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結敏等
摘要 目的:探討早產兒重度貧血應用不同輸血量輸血的治療效果。方法:收治重癥貧血早產兒64例,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輸血量輸血治療,試驗組給予高輸血量輸血治療,比較兩組預后情況。結果:試驗組輸血治療后呼吸頻率、心率、血紅蛋白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輸血量輸血治療重癥貧血早產兒可有效改善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早產兒;重度貧血;不同輸血量;輸血治療
早產兒重度貧血可出現皮膚蒼白、呼吸困難、心動過速、顏面肢體水腫等癥狀,影響早產兒喂養(yǎng),從而危及早產兒生命,早產兒重癥貧血臨床治療首選輸血治療。近些年相關學者提出對于重癥貧血早產兒給予高輸血量輸血治療,對平穩(wěn)患兒呼吸頻率、心率,恢復患兒血紅蛋白含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相關研究論證資料較少。本研究收治重癥貧血早產兒64例,給予常規(guī)輸血量輸血治療以及高輸血量輸血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輸血前后各項指標變化情況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從而論證高輸血量對早產兒重度貧血臨床應用價值。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重癥貧血早產兒64例,按照不同輸血量輸血治療將所有患兒分為兩組,每組32例。試驗組男18例,女14例;平均日齡(18.2±4.2)d,平均胎齡(33.2±1.2)周,平均體質量(1.78±0.62)kg。對照組男19例,女13例;平均日齡(18.4±4.3)d,平均胎齡(33.1±1.4)周,平均體質量(1.79±0.65)kg。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入組標準:所有重癥貧血早產兒均符合重癥貧血治療標準以及輸血指征。①血乳酸>1.8 mmol/L。②患兒出現呼吸氣促、皮膚蒼白、心動過速、喂養(yǎng)困難等癥狀。③患兒每天體重增加<25 g。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會以及患兒直系家屬同意。
方法:兩組患兒治療前均采集手指末梢血液檢測紅細胞壓積指數、血紅蛋白指數、紅細胞計數等相關數值,并完善患兒相關臨床資料,根據患兒癥狀給予抗感染以及營養(yǎng)支持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輸血量輸血治療,輸入懸浮紅細胞10mL/(kg·次),輸血速度0.5~1.5 mL/min,輸血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兒各項指標變化情況,輸血后拔除輸血管。試驗組給予高輸血量輸血治療,輸入懸浮紅細胞20 mL/(kg·次),輸血速度0.5~1.5 mL/min。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兒輸血治療前后呼吸頻率、心率以及血紅蛋白變化情況。兩組患兒治療2 d后觀察其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兒呼吸氣促、皮膚蒼白、心動過速、喂養(yǎng)困難等癥狀徹底消失,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水平;②有效:患兒呼吸氣促、皮膚蒼白、心動過速、喂養(yǎng)困難等癥狀明顯緩解,各項指標接近正常水平;③無效:患兒呼吸氣促、皮膚蒼白、心動過速、喂養(yǎng)困難等癥狀以及各項指標未明顯好轉。好轉率=顯效率+有效率。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試驗組輸血治療后呼吸頻率、心率、血紅蛋白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試驗組病情好轉31例,對照組病情好轉28例,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早產兒紅細胞生長迅速,但壽命短,血漿容量擴張下致使早產兒出現生理性血液稀釋,從而導致早產兒出現重度貧血。除此之外,早產兒脾胃、肺等臟器功能發(fā)育尚不成熟,營養(yǎng)攝入少、醫(yī)源性失血等病理因素也是新生兒重癥貧血發(fā)生的重要因素。早產兒貧血為早產兒臨床常見癥狀,尤其是早產低體質量患兒,因貧血可造成患兒肌膚蒼白、呼吸困難、心動過速等臨床癥狀,患兒喂養(yǎng)困難、體重不增加,降低患兒機體抵抗力,增加感染性疾病發(fā)生率,從而危及患兒生命。早產兒重度貧血臨床治療方法為輸血治療,常規(guī)輸血量10~15 mL/kg,近年來相關研究發(fā)現對于伴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新生兒血紅蛋白<130g/L時,及時輸注懸浮紅細胞可緩解患兒肺功能障礙,增加患兒機體血氧交換率,從而改善患兒缺氧癥狀,早產兒嚴重貧血患兒常規(guī)輸血量較少,血液利用率低。高輸血量與常規(guī)輸血量相比可迅速糾正患兒貧血,有效減少患兒輸血次數,有效避免了血液的浪費,提高了相關醫(yī)療衛(wèi)生資源利用率。葛迎年等臨床研究顯示,對于貧血兒童給予輸血治療4 h后患兒心率、呼吸頻率與治療前相比均明顯下降(P<0.05),且患兒輸血后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體溫、左心室射血分數、每搏輸出量、心輸出量、短軸縮短率較前均無顯著變化(P>0.05)。由此可見輸血在改善貧血早產兒臨床癥狀的同時,對患兒心功能無明顯影響,但是近些年相關研究顯示不同輸血量可對早產重度貧血患者造成不同療效。
本研究在既往臨床研究的基礎上選取64例重癥貧血早產兒,分別給予常規(guī)輸血量輸血治療以及高輸血量輸血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輸血后呼吸頻率、心率以及血紅蛋白以及治療效果。結果顯示,對于早產兒重癥貧血患兒試驗組給予高輸血量治療后呼吸頻率、心率以及血紅蛋白等各項指標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試驗組患兒輸血2 d后31例患兒好轉,其好轉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于早產兒重度貧血患兒給予高輸血量治療對改善患兒各項指標及癥狀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