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彩英
大豆的種植密度要因地塊、因地區(qū)、因品種而定。一般同品種寒區(qū)宜稀,暖區(qū)宜密;澇洼冷涼地塊宜稀,高燥溫暖地塊宜密。在確定每畝應保株數的前提下,提倡均勻種植,不提倡雙株或朵豆種植。
大豆栽培提倡平播,行距30-40厘米不等,各地根據自己地區(qū)的實際試驗栽培,畝保苗可增加30-50%。行距定好以后,按畝保苗侏數,確定株距。增產30%以上。平播選取品種時,就選熟期前一檔次的品種,不要引種本地滿生育期的品種。重迎茬是影響大豆產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為連續(xù)種植大豆蟲害加重,主要是大豆線蟲、蠐螬、地老虎等蟲害。
(1)大豆線蟲,防止抗病品種喪失抗病性,延長抗病品種的應用年限。在沒有抗病品種的地方應采用3年以上的輪作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辦法,可用3%呋喃丹顆粒劑或5%涕滅威顆粒劑,每畝4-5千克,施入播種溝內,然后播種。
(2)蠐螬,用50%辛硫磷乳油每畝200~250克,加水10倍噴于25~30千克細土上拌勻制成毒土,順壟條施,隨即淺鋤,或將該毒土撤于種溝或地面,隨即耕翻或混入廄肥中施用;用2%甲基異柳磷粉每畝2~3千克拌細土25~30千克制成毒土;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3%吠哺丹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或5%地亞農顆粒劑,每畝2.5~3千克處理土壤。
(3)地老虎,3齡前的幼蟲,可用2.5%敵百蟲粉劑每畝1.5~2千克噴粉,或加10千克細土制成毒土,撒在植株周圍,或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乳油800液,或用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進行地面噴霧。 在蟲齡較大時,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二嗪農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的1000~1500倍液,進行灌根,殺死土中的幼蟲。
病害主要是大豆攝取的磷、鉀、鉬、硼等元素缺乏,導致機體抗病能力降低。如果加大防害蟲,增施磷、鉀等元素,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大豆盡量與其它作物輪作,輪作期3-5年為好。實在換茬換不了,應在滅蟲增肥方面加大措施。地下害蟲防治。一是利用大豆種衣劑拌種;二是隨化肥拌入鉀拌磷或呋喃丹,每畝5斤,能夠有效地防治線蟲和其它地下害蟲。
常言說得好:“旱谷澇豆”。這說明大豆的生長需要充足的水份,也說明它需要肥沃的土地,但太洼太澇的地塊也抑制大豆的生長。多少年來,人們的種植觀念總是把大豆種植在薄地上、山地上、邊邊拉拉的地塊上,給大豆披上了一件產量低下蒙冤的外衣。其實大豆很饞,吃飽了能干活,干活的勁頭潛力很大。說到它饞,除了它自己擁有的“氮肥廠”——根瘤菌外,取得大豆產量的關鍵,鉀肥,應該根據地塊施足?;实降资┒嗌贋橐耍€看地塊的肥水條件而定,但是不管什么地塊種植大豆,必須打破種植大豆不施肥或少施肥的觀念。施氮肥,施磷、鉀肥,使大豆產量上來,有些人認為大豆施多了肥會倒伏,那是您多施了氮肥的緣故,起碼用肥沒合理搭配。要想大豆獲得好的產量,一般1000平方米施尿素10-12斤,磷酸二銨40斤左右, 硫酸鉀40斤左右。施入上述化肥,能夠生產出大豆7500斤,管理得當,可達到8000斤以上。
這三種化肥連同防治地下害蟲的藥物拌合均勻,一次性深施作為底肥應用。中后期主要葉面被肥,每畝用多氨液肥花前、花扣、鼓粒期噴灑3遍。噴施多氨液肥好,7月末就應該經常觀察發(fā)現,觀察時間是下午4點鐘。施藥應施在豆根壟面上,施在壟溝里容易被水沖走或淹埋。二是用敵敵畏泡棉球,即用兩節(jié)高梁稈瓤,每畝大約用藥2兩,每畝用30根。把棉球或兩節(jié)高梁稈一節(jié)扒掉外皮的材料浸藥液均插在豆地里。也可用玉米穗軸浸藥夾在豆棵上,5厘米一小段即可。三是及時收割,割完就打場,防止堆垛后早已繼續(xù)蠶食,也可用效地降低蟲害程度。
大豆播種后應趁墑情好的時節(jié),馬上噴施除草藥,最好是先用藥再壓磙子,這樣藥劑會均勻地摻合在土壤表層,防止日曬分解和風刮。大豆除草劑種類很多,在選用時應摻競大豆田闊和雜草的藥劑,達到綜合防治,提高作物產量。
(作者單位:475400河南省太康縣大許寨鄉(xiāng)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