針對性的,才是學生所需要的,“扶”要扶的精巧,教師要扶在學生的疑處,“扶”在學生的難點處,“扶有困難的學生?!薄胺觥辈坏獛椭鷮W生弄懂“是什么”,還要引導學生知道“為什么是這樣”,更要點撥學生弄清“怎樣知道是這樣”,即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學習方法。
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歸納學習語言文字自身的規(guī)律,還要善于幫助學生歸納學習語言文字的普遍性的一般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才能讓學生學會、會學。
四、靈巧地“練”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開展積極主動的實踐活動,進行靈巧的拓展訓練,豐富文本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1. 對文章空白之處的理解。教材很多課文提供了廣闊的擴展空間讓學生思考和探究,形成了教材的“空白處”,這就促使教師活用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使教學充滿活力。如教學《黃山奇石》一課,課文介紹“天狗望月”“獅子搶球”等奇石,可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描述自己想象的石頭樣子,學生思維活躍,顯示驚人的想象力。
2. 對人物的評價。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讀真正進入文本,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從而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提高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我在執(zhí)教《草船借箭》時,引導學生品讀文本,與文中的人物進行對話,感知諸葛亮的性格特點。課后,我讓學生以“我眼中的諸葛亮”為題,寫一篇練筆。
3. 對故事情節(jié)的推想。續(xù)寫故事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訓練方法之一。如教學《狐貍和烏鴉》一文后,我設計了一個問題:“烏鴉失去了那片肉以后,又找來一片肉,狐貍還想得到,結果會怎樣?”這樣延伸,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寓言的理解,也正是積極主動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結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陂喿x教學中緊握閱讀四法寶:引、放、扶、練,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掌握語文能力,得到思維的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得到真正的提高。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