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玲
一、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分析
為了更好的提升玉米的播種質量,在播種季節(jié),應該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的特點進行播種。所以在種植期間,氣候溫度、以及土層的厚度等,都需要進行關注。一般情況下,播種的最佳土層厚度應該在4--6厘米,并且溫度在9--10攝氏度的時候,是最為適宜的播種氣溫。玉米吐絲期間,最佳溫度需要保證在22攝氏度左右。部分玉米在育苗期由于外部氣溫較低,會出現(xiàn)生長緩慢的情況,因此還需要對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以及抗旱能力進行提升。另外,玉米在生產的過程中,斷壟以及缺苗的情況,也需要隨時進行關注,盡可能的避免此類情況發(fā)生。
玉米的播種量以及播種密度等,也跟玉米的產量息息相關。為了盡可能的提升玉米的產量,可以通過機械播種以及澆灌。機械播種速度快,密度均勻,采用滴灌的方式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水資源進行節(jié)約。滴灌栽培技術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栽培技術,使用該種栽培技術,需要注意滴灌帶的鋪設,應該 將其埋在地下1里面至2里面左右的土層。待播種之后再將其與土層上方的地面管件進行連接。齊總支管的直徑長度應該控制在90毫米到110毫米這個區(qū)間。最好的灌溉方式是一膜單管或者一膜雙管,為了讓灌溉滴水均勻得到保障,每一條滴灌帶的流量都需要設置在一定的數(shù)值,通過調查和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將其設置在2.5L左右比較適宜。
玉米在田間的管理也會對產量造成較大的影響,在田間管理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定苗以及倒伏。一般情況下,當植株長出三到五片葉子的時候,可以進行定苗處理,另外還需要保證定苗期間的最佳密度,一般每畝地的植株密度在五千株到六千株。留苗期間應該注意植株的均勻程度,生長較弱的植株應該去掉,保留生長狀況較好的植株。田間的雜草需要及時去除,避免跟植株爭搶養(yǎng)分,影響植株健康生長。在這個期間,還應該根據(jù)植株的具體情況,進行松土。
如果出現(xiàn)大面積的倒伏,則會對玉米的產量造成很大的影響 。所以在進行品種選擇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選擇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深耕技術對于抗倒伏有一定的效果,所以栽培的時候,可以選擇深耕技術,對玉米的根系發(fā)育進行增強。除此之外,在栽培的過程中還培土壅根以及蹲苗等技術可以進行參考。在這個過程中,水肥的供給需要得到保證, 另外氮磷鉀肥的合理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
二、 玉米高產施肥管理技術分析
玉米高產施肥管理技術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基本施肥技術應用, 其次是施肥管理技術應用。
玉米性喜水,耐高溫。但是近年來極端天氣越來越多,尤其是高溫干旱天氣。所以為了提升玉米的產量,還應該對玉米的耐旱性進行考慮。玉米的耐旱特征表現(xiàn)階段主要是苗期,而在玉米拔節(jié)之后,才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玉米的喜水性。通過調查和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玉米生產的整個階段,每畝地大概需要350--450方左右的水量。所以一般情況從每年的四月份播種,一直到當年八月份收獲(不同的區(qū)域播種以及收獲時間,有輕微的差異),在整個生長期間,如果采用的是滴灌栽培技術的話,為了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一共需要進行6次左右的滴水。值得注意的是,六月上旬左右是玉米生長的重要階段,需水量比較大,所以需要持續(xù)性的進行為期一周的灌溉。還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配合肥料進行,例如氮肥尿素等,每畝地需要大約五千克左右的尿素。另外在七月中上旬的這個階段,也是玉米大量需水的階段,同樣需要持續(xù)灌溉一周,每畝添加五千克尿素。
進行施肥管理,首先需要對當?shù)氐耐寥肋M行肥力測試,然后再將測試結果與玉米的實際情況及吸收進行結合,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施肥管理方案。本地區(qū)通過調查和研究,采用了氮、磷、鉀三種元素,除此之外,還根據(jù)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對施肥量的水平進行測定。因此各地區(qū)可以借助這個方法, 對不同的區(qū)域的施肥量管理進行科學的測定 ,便于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施肥管理方案。另外還可以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測定的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例如通過計算機統(tǒng)計技術,對測定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模型建造,模擬實際情況,從而對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進行最優(yōu)確定。根據(jù)本地區(qū)的氣候特征以及土壤特征,一般而言,在拔節(jié)孕穗期對施肥量進行增加,后期進行多次追肥,尤其是鉀肥的供給應該保證充足。待到抽穗開花時期,就適當減少鉀肥施用量,灌漿成熟期之后就停止施用該肥料,但需要對磷肥的使用量進行增加。
通過過各個玉米高產地區(qū)的研究,我們得出,若要提升玉米產量,必須確立動態(tài)化、科學化的施肥方案。玉米在不同的時期對水肥的需求量是不一樣的,所以必須制定科學化的施肥方案,并以此滿足不同階段的需求量,確保水肥施用的精確度,降低水肥浪費,提升玉米產量。
(作者單位:637300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農畜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