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龍(天津)
德龍小語
秦德龍,天津薊縣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
在《文藝報》《小說選刊》《小說界》《短篇小說》《北方文學》《章回小說》《山東文學》《安徽文學》《天池》《百花園》《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等報刊發(fā)表作品。
先后獲得中國微型小說學會評選的一、二等獎和《小小說選刊》評選的“十大熱點人物”“金牌作家”“金麻雀獎”等榮譽稱號。
導讀:
毫無疑問,小小說的陌生化,是吸引讀者眼球的重要因素。就閱讀來說,最忌諱的是沒有陌生感。人云亦云之作,是永遠遭人唾棄的。讀者需要閱讀的是什么?是現(xiàn)實與理想有距離的東西。而那種距離,是不可知的,是神秘的,是令人新奇的,是引人思考的。它可以悲可以歡,可以哀可以樂,總之,讀者需要耳目一新,別開生面。其實,也簡單。著力點就是陌生化處理。
首先,語言。語言一定要營造出一種陌生的氛圍,非引人入勝而不能。語言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本功,更是營造陌生氣氛的首要因素。有些作品,讓人不忍卒讀,看了幾眼就被讀者扔下,毛病在于“文通字順”。這類作品,用于啟蒙教育尚可,用在小小說創(chuàng)作中,就讓人難于品咂滋味了。最早的時候,小小說就是街談巷議,講述者繪聲繪色,或添油加醋,是很抓人心的。人們口耳相傳的同時,能品咂故事之外的弦音。后來,就有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總結。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小說?,F(xiàn)在,許多作品太直白了,平鋪直敘,沒有任何陌生的味道。語言總是變化莫測的,是神奇的,一千個人有一千種不同的講法。靈感稍縱即逝,語言亦是如此,它是靈感的一部分。關鍵是要營造陌生的意味,勾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其次,細節(jié)。細節(jié)是陌生化的典型特征。小小說的藝術生命在于細節(jié)。好的小小說,總是由真實而陌生的細節(jié)組成的。只有這樣的細節(jié),讀者才能喜歡,才能記得住。因為,它能使小小說顯得可信而又神奇。好的細節(jié)是可遇而又不可求的。為了給讀者營造出與以往不同的閱讀體驗,聰明的小小說家總在尋找可人的細節(jié)。只有細節(jié)與眾不同,才能使作品不同凡響。細節(jié)深藏于民間,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它是生動的、燦爛的、迷人的。讀者的記憶力里可能有它的影子,卻說不清它的樣子,作者把它描寫出來了,描寫得特別典型,讓讀者感到真實可信。細節(jié)與讀者充滿了血肉聯(lián)系。否則,讀者看小小說,便是無本之木,無骨之軀。細節(jié)是讀者熟悉而又陌生的,真實而又獨特的,作者抓住了這樣的細節(jié),就抓住了讀者的心。
其三,思想。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小小說的思想都是存在的。思想的高低,顯示了作者思想的高度和感覺的深度。關鍵是看你的觀點是否新穎?當然,不是鼓勵故弄玄虛,或旁門左道。有價值的思想,是新鮮的、具體的,是第一次被揭示出來的真理。思想呈現(xiàn)在小小說里,如同鹽溶于水,了無痕跡。它是獨一無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是珍貴的。優(yōu)秀的小小說,總是在思想上獨樹一幟的,使讀者感受到從未領略過的思想高度。讀者對小小說的思想是陌生的,欣喜的,它深入到讀者的內(nèi)心,讀者完全是心甘情愿的。思想是向經(jīng)典的攀緣過程。提出別人從未提到過的新觀點、新理念,便有了新的意義。真正的小小說家,誰不愿意成為讀者心目中的唯一呢?陌生的小小說,帶來的是陌生的沖動,陌生的驚喜,超出讀者通常的閱讀經(jīng)驗和想象,令人難以忘懷,具有永恒的魅力。
語言是血肉,細節(jié)是筋骨,思想是靈魂。誠然,從語言、細節(jié)、思想三方面來討論小小說的陌生化,是遠遠不夠的,寫小小說者,應善于將諸因素合理地柔和,呈現(xiàn)給讀者一個完全陌生化的蛋糕,且令人食而不厭。好作品的意義大概正在于此——洞穿讀者的靈魂,讀者喜歡重讀,并不斷地重讀。
這是一雙又黑又粗的手,掌心肥厚,關節(jié)粗大,手背長滿了黑毛。沒錯,這是一雙農(nóng)民的手。但它現(xiàn)在只有兩種功能:簽單和握手。
他就是公眾人物李大手。
李大手早先是個農(nóng)民。三十五年前,李大手就是個“半拉橛子”,是個還未成年的農(nóng)民孩兒。別看李大手年紀小,卻長得人高馬大,能掙棒勞力的工分。他什么活兒都干,因為他手大,手大力氣也大,耕地、鋤草、漚糞、施肥、間苗、剪枝、收割、運糧……樣樣農(nóng)活兒干得有款有形。
就為了給女知青看。
女知青叫胡秀敏。李大手怎么看怎么覺得胡秀敏好看、耐看。懷著美好的想法,李大手一次次在夢中把胡秀敏變成了媳婦。而且,夢中的胡秀敏給他生了一堆孩子。夢里收工回來,孩子們成群結伴,真把他高興壞了。
可他并未敢向胡秀敏當面表白。知青是什么人???是吃商品糧的城里人啊。
心里想胡秀敏怎么辦?就用泥巴搓泥人。搓兩個泥人,一個是李大手自己,一個是知青胡秀敏。將兩個泥人搓成了,就掰碎,再把兩團泥巴揉到一塊,再搓。
胡秀敏一點也不知道李大手的心思。
李大手卻明白這件事不能說,一說就錯。明知是錯,就更不能說。
知青回城的時候,李大手送出去很遠很遠。
然后,李大手背著簡單的行囊,進了城。胡秀敏是哪個城市的,他打聽得一清二楚。
搬沙子,和水泥,運石料,爬高樓,睡馬路……李大手憑著一雙大手,在城里站穩(wěn)了腳跟。
李大手去看過胡秀敏,卻沒敢讓胡秀敏看見他。他躲在一棵粗大的梧桐樹后面,看著胡秀敏出嫁,成了別人的新娘。
他無奈,深深的自卑感。原來,他的潛意識里,早就埋下了自卑的種子?,F(xiàn)在,這顆種子生根了、發(fā)芽了。
自卑的種子不但生根、發(fā)芽,還要開花、結果。
十幾年后,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常有野鳳凰棲落枝頭。
李大手趕走了那些野鳳凰。
落花有意,卻流水無情。
是的,李大手已經(jīng)成了無人不知的公眾人物。報紙上有名,喇叭里有聲,電視上有影。媒體人特別愛和李大手打交道,都說李大手豪爽,是城里站起來的莊稼漢。媒體人特別喜歡李大手的巨手,總是拿李大手的巨手做文章。媒體人這么夸獎李大手:“大海航行靠舵手,乘風破浪李大手!”
李大手總是矜持地微笑。他已經(jīng)學會了矜持。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媒體鋪天蓋地,不信胡秀敏看不見。
胡秀敏當然看見了。而且,胡秀敏知道他常常在媒體上閃光。胡秀敏總是這么說:“李大手嘛,我們村里的!沒想到啊,一個農(nóng)民!”
就是讓胡秀敏想不到,一千個想不到,一萬個想不到!
李大手卻總是在夜里失眠。
雖然,他這雙手早就不干農(nóng)活兒了,早就在城里簽單、握手了,但他還是經(jīng)常失眠。他知道,病根在哪里。除非當面對胡秀敏表達遲來的愛,才有可能找回自己。
就約了胡秀敏見面,在咖啡館。
胡秀敏雖不是貴婦人,卻也打扮入時??吹贸鰜?,胡秀敏很重視這次會面。她畢竟在李大手的村里當過知青,李大手畢竟手把手地教過她做農(nóng)活兒。
“這些年,你還好嗎?”李大手摘掉了墨鏡。
胡秀敏打量著他:“你就是傳說中的李大手嗎?”
李大手激動不已,握住了胡秀敏的手:“當然是我了!”
胡秀敏僵硬地把手抽了出來,“你真是李大手啊!”又說,“你的手又粗又大,手背上爬滿了黑毛!”
李大手柔情地問:“你還認得這雙手?”
胡秀敏呵呵地笑道:“我當然認得這雙手了,一雙大手,一雙黑手!”
李大手說:“這雙手,現(xiàn)在就干兩件事:簽單、握手!”
胡秀敏莞爾一笑,禮貌地說:“對不起,我還有事,先走了?!庇终f,“請多保重吧?!?/p>
李大手郁悶地坐在咖啡館的沙發(fā)上,獨自發(fā)傻。
有些事,他是想不明白的。
李大手回了趟鄉(xiāng)下,見到村里人就說:“我握過胡秀敏的手了!”
村里人笑他:“用你的手嗎?”
李大手揚起手說:“對,就是這雙手!”
村里人笑笑,啥都沒說。
大家都在等他,一塊兒去某老家。手機已經(jīng)打過好幾遍了,總說快到了。既然,快到了,那就等他吧。他開著車,估計也該到了。
大家就在十字路口的飯店門口繼續(xù)等他。
天氣很熱。大家有坐公交車來的,有騎電動車來的,也有開私家車來的。約好了上午十點集合,該到的都到了,唯有他,沒按預定的時間到達。
“再給他打一遍?!蹦写髣⒎愿赖?。
女小吳打開了手機:“喂,你到哪兒了?都等你呢。”
大家望著女小吳。女小吳對著手機嘰嘰咕咕。
女小吳合上手機說:“他說快到了,到路口了?!?/p>
男大劉嘲弄地說:“到哪個路口了?路口多了?!?/p>
女小吳說:“他沒說到哪個路口,只說快到了?!?/p>
又是無奈的嘆息。
天氣很熱。眾人有的伸開巴掌,當作蒲扇;還有的去買了冰淇淋消暑。
男大劉又吩咐女小李說:“你再給他打一遍,問問他究竟到哪了?”
女小李打開手機問了起來。
大家都聽到了女小李在電話里很煩。
女小李扣上手機說:“他說,快到了,在立交橋上?!?/p>
男大劉笑道:“真是沒治了,又是快到了。哪個立交橋?他說沒說?從他家出來,要經(jīng)過五個立交橋。要是最近的醫(yī)學院立交橋,到這兒也就兩三分鐘?!?/p>
又等了一會兒,還是不見他的影。
眾人商議,不等他了。既然,過了約定的時間,就有理由不等他。誰讓他不按時到達?假如,他來了,就讓他自己去某老家。
眾人三五成群地向某老家走去。很快就到了。某老家不遠,就在前面的院子里。事前打電話和某老約過,上午十點來拜訪他。
到了某老家,把該說的話說完,把該辦的事辦妥,大家就離開了某老家。
可是,直到這時,也沒見他過來。
幸好,大家沒等他。關鍵是某老很忙,打電話約好了時間,就不能讓某老等。也可以說,要等的那個人,有沒有他都行,何必非要等他呢?
大家深深地舒了口氣,然后,各忙各的去了。真的,誰的時間都很寶貴,都不能用來白白浪費。
男大劉主動留了下來。男大劉笑道:“我就在飯店門口等他,看他什么時間到!明天上班,你們都來聽我講故事——關于他的故事?!?/p>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大家就圍住了男大劉,聽他講昨天的故事。
男大劉賣著關子說:“你們猜,他是啥時間到的?哎呀媽呀,愁死我了!”
大家催著男大劉快講,女小吳和女小李催得更急。
男大劉慢悠悠地說:“他下午一點才到!說是上午十點集合,他整整晚了三個小時!”
女小吳說:“他咋走了這么長時間?還開著車呢!”
男大劉說:“正因為他開著車,他沒撞著別人,而是別人撞著他了!”又說,“交警處理事故,咋說得一個小時吧?”
女小吳點頭說:“一個小時算快的?!庇謫?,“還有兩個小時呢?”
男大劉說:“路上堵車,又用去一個小時。”
女小李插話說:“兩個小時過去了?!?/p>
男大劉說:“最后一個小時,他內(nèi)急,去了趟廁所。又談了單生意。還碰上個老同學?!?/p>
大家齊聲嘆道:“哎呀媽呀?!?/p>
男大劉說:“中午一點,我才見到他的面。你們說,我急不急?”
女小吳說:“你急什么?你是單身,閑著也是閑著?!?/p>
女小李插話問:“他請你吃飯了嗎?”
男大劉拍拍胸脯說:“我是誰呀?他不請誰請?我們共進了午餐,吃了碗蘭州拉面。”
大家都笑了。
男大劉說:“我可不是白吃他的,利用吃飯的時間,我教育了他。這家伙,嘿,就是個笑面虎,點頭哈腰。”又說,“席間,我聽他接了個電話,對方要和他談個一百萬的生意?!?/p>
女小吳說:“這人真是個大神仙?!?/p>
女小李插話問:“他到某老家去了嗎?”
男大劉說:“去了,就不是他了,他早忘了這事了。好像他來就是請我吃飯的。吃過飯,他就去談那個一百萬的生意了。最后,還是我把賬結了。我不結怎么辦?他已經(jīng)走掉了。這點小錢,毛毛雨啦——我好意思喊他結嗎?”
大家都笑了。
男大劉環(huán)視著眾人說:“你們誰能像他那樣心大?有人和你們談一百萬的生意嗎?”
眾人面面相覷,一個個都不吭聲。
男大劉得意地笑了。
那一百萬,是男大劉虛構出來的。為什么要這么做呢?男大劉給自己的理由是:那個敢于遲到三個小時的人,是個大弄家,不弄個一百萬,不算拉倒。