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世華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等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并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建立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同時,閱讀作為重要的語文培養(yǎng)方向,需要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效和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實踐
閱讀不僅是一個人保持智慧的最有效方式,也是人走向成熟、收獲心靈寧靜的重要過程。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語文文學作品的閱讀,還需要告訴學生如何閱讀、如何將閱讀學習的能效最大化。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教學開展來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效,并幫助學生在情境閱讀過程中建立閱讀興趣;在活動閱讀中提升閱讀技巧與能力;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拓展文學視野與知識面。同時,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需要將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形式與新穎的教學手段相結合,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建立興趣、提升閱讀積極性,進而主動進行文學作品的閱讀。而且,教師還需要注意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因為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保證學生在課下拓展閱讀環(huán)節(jié)也能夠高效、規(guī)律地進行閱讀,并取得良好的閱讀能效。接下來,筆者將從三個方面簡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
一、情境閱讀建立興趣
情境創(chuàng)設是目前較為普及的一種教學開展手段,也是一種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閱讀效果的教學開展方式。教師可以利用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并促使學生在情境中建立閱讀興趣,最終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主動在情境中進行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感受,并在深化理解的過程中收獲良好的閱讀能效。
例如,在學習《植樹的牧羊人》這一課時,筆者為大家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了《愚公移山》故事。在筆者表演的過程中,協(xié)同表演的學生質(zhì)疑筆者:這樣一點一點運土,哪天才能把山移走?。抗P者回答:我做不到我的子孫還可以做,我的子孫做不到,子孫的子孫還可以做。早晚有一天這座山會被移走!學生被筆者創(chuàng)設的情境打動,建立了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接著,筆者邀請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并試著體會文章中的老人與“愚公”有什么相同點?學生在筆者的閱讀引導下積極進行文章的閱讀,并在閱讀興趣的激勵下積極完成了閱讀任務、解決了筆者提出的問題。最終,學生不僅總結出了牧羊人的優(yōu)秀品格,也理解了作者筆下“牧羊人奇跡”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來建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促使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主動投入到課文的閱讀過程中,進而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
二、活動閱讀提升技巧
在閱讀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活動的開展來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并幫助學生在有效的閱讀方法實施下進行高效閱讀。同時,教師在組織閱讀活動時需要以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基準,盡量選取學生喜愛的閱讀活動內(nèi)容加以開展,并借機會及時向?qū)W生傳遞高效閱讀方法。
例如,在學習《秋天的懷念》這一課時,筆者通過閱讀探究活動的開展來進行閱讀教學。筆者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文章閱讀,并通過閱讀來說出自己對于文章的體會和感受。同時,筆者強調(diào):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閱讀技巧“帶著問題、有目的性地進行閱讀”。接著,學生在筆者的閱讀活動參與中,積極結合自己的閱讀體會與小組成員進行溝通和交流。最終,學生在活動的發(fā)言階段積極參與,回答出“母愛的偉大”“作者的母親很堅強”“作者和妹妹都很愛自己的母親”等閱讀感受。同時,由于在活動中筆者為學生設置閱讀問題,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進而使得學生的閱讀能效顯著增強,并積極在問題的帶動下進行閱讀思考和探究,所以最終取得了良好的問題探究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通過閱讀活動的開展來教授學生閱讀技巧,進而促使學生在正確的閱讀技巧幫助下高效完成閱讀任務、解答閱讀問題、提升閱讀能力。
三、課外閱讀拓展視野
對于初中生而言,僅僅依賴語文課本上的文學閱讀內(nèi)容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進行書單篩選,結合本班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語文閱讀能力來進行課外閱讀內(nèi)容的鋪設和安排,并促使學生在豐富的閱讀內(nèi)容中拓展視野、增廣見聞。同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進行書單篩選,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來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筆者結合七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羅列出一份書單,其中有《狼圖騰》、《文化苦旅》《高老頭》等。這些文學作品的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包含中外的優(yōu)秀文化作品,還包含小說、隨筆散文等不同的文體和形式。同時,筆者要求學生在每天課后進行自主閱讀,并定期在班級和周記中分享并記錄閱讀收獲。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閱讀訓練,學生不僅掌握了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還能在閱讀分享過程中對于文學作品侃侃而談,說出自己的閱讀見解。可見,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實施過程中不僅拓展了文學視野,還在自主閱讀中建立了閱讀自信和積極性,并提升了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學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不僅需要積極把握閱讀課堂教學的開展,還需要通過課外閱讀的進行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效,并促使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提升閱讀能力、拓展文學視野與文學素養(yǎng)。
語文閱讀能力與其他語文能力一樣,都需要教師長期的引導和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達成良好的教學培養(yǎng)效果。因此,教師應該積極結合豐富的閱讀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并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建立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技巧、拓展文學視野,進而從根本上熱愛上文學閱讀。同時,教師應該積極發(fā)揮學生的閱讀能動性,促使學生在有效的閱讀指導下努力進行文學閱讀,并逐步取得良好的閱讀能效。相信在教師的教學培養(yǎng)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定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具備文學素養(yǎng)、增強文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尹云.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之名著閱讀[J/OL].學周刊,2018(30).
[2]李展.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