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攝影/絮 媛
“心音呼喚著我的腳步,縱覽著你那無窮的魅力,太行數千里天下之脊,綿延歷史記載大美神奇?!边@是歌曲 《巍巍太行》里面的一句歌詞,充分表達了我此時的心情。太行山、郭亮村、掛壁公路,我向往已久。
八百里太行,自東北而西南貫穿于中國大地的腹心,上接燕山,下銜秦嶺,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地理分界,也是中國第三階梯向第二階梯的天然一躍,史稱“天下之脊”。
郭亮村是萬仙山中的一個村落,萬仙山是太行眾多景區(qū)中的一個。郭亮洞就是我們所說的掛壁公路?!肮痢笔莻€人名。東漢末年,連年災荒,民不聊生。太行山區(qū)農民郭亮率饑民揭竿而起,農民紛紛響應,跟隨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強大的起義隊伍。當時封建王朝慌了手腳,屢次派兵鎮(zhèn)壓,只因山高路險,皆遭失敗。后來,受官府利誘,郭亮手下有一將領周軍投降了官府,被封為平西大將軍,率領官兵前來鎮(zhèn)壓。周軍熟悉環(huán)境和郭亮的謀略,圍困并斷絕其糧草。郭亮急中生智,讓士兵將戰(zhàn)鼓與山羊懸掛在樹上,羊四蹄亂蹬,鼓聲咚咚日夜不停。郭亮令士兵從山背后用繩索系下絕壁,安全轉移到會逃站(村名)。人們?yōu)榧o念郭亮,在建村時便將村名取為“郭亮村”。
由于山勢險峻,人們想走出大山非常困難。每逢夏季,村民總要受到山洪、滑坡的侵襲,房屋倒塌,但事后村民又癡情地壘起新家,死守在這里。為了徹底改變這種情況,1972年農歷二月二,13位村民在老村長申明信的帶領下,賣掉山羊、山藥,集資購買了鋼錘、鋼釬,在無電力、無機械的狀況下全憑人力,歷時五年,硬是在絕壁中一錘一錘鑿出一條高5米寬4米、全長1300米、有兩萬六千立方米的石洞——郭亮洞,該洞又稱“掛壁公路”,1977年5月1日通車。這條絕壁長廊,曾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徒步掛壁公路,震撼之感油然而生。太行人創(chuàng)造了奇跡!1977年通車后,海內外影視界看好郭亮的自然風景,40多部影視劇在這里拍攝外景。著名導演謝晉為拍 《清涼寺鐘聲》三上郭亮,在村里常住百天之久。謝晉稱郭亮村是“太行明珠”。因為掛壁公路成了影視基地,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現代化的感受。
郭亮村里的房子多數都是石頭的,結實耐用還不需要花錢,因山里最多的東西就是石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在村里見到了帶領十三勇士開鑿掛壁公路的老村長。他已經年過九旬,安靜地坐在自己的老宅門口,和來參觀的游人合影,講述著太行人戰(zhàn)天斗地的故事。說起掛壁公路,他的故事講不完。他的故事讓游人心潮澎湃,無比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